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急速发展的刺激下,各行各业都会受冲击乃至被重塑,甚至人们的生活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深刻变化。这个“将来”在凯文·凯利看来,可能是5000个日夜以后。凯利在其新著《5000天后的世界》中预测,我们将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世间万物都可以和AI相连
伴随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进化速度,又一轮科技大爆炸似乎已临近。这一轮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将世界快速推进到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时代。而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急速发展的刺激下,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冲击乃至被重塑,甚至于人们的生活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深刻变化。这个“将来”在凯文·凯利看来,可能是5000个日夜以后。凯利在其新著《5000天后的世界》中预测,我们将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世间万物都可与AI相连。在更远一些的未来,将会产生现实世界与数字化完美融合的世界,他称其为镜像世界。凯利认为,AI将会成为能与自动化和产业革命相提并论的大趋势。回到当下,则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经济的影响同样是革命性的,新业态和新产业将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冲击既有经济运转模式的同时,也会为经济增长创造出新空间和新动力。本期书单关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与治理之道,从未来与现状、优势与暗面、生存与治理等不同角度,选入七本代表性著作。除了前文提到的《5000天后的世界》,马丁·里维斯的新著《制造想法》也很有特点。作者认为,万物互联的时代,想象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最终将演变为想法的竞争。该书着眼于一个想法从灵感变为新现实的整个生命周期,重点研究企业应如何转变经营思路,才能捕捉到新想法;还探索了人工智能如何与组织机构进行融合,才能帮助企业在制造想法方面取得更大成果。《齿轮与怪物》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学研究框架的革新问题。作者用“齿轮”比喻传统经济学,“怪物”则象征着数字经济的新特性,两者不可阻挡的会遇,对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和新议程。作者指出,当今经济学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经济学需要适应这些令人眩目的变化,并帮助决策者渡过危机。
《无形经济的崛起》
(英)乔纳森•哈斯克尔等著,谢欣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4月
21世纪初,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发生了,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特点——很多优秀的创意开始脱离实体形式,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者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规模也已超过有形资产。世界经济中不符合旧运行模式的部分正不断扩大。这给几乎所有事物都带来了巨大影响:税法、经济政策、城市发展等。但总的来说,管理经济的规则没有跟上。这一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趋势之一,没有得到足够关注。作者从而指出,一个无形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本书记录了从以物质为主的经济向以思想、知识和关系为基础的经济的转变,以及投资向无形资产(如软件、数据、研发、设计、品牌、培训和业务流程)的转变。这种转变已经持续了40多年。软件和研发等无形资产投资,以及平台、网络和强势品牌带来的无形利益,对企业来说只会越来越重要。无形资产丰富型企业在全球股票市场的主导地位将不断增强。本书的中心观点是:无形资产投资与有形资产投资有着根本不同;随着经济体系越加依赖无形资产投资,了解这一稳定的发展态势,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创新与增长、不平等、管理的作用,以及金融和政策改革。
数字技术、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经济学研究工具,以及经济学试图衡量、理解和塑造的现象。本书反思经济学现状并探讨未来经济学新议程。书名中“齿轮”与“怪物”的隐喻,描述了传统经济学框架与数字经济新特征的碰撞。数字经济像一股强大的、不可名状的力量,正在改变一些旧有的社会现象和价值判断标准,需要经济学适时做出改变,以更好地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作者指出,主流经济学仍然假设人们是“齿轮”——自利的、精打细算的、在特定环境中相互作用的独立主体,但数字经济更像是“怪物”――不受束缚、滚雪球一般发展壮大并受社会影响的未知因素。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当今经济学面临的巨大问题和机遇。经济学需要适应这些令人眩目的变化,并帮助决策者渡过危机,如从大流行病中复苏、消除不平等、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气候紧急状况。作者在“引言”中表示,本书关注的是更为广泛的经济学特征,是经济学需要如何转变才能适应21世纪需求的问题;本书将要探讨的问题涉及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包括其实用主义哲学根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根本差异的存在是否合理、不符合传统经济学假设的社会经济体的动态发展特征、建立在个人主义方法论之上的社会影响,以及改变经济学研究对象范围等。
本书讲的不完全是产品创新,面向的是那些希望重新构想整个公司并提升公司想象力潜能的商业领袖。作者着眼于一个理念从灵感变为新现实的整个生命周期,研究企业应如何转变才能捕捉到想象力,还探索了人工智能如何与组织机构进行融合才能帮助企业在想象力方面取得更大成果。万物互联的时代,想象力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最终将成为想法的竞争。当一切都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时,人们很难看到想象、探索与试验的必要性。随着科技水平与商业环境快速变化,公司的竞争优势所能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许多公司经常面临陷入发展停滞的风险。企业表现从优异到平庸的陨落速度越来越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新想法。作者没有把想法视为一种无法驾驭的抽象概念,而是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系统性地“制造想法”。他跨领域借鉴了认知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知识,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想象力、它在社会发展中为什么如此重要、想象力缘何处在创新的上游、为什么自我革新是伟大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还清楚地说明了制造想法的六个步骤,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与方法,去打造真正的想法制造机器。
20世纪在振奋人心的乐观情绪中结束。人们希望,新技术和新业态在不久的将来会引领人类走向更繁荣的盛世。然而,现实却截然不同。在过去20年里,发达经济体的表现一直令人失望。本书对症下药,提出了对弊病的新解释,同时指出解决问题和创造经济增长的方法,该方法将促进经济更快、更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作者们认为,经济正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变,从以物质为主转变为以思想、知识和关系为基础。遗憾的是,经济所依赖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未能跟上转变的步伐。经济困在不可挽回的过去和无法实现的未来之间,我们看到的问题就是其病症的表现。两位作者认为,过去20年的经济弊病,其根源在于以实体资本为依托的经济转型不完全,以及无形投资的增长放缓。本书用经济转型的视角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提供了全新解释:“当下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一场无形资产危机”。作者们从现实维度出发,就如何释放更多无形资产投资,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改善城市、为更多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完善货币政策以及更好地重塑知识产权规则,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5000天后的世界:AI扩展人类无限的可能性》
(美)凯文·凯利著,(日)大野和基编,潘小多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4月
素有“硅谷精神之父”美誉的凯文·凯利,预测我们将在5000天后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世间万物都可以和AI相连。这个现实世界与数字化完美融合的世界,被他称为镜像世界。现实世界中所有的道路、建筑等实际存在的事物,都会在镜像世界中显示其“数字孪生”。凯文·凯利乐观地预测,未来各种产业都会因科技进步而得以重塑。当前,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已经超越国界,并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物理世界将与虚拟世界融合,同时将产生新的平台,进而形成新的工作方式和组织形式。除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凯文·凯利也对社会形态变化进行了预测,涉及商业变革、地缘政治、社会学等。作者没有因不断出现新的技术、产品或流行趋势而迷失方向,而是执着地对科技本质的深层结构进行观察,他在书中指明了产生科技的世界本身具有何种发展趋势。
叶夫根尼·莫罗佐夫是著名科技互联网批评家,担任过《新共和》杂志编辑,并在《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开设科技专栏。经常阅读科技趋势类著作的读者会注意到,行业名家在其著作中多有征引莫罗佐夫的作品或观点。在《技术至死》中,他从技术、人文和社会的角度讨论科技对现今世界的影响,以引导人们更理性、更全面地思考科学技术。作者在十余年前便预测,“智能”科技与“大数据”将更大规模地、无微不至地介入我们的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而数字化生存的诱惑就在于,人们企图使用技术手段去“解决”所有问题。莫洛佐夫认为,只有当人们对“技术解决方案主义”进行仔细审视并承认制度的瑕疵时,技术才可以被称为一种进步力量。本书为那些“臣服”于硅谷产品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看不到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就终将毁于自己所热爱的“技术”。他花费相当篇幅批判了两种看待技术进步的主流思想:解决方案主义和互联网中心主义。作者认为,只有摒弃解决方案主义——也就是说,超越它强加于我们想象力之上的限制,对抗它的价值体系,我们才能明白,不亲身经历人类生存状况的纷乱复杂,即使技术变得完美,也可能物有不值。
《算法的力量:人类如何共同生存?》
(英)杰米·萨斯坎德著,李大白译,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年2月
作者认为,科学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改变人类共同生活的方式,从而给政治带来同等程度的深远影响。本书的新颖之处就在于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待技术的力量。作者剖析数字时代社会的特征、未来的权力形式,并为我们了解安排人类集体生活的未来提供了独特思考。杰米·萨斯坎德认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各种技术将彻底改变公共和私人生活。他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数字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某些技术和平台以及控制它们的人拥有强大权力:有些技术会收集所有数据,我们为此会避免做出被视为可耻、有罪或错误的行为;还有一些技术会过滤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塑造我们的想法,影响我们的感受,指导我们的行动;另有一些技术则会迫使我们去做原本不会做或不愿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人类与机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真实等方面的区别,都会逐渐消失。而控制这些技术的科技公司或平台将越来越多地影响乃至决定我们的生活。本书以清晰有力的证据表明,新技术公司已经深度介入公共生活,在潜移默化之中施展其日渐增长的控制力。作者呼吁,应当高度重视这一未来前景,并及时行动予以应对。(作者为《财经》文化编辑)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caijing199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