尊重差异
这是郝景芳的闲聊自留地,关不关注请随意~~
今天是我漫长的接近两个月的行程最后一天,晚上就要回家了。
这次是孩子出生之后最漫长的出差路途,每次出来半个月,回家两三天,再出来半个月,一路经过贵阳、冷湖、佛山、广州、上海、台州、杭州、大理、昆明、成都、武汉、西安、深圳、珠海、南宁、青岛、济南、上海。这么多地方,我已经尽量压缩我的行程,平均每两天就换一个城市,从早到晚排满行程,但即便如此,还是多个城市没有排上,而我也实在离家太久。
每一站都会有人问:景芳老师,你出来这么久,家里孩子怎么办?
我说:要感谢全家人通力协助,孩子爸爸、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在帮我。我能出来全都要感谢他们的帮助。
我今天就想说一说全家人在育儿中怎样分工协作。
有很多妈妈或爸爸都问过我相同的问题:如何让爸爸在育儿中参与更多?
当妈妈问出这个问题,多半是带着不满:孩子的爸爸参与太少了!丧偶式育儿,全靠妈妈一个人忙活。偶尔带孩子一次,还带得一塌糊涂,什么都不管,什么都管不好。教育理念不合,教育方法不一,让孩子爸爸学习育儿课程也拒绝。怎么办?
当爸爸问出这个问题,却是反面的角度:我很想参与,但每次参与都被孩子妈妈嫌弃,孩子也粘妈妈,搞得我也插不上手,怎么办?
这次拍摄一对一访谈的都是妈妈。拍摄访谈的纪录片导演(一位爸爸)最后感叹说:爸爸在育儿中参与太少了,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参与,是没机会参与。
对这个问题,我其实不想在各位妈妈和各位爸爸之间评判,也不想给出一个最优解,我只想说:很多时候,或许我们可以尊重差异。
什么是尊重差异呢?
早在七八年前,在我自己刚刚看了很多书学习育儿的时候,我也有一种“全天下只有我最懂,我要按我的方式育儿”的壮志豪情,那个时候也有跟家里人的冲突,总想说“我的方式才是对的、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状态其实是卡在某一个特定的僵化状态上。
从前有一个经典说法,说一个人的学习境界分三层:第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层,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这个三层次论特别适合育儿——最初,按照本能和家族遗传育儿;后来,按照书上的理论育儿,并且认为书上的理论就是最正确的,看家里人的本能全都是错的;最终,可以自己按自己的理念育儿,也能接受家里其他人不一样的育儿方式。
今天我就来说说第三层状态。
我曾经也是一个又累又焦虑的妈妈。
尤其是在我刚刚看了很多本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书的时候——我女儿0-3岁的时候——我也曾经希望每一步都能按照书里,按对的步骤进行操作。那时候的我,也会对一点孩子的成就心满意足——“啊!这是我的育儿方法有效”;也会对一点孩子的错误如惊弓之鸟——“啊!她怎么这里做不好,是我哪里没做好吗?”这样的状态,就会紧紧盯着生活中每一个时刻,自然又累又焦虑。
在这种焦虑的过程中,时时处处想着“正确”,也是容易跟家人冲突。
我是什么时候解脱出来的呢?
就是从某一天开始,意识到人只能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不了他人的行为。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正确”的道理——也就是“所有人都应该按照做”的准则。想要证明自己正确、希望其他人按照自己的主张做的倾向,都会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冲突。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行事的绝对“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有的人喜欢家里干净,有的人喜欢乱而休闲,这只是风格差异而已。
想明白这一点,就知道自己的所有所学,最终都只形成自己一个人的“信念”——也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应该如此生活的准则。所有这些理念都只应该影响自己,不应该随意扩散范围,强行要求他人。
能让自己所学的理念,影响自己的行为,已经非常不易。
认知到自己不能改变他人、他人也可以不改变自己之后,看待他人的眼光就会发生变化。
在家里,我对孩子是比较宽容柔和的方式,因此也会被家里人批评骄纵孩子。我不再和家里人争辩,而是主动让出空间,让我用我的方式对待孩子,家里其他人用他们的方式教育孩子。
其实全家人有不一样的教育思路并没有关系,孩子会非常容易习得跟不同人的相处模式。而且面对不同人发展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对孩子而言,还是增强未来社会适应性的锻炼,毕竟在社会中遇到的老师和领导风格就是各式各样的。
慢慢的,就能看到不同风格教育孩子也各有其好处:
我先生有时候会严厉一点,但是形成“令行禁止”的意识,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养成有好处(例如晚上乖乖刷牙),而且先生在带孩子户外运动的时候,潇洒而硬朗,可以很有效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我母亲的教养风格会细致一点,衣食住行都会管到,孩子有时候会争吵,但是确实能想得更周全,我母亲做事也会更有条理,孩子在姥姥家也会更有时间观念和自理意识。
我有我的教养风格,每一件事都和孩子柔和协商。但这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教养风格,其他每一种都各有其好处。
不同人有不同的教养观念,孩子不会有任何迷惑,他们总能第一时间知道跟谁要如何相处。但是同一个人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孩子就会迷惑了。如果口头上说这样好,但心里完全不同意,这种拧巴反而是给孩子最大的迷惑。如果每个人都能心口一致,思行合一,那么孩子也能笃定地选择自己的路。
你学习的教育理念,如果能让你自己知行合一,那就已经是最高的境界了。
有时候,妈妈在家中,要刻意让出位置。
有一些妈妈,说自己非常辛苦,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但是好不容易爸爸参与的时候,妈妈还是看不上爸爸的教养,依然大包大揽处理事情,以至于孩子还是只跟妈妈在一起,爸爸插不上手。
其实妈妈让出位置,爸爸也能完成得很好。
听到过妈妈抱怨孩子的爸爸带孩子玩游戏、不给孩子读书、自己玩手机让孩子也自由玩耍、不会做饭总带孩子出去吃、带孩子太粗细节都想不到……
但其实,爸爸有时候带着孩子玩游戏,游戏里的竞争也是孩子需要的能力;爸爸有时候自己休闲,看着孩子自由玩耍,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空间是孩子发展自主性很需要的;爸爸有时候带孩子出去吃,而不是在家做饭,孩子在公共场合的适应性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爸爸有时候比较粗放,而这种松弛和洒脱的个性,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焦虑,帮孩子有更强的心理韧性。
妈妈只要不认为“只有我是对的,世界都应该按我说的去做”,那么一切都松动了,也能看见所有不同的好处。我家孩子爸爸很会做饭,而且擅长分辨口味,乐于做美食,他在家的时候,孩子总能吃上最好的食材。这就是我自己不擅长的。
尊重差异,对一些事情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很多时候对事情的评价,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和视角出发,陷入僵化也不自知。
举一个例子:我从小就是胆大爱冒险、风险意识很差的人,什么事情有冲动就想试,也常常浅尝辄止;而我先生是稳定、靠谱、做事有恒常性和深度的人,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和他走到一起。因此现在我做了创业者,而我先生在一家公司做风险控制。我们都做了适合于自己性格的工作,但对于一些事情常有分歧。
我做童行书院的一些决定,在我先生看来风险太大,就会劝阻。按照我曾经偏执的眼光——这是我的理想,你为什么不支持我,你就是不爱我;但是一旦尊重差异,理解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和思考方式,就会发现,我先生只是从他的风险把控的角度给我提中肯的劝阻建议,这不是不支持我、不爱我,这是非常支持和爱我,只是用他的方式进行思考。
如果只接受自己一种思维方式,就会想在全世界寻找跟自己一样的人,只喜欢一样的人,总觉得其他人都是在反对自己、孤立自己。直到接受了全世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和自己一样,开始尊重差异,对他人的理解和爱才会浮现出来。
家庭里,很多事情的出发点都是爱,但是落脚点都是争吵。或许我们需要接受,很多观点差异是无法调和的,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共识,但我们恰恰要透过这些差异,看到背后出发的爱。
尊重差异,也才看见家中老人为子女付出的爱,也才会涌动出感激。我很想很想很想谢谢我全家人的支持,才能让我这么长的出差旅途,都能安心上路。有这些爱的支持,这是我的福气。
最终,只有爱,而不是道理,才是维系家庭的最强的纽带。
————————————————————————————————
想要让自己的教育理念更笃定、更知行合一,欢迎加入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这是为期三年的心理学课程,我们不仅给大家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全面介绍,而且和一般只注重传授育儿知识的课程不一样,我们在社群里帮助大家深入剖析育儿问题,从一个一个生活中的事件深入到每个人的自我内心,希望达到相互理解、自我澄明的育儿状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