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成年后,为什么不要跟父母走太近?

成年后,为什么不要跟父母走太近?

情感

作者 | 梁脊
责编 | 天雅 陈沉沉



马上就到“五一”调休的小长假了。
 
长假本是愉快轻松的事情,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却压力重重。
 
尤其是想到「放假」和「回家」。
 
一说到父母相处,很多人逃不过“3天定律”——
 
回家头两天,母慈子孝,十分温馨;
第三天之后,水火不容,矛盾频发;
最后一天,想逃离关系,又心怀愧疚……
 
这样的关系定律,不仅发生在年轻孩子和父母之间;
 
结了婚有了孩子的人,和孩子伴侣待的时间长一些,也会体会到关系的张力。
 
甚至,有的人会强烈感觉到「关系对自我的吞没」
 
结果整个假期,都白白耗在关系矛盾中……
 
关于这一点,我的朋友小林,也深有感触。

 
 

温馨感背后的抗拒
 
 
小林在外工作,每逢假期都会回家。
 
回家第一天,她总是能吃到最爱的饭菜,都是妈妈精心准备的。小林也十分开心。
 
然而第三天起,父母营造的“温馨”,却让她莫名烦躁——
 
妈妈总是端一碗汤水或水果进小林房间,让她尝尝,
 
可是,这多次打断了她的工作思路,无法集中精神做事情;
 
爸爸下午会走家串门,也拉上小林一起去探望亲友,
 
于是,她在家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被爸爸拉着去这去那……
 
由此,小林跟父母相处时,陷入巨大的焦虑当中:
 
一方面,她生活总被父母打断,因失去连续感而变得急躁,不耐烦;
 
另一方面,父母也因为“热情不被回应”而感到挫败,甚至会愤怒。
 
在这样的氛围中,小林和父母彼此都开始心生嫌隙,要么陷入冷战,要么忍不住吵起来,搞得双方都很不爽。
 
可到了小林离家的那天,父母又会一反常态,将冲突和矛盾统统抛诸脑后,转变成更猛烈的热忱与关怀。
 
比如,
 
妈妈会准备大包小包特产,塞进行李,恨不得家里的日用品都让她带走;
 
爸爸掏出一些闲置小物件,如保温杯、小风扇等等,让小林拿走去用……
 
但他们所硬塞过来的,根本不是小林想要的。
 
这令小林陷入一轮纠结——
 
接收吧,她会感到痛苦和压抑;
不接吧,父母又会感到挫败和愤怒。
 
这样一种“承接不得拒绝不能”的感觉,就像一团无形的浆糊,黏在了小林和父母的关系之中。
 
这样一种体验,在心理学上称为「融合焦虑」
 
指在一段紧绷的、无边界的、无缝隙的融合关系中,关系一方或双方感受到自我被淹没而产生的一种焦虑。
 
就像小林父母,他们极度热忱地将女儿带进自己生活,营造家的归属感;
 
但在小林看来,这种温馨感却令人窒息,仿佛要吞噬她原本独立的样子。
 
融合焦虑由此产生。



当然了,「融合焦虑」不仅在孩子内心会产生,很多父母面对孩子时,也会存在。
 
比如每年寒暑假,是父母最头疼的日子。
 
因为在孩子的上学阶段,父母平时工作,拥有自己的娱乐和社交,形成了一定距离的亲子相处模式。
 
然而寒暑假里,本来泾渭分明的界限,又拧成了一块儿。
 
父母要抽出时间带孩子,安排作业和户外活动,甚至陪孩子参加夏令营……
 
他们原本的空间,被孩子的寒暑假所吞没,甚至仿佛回到了当初「没日没夜围绕孩子转」的生活当中,所以十分焦虑和烦躁。
 
可见,有些父母也是会有「融合焦虑」的。
 
它所给予我们很强烈的一种感受,就是:自己要被湮灭了。
 
尽管,对方出于善意且充满爱,我们也会反抗而推开彼此。
 
 

「融合焦虑」
是想保护自己
 
 
为什么会存在「融合焦虑」呢?
 
我想起一个经典的行为艺术《绳子》。
 
1983年,两位艺术家谢德庆和琳达·莫塔诺,用8英尺长的绳子捆绑在彼此之间,以此生活一年,但没有任何肢体接触。
 
起初两人还挺新鲜,做什么事都有人陪,虽然被绳子牵绊,但各自正常生活。
 
而且两人都是艺术家,在交流认知上也有投契之处。
 
但随着相处时间久了,两人开始产生各种矛盾——
 
他们吃饭、睡觉、去厕所,所有事都要考虑对方,完全缺乏自我的主动性;
 
他们各自的隐私暴露无遗,同时又目睹对方各种丑陋行为,失去了边界感;
 
因为对方存在,他们无法将害羞、消极一面表达出来,总是处于不安之中。

琳达说:
 
"我们变得像动物拉扯绳子,大声怒吼,再演变成咆哮,直到两人冷静下来,不再说话。"
 
某一段日子里,两人的相互憎恨持续了很久,几乎无法继续生活。
 
行为艺术结束那天,琳达以最快速度逃离了谢德庆,不想再有任何交集。
 
一年后两位再次碰面,仍然心有余悸。

谢德庆和琳达·莫塔诺

 
《绳子》以夸张的行为艺术,向我们呈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焦虑」。
 
它像一个警报器,提醒我们关系中存在以下危险⚠️——
 
其一,小我的湮灭。
 
进入一段关系时,每一个「我」都会跟「你」进行融合。
 
如果,我们是一个渺小和卑微的「自我」,
 
或者说,由于我们从小缺乏被关注和感知的体验,一路小心翼翼才成长为独立的样子,
 
那么,面对关系的结合时,总觉得「你」是高大魁梧的,似乎要把「我」的身份和自主性都吞噬掉,导致脆弱的「我」死亡。
 
于是,我们就会极力保护这个「小我」。
 
「小我」越是脆弱的人,也越是需要跟各种关系保持疏离,让自己存活。
 
孩子面对父母时,天然会有这种焦虑。
 
因为在很多孩子从小的体验里,父母的意志是高大的;
 
所以长大后,他们即便面对父母的"好",也会感受为一种"被迫融合"的力量,于是极力反抗,激发矛盾。
 
其二,边界感缺失。
 
如果我们的边界曾经被侵占,那在关系里,就会存在过度的「融合焦虑」。
 
比如,
 
很多人自从有了孩子,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这时,我们本身的边界会被各种育儿的事所侵占。
 
等到孩子上学阶段,我们再尝试在养育孩子和自己生活之间,划出一条边界;
 
可是当孩子放寒暑假,我们这条脆弱的边界又被打破。
 
所以在孩子寒暑假期间,我们被关系的力量所裹挟着,总是绕着对方打转,就又勾起了「融合焦虑」。
 
最终,跟孩子相处时也会变得暴躁,容易闹矛盾。
 
其三,展露脆弱的恐惧。
 
有人总是跟每一段关系保持距离,因为他们担心——
 
在关系中敞开自己,会变得危险;
脱下想象的面具,会让对方失望。
 
比如,很多人跟父母聊天时,都是“报喜不报忧”:
 
我们在外工作十分辛苦劳累,每天加班到很晚;
 
但回到父母家,只说自己拿到好的业绩,很受公司器重。
 
我们跟伴侣闹矛盾,受了委屈,躲在被窝里哭;
 
可面对父母,仅谈自己如何支撑家庭,关于吵架避而不提。
 
它源于一个深深的念头:
 
即使我展露脆弱不好一面,也得不到父母共情,
 
相反,会收到一堆硬邦邦的「道理」和「指导」。
 
其实,父母这种“引导孩子变好”的本能,是他们想迫切地跟孩子拉近关系。
 
但在我们看来——
 
这不仅意味着,父母无法理解和接纳我;
 
而且,还用这些硬邦邦的「道理」和「指导」,将我变得跟他们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于是,我们出于极大的融合焦虑而推开彼此,索性在他们面前“报喜不报忧”。
 
综上,我们可以把「融合焦虑」看成一种保护机制,没有一定的好坏之分。
 
它出于我们每个人对关系融合程度的不同,来提醒我们——
 
在关系里,保持一定的距离,使自己感到舒服一些。
 



放下「融合焦虑」
让关系更舒服
 

「融合焦虑」是一把双刃剑。
 
既会制造冲突,导致我们的关系变得疏离;
 
也是一种信号,指引我们探索更和谐的相处之道。
 
那么在「融合焦虑」之下,如何维持关系的平衡呢?
 
①  让“小我”好好存活。
 
关系里「自我」脆弱的人,通常会因为对方的某种行为,而感觉到被侵占和吞并。
 
这时候,我们可以适当表达一些拒绝,让「自我」生长出来。
 
自体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说:“不含敌意的坚决。”
 
我们“拒绝”并非为了推开对方,而是通过表达内心真实的态度,来肯定「我」在关系中的感觉:
 
「我」是存活的,我的抗拒与焦虑也能伸展出来。
 
比如,小林拒绝父母时,可以说:
 
我知道,你们在用这种方式关心我……很感谢你们的心意。
 
但你们也干扰到我,让我难以静下心来做点什么。
 
要不等我忙完,陪你们一起看电视,可不可以?
 
着重于表达“我”的感受,不含敌意地拒绝父母,让自我意志变得强大。
 
② 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
 
当我们体验到「融合焦虑」时,容易期望别人先去改变。
 
但武老师在《自我的诞生》中说过:
 

当一份关系或一件事令人不舒服时,


如果持有“我的痛苦我负责”的想法,人就比较容易有动力去改变;


而如果持有“我的痛苦你负责”的想法,人就会总想着改变对方。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
 
既主动争取隐私感,又不被对方轻易干预。
 
比如最简单的,小林可以在心里拎清"我的事"和"父母的事"。
 
当她拒绝父母时,他们一定会感到生气和难过;但其实,这是父母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而小林,可以给予理解与共情,甚至耐心地听他们抱怨与诉苦。
 
但不要因此心软妥协,而是坚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在家里如何生活,这归根到底,我说了算。
 
 ③  真诚表达,但有所保留。
 
我们害怕被看见真实而有缺陷的自己,这是一种原始的羞愧。
 
所以往往展现“好”的一面,让自己在关系中受尊重与欢迎。
 
这导致了真正的疏离。
 
所以,我们可以「真诚但有所保留」地向他们倾诉。
 
既向对方展现真实的自己,又能为内心的羞愧留有余地。
 
比如,朋友小林之所以远离父母,也是因为不想被催婚和谈论工作上的事。
 
每次跟父母坐一起,他们就通过聊这些要命的话题,“关心”女儿。
 
这让小林想起恋爱的几次挫败,和工作的各种压力,倘若直接跟父母讲,她也感到羞愧。
 
此时小林可以对父母表达:
 
你们催婚,我不是不在乎;你们问工作的事,我其实非常受累。
 
但我在解决这些困境,这时候不想谈论太多,也不需要指点。
 
请给我一些时间和空间,以及支持,这就可以了……
 
由此,自己营造一个「存在性安全感」,在关系中做一个“有缺陷也不必羞愧”的自己。
 



 写在最后 
 
 
跟父母舒适而有边界感地相处,是个漫长的过程。
 
心理学专家朱瑟琳·乔塞尔森说:
 
“真正的亲密关系,只有在独立的人之间,オ有可能建立。”
 
而「融合焦虑」,是为了保有你独立的存在,而生出的一种抗拒情绪。
 
所以,如果放假无法好好跟父母待在一起,不妨远程发一句问候与分享,也足够的。
 
毕竟,在“五一”期间,好好休息才是正经事!
 
另外,如果你有跟父母相处的“法宝”,

欢迎评论区分享~



「在看」,愿你在关系中享有安稳与舒适~

作者:梁脊。责编:天雅,陈沉沉。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 今晚8点 王宇赤专场直 -  


你会在人群中感到拘谨
无法真正打开自己吗?
生活刻板、僵化,不够灵活变通
时常深陷某种情绪难以自拔
想要寻求改变,却又无从下手...

晚8点⏰【王宇赤老师】直播分享
如何打破僵化模式,唤醒身体资源

深度探索【舞动如何疗愈你】❤

😍带领舞动+干货讲解+福袋抽奖 
❗直播无回放,点击下方【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大话三国205:魏延冒死开门,刘备为什么不入荆州?诸葛亮为什么讨厌魏延?东风上汽大降价,BBA也要跟进,为什么?美丽的邂逅,上天最好的馈赠 (下)【教育】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跟父母常做的这4件事有关“飞虎队”里的老海归“没觉得碧桂园是家族企业!”碧桂园80后董事会主席:我曾跟父亲说,我有权利选择留下或离开!打蛇为什么说打七寸,为什么不打头,把头打烂,既没毒牙,又安全?上海人在日本|时隔一年后跟父母重逢,他们终于理解了我们的异国生活不要害怕跟父母谈论金钱|巴伦读书会俄罗斯联邦警察,为什么不再叫“民警”了?厨子,为什么离权力这么近?“他们离我们的领土太近了”6年等一次抽签!加拿大数万华人跟父母团聚没戏了!申请人暴增60% 移民局积压成堆9岁华裔男跟父母移民美国后走上人生巅峰!这届年轻人结婚,为什么不爱钻石了?|氪金 · 大消费孩子总是拖拉、磨蹭,跟父母常做的这3件事有关拜登政府警告他"不要和中俄走太近",遭回怼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跟父母常做的这4件事有关嫁给小16岁小男友,我被“折腾”得不成人样,50岁女人说了大实话美方警告这国:不要和中俄走太近挨打的她们,为什么不逃跑?我活到多少岁,才能跟父母和解?美方警告这国:不要和中俄走太近!到了青春期,还跟父母有话可说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chatGPT 说的笑话!笑死人了!澳洲人,已被逼到极限!大叔疯狂吐槽:月电费账单猛涨六倍,结发妻子都被吓跑!网友:别怪电费高,为什么不早点这么做!中国留学生因“穷”自杀:吃不起饭的他们,为什么不求助?韩国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了?明明可以装糊涂的,为什么这么不懂事儿呢?父母走后,家族中的这4种亲戚,不如外人,别对他们太好研三还没一篇SCI,我想自杀!网友却说:有自杀的勇气,为什么不退学?女人过了五十岁后,为什么还会出轨?三个过来人说出了真实的感受不要和“穷人”走得太近“现在的女生,为什么不穿高跟鞋了?”他去世了,带走太多秘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