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塘里的大鱼”“科学家”
也许是疫情以后国际交流少了,也许没有也许🍔🍝🍖
现在各种各样的会议都回来了,大家都报复性的络绎不绝开会了
国内会议中常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20分钟的talk,时不时就冒出来讲者如数家珍的津津乐道的提到自己某年某月发了某个牛刊,某年某月某个知名或者匿名的科学家夸了自己的工作,一个talk下来没有讲多少近来的具体工作,感觉更像讲者在拍胸顿地的总结自己10年、20年的功名,显示自己一路多么的厉害,的的确确也是有两把刷子!🍼🥜🍭
不过,作为会议真正的目的,互相交流、切磋、学习,这样却没有达到🙈🙊
如果讲者是一个三十、四十岁的小伙子还说得过去,(虽然也不应该),需要证明自己,让大家了解了解;但如果都过了50岁,还强扭着🙉🐒如此做法,却是极为糟糕的,敢到国外权威的国际会议上这样吗?不怕贻笑大方?
show off自己的当年勇的事,国际会议上也偶有所见,多为领域里的奠基人,他们更喜欢展示自己是怎么被人扁/贬,而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当然喜欢显摆自己牛文/刊的外国人也有,为了怕给大家更多鸭梨🍐,牛人聚集的Howard Hughes institute 还特意要求其investigator在讲座中如果非要提自己以前的工作,文章标明PMID,不要放期刊名称了。🔥🍡🙊也许大家可以见贤思齐,好好学习一下
毕竟有点年纪的同志,风风雨雨见多了,至少给年轻人一个榜样,年纪大了,胸脯锤多点,经不起淬炼的;一篇文章,一个期刊,一个排名,还不如那个帽子,现在听说帽子也都要摘了。
科学不是科举,至少在大池塘里不是😂🤕🤧
步步的功名利禄、评比攀比,有点成绩就敲锣打鼓离科学本质相距甚远。
从大学生起,就开始锣鼓喧天开展带“功名”的科研;(按国内的标准,马斯克、盖茨、乔布斯的大学时光肯定是差评🙈🤕😂,整天🦐折腾,不吸毒就不错了,更别说“大创”辣,拿🍗逼着他们都不会参加)
科学界搞得表面热热闹闹,牛气冲天,轰轰烈烈,但努力靠向中国足球的自成一体的牛皮哄哄💣模式终究不是好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