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工智能向善|《财经》社评
文|苏琦
近来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讨论热度不减,人们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产业改变及其经济和社会后果展开了诸多讨论。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这在人工智能时代尤其明显。技术进步导致效率提升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
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涉及技术安全、数据滥用、隐私泄露、信息造假、算法偏见、技术洗脑、机器人操纵等诸多问题。人工智能还有可能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消失、加大贫富差距与不平等现象。这就需要既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进程进行引导,还要对其可能引发的社会后果进行管控,并在此过程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优势。
有中国特色监管体系的制度保障,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将大于风险。当前中国正处于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将提供宝贵的助力,产学研各方应该形成合力,加快基础研发,缩小与国外先行者的差距,并充分发挥我们在应用方面的优势。应该说经过之前多年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中国诸多行业产业在相关软硬件、算力、训练模型等方面拥有了让人工智能发挥效用的深厚基础。接下来针对这些领域的相关投资,会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经济体系的健全、工业门类的齐全和应用场景的丰富,更是我们的突出优势。比如在电子商务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风生水起。接下来,人工智能对各行业和产业的改造,除了会带来效率的提升,还会衍生出诸多新的产业生态和需求,从而拉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除了算力和训练模型,数据资产池的厚度和数据交易的便利度,将决定人工智能长远赛局的结果。此外,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给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中华文明带来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和数据化革命的契机。把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加以数字化、电子化和数据化,并加以合适的模型训练,必将生成别开生面的效果。由此产生的中西文明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互动与交融,也必将带来知识范式的巨大变革。
当然,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知识资产池进行必要的净化,从源头避免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生成“错误”的知识和认知;另一方面对生成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审查,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所在。当然,水至清则无鱼,鲜花与毒草的有序共生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生态,如何在内容安全和创新活力及效率之间达成应有的平衡,将持续考验业界和监管部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不能在发展和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导致数字化鸿沟的产生和加大。这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加以适度调控,在鼓励竞争和创新的同时,让算力基础设施得到更均衡的分配,让数据的采集、交易更为公平有序,避免形成隐性的算力和数据垄断,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采取征收数据税等形式加以调控。此外相关从业公司在抓住产业机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应考虑多推出一些开源通用的算力资源和训练模型,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必将引起教育范式的变革。教育部门应加强引导,让广大师生尽早摆脱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型的固有教育模式,而更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应像当年电脑从娃娃抓起那样,让学生们尽早拥有利用人工智能增强学习效能的便利和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诸多可能的红利和冲击,如何对其潜能充分利用以提高经济效能、做大蛋糕,如何在共同富裕的纲领指引下,更公平公正地分配其所带来的红利,将考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面对技术进步如何趋利避害,如何让技术充分向善,说到底就是一场全方位的制度竞争。我们理应拥有必胜的信心和能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