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盘过气,去年开的飞盘俱乐部都怎么样了
2023年,还有人玩飞盘吗
如今,飞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过气,球场还给足球,飞盘松了口气:这下终于不用替国足背黑锅了。
2023年了,还有人玩飞盘吗?
阵雨般的飞盘火
前两年春天,有一种穿搭非常流行:买一根飞盘带绑住自己的印花飞盘,然后斜挎在身上,像背一个圆圆的包,弄潮儿都爱这么穿。
今年就不一样了,飞盘还是那个飞盘,但这样上街可能会让人觉得不怎么聪明,路人会纷纷露出那种“哈?现在还有人玩飞盘?”的表情。
总之,飞盘是彻底过气了。
去年8月,世界飞盘联合会发表声明,确认飞盘将无缘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此前飞盘曾两次入奥失败。
哦,不过那时已经没什么人在意飞盘入奥失败了,因为它已经从顶流的位置慢慢跌落,开始走向回归小众的道路。
社交媒体不再青睐和推送飞盘的相关消息,搜索指数断崖式下跌,俱乐部也逐渐冷清起来,微博上出现了#玩飞盘的人为什么少了# #9成以上飞盘俱乐部消失#等话题。
就像股票的升跌一样,眼瞅着大量小白玩家入场,打算在牛市赚一波的飞盘投机家,只能在熊市中黯然离场。
像男人确实爱过一样,飞盘是真的火过。
2022年1月,小红书公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中,飞盘运动赫然在列。一夜之间,淘宝扎堆冒出来许多几十块就能买到的飞盘,综艺里许多明星都开始参与其中。
飞盘热度呈井喷式增长,在小红书、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台上,一时间充斥着高浓度的年轻人飞盘初体验。年轻人从发现新大陆到迷上,从基本的运动鞋到整体的飞盘穿搭、从飞盘入门到收藏联名飞盘和飞盘盲盒……没玩过飞盘,就不足以谈社交。
顶流当然伴随着争议,键盘侠一边在各类飞盘照片底下鉴“媛”,一边感慨飞盘已经从狗玩的游戏变成了舔狗玩的游戏。
这当然和飞盘丰富的社交性脱不开干系,飞盘是少有的男女混合比赛的运动,对抗性弱,入门门槛也很低,于是许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飞盘局诞生,名为运动,实则相亲。
不过这种以白领、社畜等不常运动的群体作为主要用户的运动也就三分钟热度,小白完成几次飞盘初体验打卡并分享到朋友圈之后,很快就意兴阑珊。
加上之前由于疫情的缘故,人们活动的半径缩短,只能用在公园里支小帐篷代替旅游,如飞盘、露营、骑行等运动风靡了好一阵。
城市户外就像备胎上位一样,不能旅游,那就凑合凑合吧。
如今,大家可以自由地出去玩,遍地都是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飞盘仿若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
飞盘回归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现在还在玩飞盘的,才是真正的飞盘爱好者。不过,淘金者是很难再从这项小众爱好上赚到什么大钱了。
赶在风口上开的飞盘俱乐部
从规则、装备和体力要求上,飞盘要求并不高,小白入门玩两局就可以参透玩法。相对于骑马、滑雪一类危险系数和消费投入并举的小众运动,飞盘具有天然的友好性。
其次,没有身体冲撞、有较高的着装自由度,且能够参与到多人运动中,社交属性和运动快感并存,充分调动了年轻人的活力。在带来争议的同时,飞盘的的确确吸引到一批热爱社交与运动的玩家。
对于投资者而言,眼前则打开了一条崭新的运动类目,即低体力需求、高社交活力的社交型运动。飞盘不需要非常专业的安全防护和场地要求,对新手友好,对想做飞盘生意的人也一样友好。
一场飞盘赛规模基本在10人以上。除了高校或者企业内部的飞盘社团,大多数人都得通过专门的俱乐部和社群攒局。俱乐部则在负责组织的同时收取人头费,各地均价为100元至200元不等。飞盘正热门的时候,在北上广深一类大城市有很多五百人大群,每周举行四五场活动,一场二三十个名额,基本没有空缺的时候。
在教育公司打工的白领老艾瞅准这个机会,打算做个飞盘俱乐部的生意,他喜欢和人打交道,在足球场方面也有一定的联系渠道。上游的飞盘培训和下游的飞盘器材他不太感兴趣,顶多开俱乐部的时候顺带卖卖。
俱乐部建立于2022年春天,最开始就十几个人,后来老艾通过在各个平台抽奖送飞盘、免费抽人体验,渐渐地通过人拉人的模式扩张到了近一千人的社群。最开始囤了一些飞盘、雪糕筒、分队服、宣传挡板、大声公和医药箱等,固定支出一千元左右。
他的飞盘俱乐部服务主打社交属性,每场活动都会负责拍摄视频和抓拍每个人运动的酷炫风采,由于在热门二线城市,费用一人一场80元~100元。报名选手能人拉人,达到更大的规模则收费50元,如果一场规模较小则80元一次。偶尔老艾也会试着联系一些公司举办飞盘团建。
一般来说,热度高的时候根本也不缺人来玩,热度低的时候价格又高,可能根本都办不成这场飞盘局,除非飞盘忠实爱好者们在自己的俱乐部玩。起初,老艾的算盘是这样打的:场地费1000元,收费80元一人的,一场40人,每场毛利润2200元;收费100人一场的,一场30人,每场利润2000元。一周办3~5场,工作时间自己需要上班。
每场2小时,老艾就在这段时间内负责拍照录视频,提供矿泉水补给。起初,按照老艾的如意算盘,一周确实能有近1万元的收入。有一段时间,飞盘局天天爆满,老艾还畅想着等俱乐部步入正轨,不受老板这气了。
可惜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飞盘熄火,俱乐部倒地
老艾的俱乐部刚开起来的时候,在运营上走了不少弯路。
组织一场大型活动需要不少精力。活动前的报名链接、名单汇总和人员资料对接、保险购买、场地指引和提示都是琐碎又必要的事情。
活动中,也少不了摄影和场务安排,遇上突发天气、用具丢失和损坏还得支出不少隐形成本。人头费和人数没法提高的情况下,飞盘挣的也是个辛苦钱。
用了几个月,老艾终于摸熟了路子,平时该外包的外包,该请人的请人,老艾琢磨着升级一下俱乐部服务,比如卖一些高价飞盘盲盒、请几个专业的飞盘教练等等。
为此,他还专门花钱找设计师找工厂,定做了一大批飞盘盲盒,他觉得盲盒和飞盘都是当下最流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双厨狂喜。
飞盘刚做出来没多久,老艾就发现群聊消息渐渐少了,报名人数越来越达不到盈亏标准……他也不确定是不是受天气的影响,毕竟飞盘作为一个室外活动,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他想着可能北方降温太快,等到明年春天还能接着赚钱。
但到了今年,彻底没什么人提飞盘这茬了,群里连每周一次的飞盘局都凑不齐人,老艾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几个社群也慢慢熄了火,他只好放弃幻想,老老实实打工去了,没卖完的飞盘还堆在家里,挺占地儿。
老艾思来想去,最终将这次失败的飞盘俱乐部创业经历归结为网红产品的通病,潮起时一片繁荣,潮落时一地鸡毛。
其实飞盘在国外有比较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方式,一种走正统体育风,面向飞盘的狂热爱好者甚至是职业选手开设竞技性的纯体育比赛。一种走亲子家庭风,面向儿童和家庭开营,适合一家人带上狗狗合家欢,比三分钟热度的年轻人黏性高。同时,亲子市场也具有更大的盈利价值。
从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动画片《小猪佩奇》中,也可以看出亲子飞盘在国外受众很广。
但飞盘在国内的大众化尝试靠的是社交属性,就像剧本杀、血染钟楼,实质上只是年轻人的一种社交方式,淡化了运动和游戏本身的乐趣。
这样看来,年轻人对飞盘运动的热度还不如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持久,周而复始,
设计/视觉:壮壮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赵之瑄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