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官员爱喝酒?
来源:抽屉读书
作者:圈儿
最近,中纪委通报了青海6名官员在党校培训期间聚餐喝酒事件。
6名厅级干部,一个晚上喝了7瓶白酒,一人还直接喝掉了性命。
这几个人都受到了处分,双开、撤职等,令人不胜唏嘘。
具体可见我之前写到《青海酒局中死亡的干部》
作为普通老百姓,对官场的确存在一个固有印象,就是他们经常需要在酒桌上觥筹交错,数杯酒下肚,事情才能办好。
官场中的酒桌文化一直都存在,谈起官场似乎都离不开酒桌。
那为什么官员们普遍爱喝酒呢?
对于上级而言,显示权力地位。
酒桌上,权力最大、官最高的坐在主人位上,面对下属的频频敬酒,听着各种奉迎的好听话语,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力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平时在工作会议上,有些话不好说出来。现在酒桌上,可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高谈阔论了。
加上酒精的催化,各种妙语连珠更是信手拈来。
下属们当然只能笑脸附和。无论领导多么的奇谈怪论,都会被点赞为高论妙语。
领导的虚荣心自然也得到极大满足。
工作上,权力已经得到了体现。酒桌上,权力的影响再次得到了延伸。
很多贪官家里都是成千上万的高档酒,仿佛成了权力地位的象征。
他们真的是爱酒本身?不见得。
领导们喝的不是酒,是上瘾的权力。
对于下级而言,寻求升迁机会。
单位的小兵,如果领导叫你参加酒局,你会拒绝吗?
可能内心是抗拒的,但身体是诚实的。
如果不去,那就等于告诉了领导:我跟你不是一个队伍的。后面的升迁恐怕就没你什么事了。
除非你是决定了躺平摆烂。
在金字塔式的官员结构中,底层小吏想仕途顺利点,与领导搞好关系何其重要。
因为竞争者实在太多,领导未必能对下面的小兵都能完全了解,平时恐怕见面的机会都不多。
酒桌就成了一次宝贵的自我推销机会。
向领导敬几杯酒,乘着酒兴说几句掏心窝的话,或许能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日后有升迁机会的话或许领导还会想起你。
酒桌上如果你的地位最低,那更得注意和所有人都要喝好了。
假如没有一点酒量,那结果可能就会跟青海那位多杰书记一样的下场了。
小兵们喝的不是酒,那是命。
对于同级而言,得到价值认同。
酒桌上总有几个同级别的同僚。喝着酒,吹着牛,这里又成了信息交换的重要阵地。
你来我往,借酒抒情,交换信息,联络感情,日后的工作也更好开展。
大家都有了相同的话语体系,相同的价值认同。
为什么非得在酒桌上?平时的工作中不能交换信息、联络感情吗?
此一时,彼一时。
工作的场合多是正式的,很多时候需要一层包装。
酒桌上,有了酒精的加持,大家喝得醉醺醺的状态下,什么胡言乱语说出来,大家都能接受了。
同僚间喝的不是酒,是寂寞。
官场中的酒桌文化,曝露出了至少三个问题。
第一,权力的约束机制问题。很多时候,一个单位部门的一把手完全可以只手遮天,大搞一言堂,而不会担心遭到任何人的反对质疑。
他们的权力几乎是不会受到什么约束的。
能约束他们的往往只有更高一级的大官了。还是要靠官大一级压死人那一套。
权力的肆意妄为在酒桌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仕途的上升机制问题。权力只会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小兵们想升迁,谁能决定?领导啊!
那么他们自然而然肯定会百般讨好领导,讨好能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人。
在酒桌上还不能使出浑身懈数吗?
几千年来,还是摧眉折腰那点事,还是为五斗米折腰那点事。
假如,权力的来源真正来自人民,小兵们要敬酒讨好的对象不就变了吗?
他们自然就会去想如何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领导服务了。
第三,信息的交换机制问题。有些信息,有些感情,需要酒桌这个平台才能解决。
难道没有别的平台能实现这些功能了吗?
似乎没有。
正常的工作环境,有的是尔虞我诈,有的是逢场作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掩盖了大家真实的面目。
只有酒精才能暂时洗脱相互的伪装,说点所谓的“真心话”,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