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王大珩帮助量子信息突围 | 科技袁人
导言:
不了解量子信息的少数老教授甚至联名写信告状,说郭光灿的研究是伪科学。
■ 视频链接:
近年来,每当我讲到量子信息,就会有人说它是假的。我2021年出版的的科普书《量子信息简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些民科言论的回击。即使现在,也不时有人来问我,谁谁谁又写文章批判量子信息了,请问你怎么回应?我就告诉他,这些文章都是错的,看了我的书《量子信息简话》就知道正确的道理了,就知道这些人错在哪里了。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回应,因为错误的路有无限条,正确的路却只有一条。一个人如果真的对量子科学感兴趣,就应该主动来学习正确的知识,而不是跟民科纠缠,浪费时间。
其实,量子信息早期在中国的发展更加艰难。我的前辈老师郭光灿院士是中国最早的量子信息研究者之一,他就因此吃了很多苦头,而钱学森帮了他很大的忙。这是怎么回事呢?
九十年代,当量子信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国际学术界悄然萌芽时,郭光灿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极富生命力的崭新发展方向,是中国可能在国际学术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好机遇。他果断地将自己团队的全部力量投入到这个新领域,并选择“量子编码”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314516673259125086%22%7D&n_type=-1&p_from=-1)。
然而,在取得一些成果后,打击接踵而至。当时正值“八五”计划期间,郭光灿向中科院基础局建议开展“量子密码”研究,未被采纳。紧接着,1998年国家实施“973”计划,支持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郭光灿认为自己的项目与国家需求十分契合,提交了申请报告。但没有料到,他的申请根本没有被讨论!因为有部分专家认为,经典信息还没有研究清楚,搞什么量子信息?之后,1999年他又遭遇同样的命运。更严重的是,不了解量子信息的少数老教授甚至联名写信告状,说他的研究是伪科学。
面对种种误解和挫折,郭光灿没有气馁,反而更坚定了信心。他意识到,要改变局面必须从科普入手。为此,他连续在《物理》杂志发表5篇科普文章。这些文章点燃了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好奇心,许多研究人员复印了他的文章仔细研读。为了让科学界了解量子信息,郭光灿又筹划把量子信息推到香山科学会议上。
1998年3月,郭光灿致信钱学森先生,向他汇报量子信息的国内外进展,建议中国应以搞“两弹一星”的精神来推动量子信息的发展,以抢占先机,并请钱老出任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的主席。没想到的是,钱学森很快就回信了!虽然钱老当时已87岁,手书的300多字仍笔力雄健。他写道(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662953350083596):
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和非线科中心郭光灿教授: 您近日来信及所附材料都收到。我很同意您说的我国应统一组织全国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问题。但此事关系到国家大事,必须由国务院领导来找人办。 当年“两弹一星”就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的。但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而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时代。时代不同了,老一套方法是行不通的。我国在80年代初攻大规模集成电路就遇到这一难题。当然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刚刚选任了新的国务院领导,也可能情况不同了,我但愿如此。
来信说要我去主持您们申报的“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香山科学会议,这我很不敢当。但我现在已行动不便,已不能参加任何会议了。未能从命,请恕!我很感谢您的来信及寄来的材料! 此致 敬礼! 钱学森1998.3.20
■ 扩展阅读:
山西大学取得量子科技重要突破,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 袁岚峰
■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节目主讲人,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入选“典赞·2018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 责任编辑:羊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