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否期望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
500年的现代战争史,也是一部现代国际秩序的成长史。理解了战争,也就理解了今日的世界版图。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意味着国际秩序的萌芽;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则促使了国际组织的成熟。
然而,国际秩序的建立,却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终结。从三十年战争,到最近的俄乌冲突……跨越了四个世纪,失控的危险从未停止过对人类文明的考验,人类文明也从未停止过对战争的探索。
「现代世界500年」系列节目第四季——《现代的冲突:战争与国际秩序》已在看理想上线,售价98元(全系列节目共五季,原价490元,上新特价358元)。
👇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
这档节目将梳理现代战争的三个时间段,从欧陆内战、世界大战,谈到反恐与科技的未来战争,并以公战与私战、战争与政治、军人与平民,以及兵法与战争法,这四组重要概念,来讨论国际秩序的演变及其成果。
新技术指引下的未来世界,是一步步走向虚无,还是仍有机会实现永久和平?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国际冲突,我们能否期望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这都是我们希望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讲述|周林刚
来源|《现代的冲突:战争与国际秩序》发刊词
1.
为什么要谈战争这个话题?
首先我想强调的,不是因为战争的话题有趣。我们这个系列节目《现代世界500年》的目的是透视现代世界,把握它运行的“道理”。这一季也服务于这个大主题,因此我们是要从战争的角度,来再次理解现代世界的“现代”特征。
概括而言,我们要从战争的角度,去发现现代世界运行的那个“道理”,这个道理的主要成分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来限制战争,这才是我们这里谈论战争的原因。
我们谈论战争,是因为它重要,而且对于“现代世界”特别重要。说战争很重要,可能不需要举出理由来证明。毕竟战争会死人,会死很多人,而且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另外,我们也都知道,现代国家几乎都是“打”出来的,现代的国际秩序也一样是在战争中“打”出来的。
我们平时用到的“打造”这个词,特别形象。一面是“打”,一面是“造”。边打边造,造了又打,打了又造。不是有古代的哲人说,“战争是万物的本源”吗?不是说枪杆子能够造一切吗?战争与现代世界,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问题是,它们是怎样具体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只是大而化之地说,凡事总是胜者为王,最终都是比拳头,诸如此类的,听起来是很深刻,很有现实感,其实却不足以说明这个现代世界到底有什么新鲜的地方。所以,我在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我们是在“现代世界”这个大标题下来谈战争话题的。
在前三季里,我们已经从现代的个人、现代的国家和现代国家的政制这些角度,说明了这个现代世界的特点。而战争正好可以当作一块试金石,来检验前面几季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战争来拷问,这个现代世界究竟同此前的世界有什么不同?
战争自古就有。那么进入了现代世界,它变了吗?如果战争的性质、地位和影响没有什么变化,那么“现代”的优越性可能就要打点折扣。如果“现代”带来的变化只是使战争变得更加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那“现代”世界岂不是反而更加悲催了?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有一些悲观的现实主义者就是这样看问题的。从这个悲观主义的角度看,现代世界之所以现代,是因为它的战争真正具有了毁灭世界的威力,于是他们认为,人类好像通过现代文明一步步走向虚无。
相反的观点则认为,现代世界的优越性,恰好在于它有希望实现永久的和平。有许多现代的哲人和军事思想家,提出了有关现代社会有利于和平的理由,比如:商业精神厌恶战争;商业世界形成广泛联系,战争成了不合算、不经济的事情;民主制度也使发动战争变得困难;除此之外,现代科技虽然发明了毁灭性武器,使战争变得过于恐怖,但反过来也让发动战争的动机有了更强、更现实的约束等等。
虽然对照现实,这些用以说明现代世界利于和平的理由,都还没有充分兑现,但它们还是使很多人心怀希望,认为现代世界应该会有走向永久和平的可能。这是乐观的理想主义的看法。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我们当然不该忽略悲观的现实主义,但也不应该把乐观的理想主义完全不当一回事。
一方面,战争是个无奈的事实。既然它客观存在,那就不能从一个没有战争的理想出发来安排现实的秩序。另一方面,人的主观努力也能够作用于现实,即使不能消除战争,但总还可有可能约束和限制战争,这样至少能够避免毁灭。
所以,在悲观的现实主义和乐观的理想主义中间,还应该存在第三种态度或立场。这种态度或立场正是这个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试图对战争加以限制,并且把这种限制变成制度。
2.
限制战争是国际秩序的基本盘
从现代世界诞生之时起,它就在探索和尝试种种限制战争的可能性,而且在不同的阶段,还真的发展出了不同的制度。我们这一季就要力图展示这些不同的发展和成就。
可以这样说,在这个500年的长程历史中,限制战争是现代世界对待战争的一个基本盘。在基本盘上,又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失控的危险,另一个方向则是力图消灭战争的和平主义。失控的危险一直考验着整个现代文明,消灭战争的努力则有点锦上添花的意思。
我们这一季的标题是“现代的冲突:战争与国际秩序”。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战争是人类冲突中最激烈的形式。一方面,现代世界是“打”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个打出来的世界又是一种限制战争的秩序。
所以,这一季的内容是要从战争的角度切入,来梳理现代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重要制度或机制,又是怎样对战争进行限制的。
《1917》
当然,限制战争本身并不是现代世界独有的,更不是现代西方文明特有的。大家可能读到过毛主席在文章中对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批评,说宋襄公打仗的方式是“蠢猪式的道德”。
因为这个宋襄公“不击半渡”,意思是说宋襄公打仗的时候,敌人还在船上,在河的半中间,还没来得及登陆做好战斗准备,宋襄公认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攻打他们。要等到敌人渡过河,摆好阵仗,一切准备就绪,才能公平干仗。
乍看起来,这个宋襄公真的很蠢。他的眼里只有“战争法”或战争的礼仪,好像不懂兵法。后来的兵法就说,打仗就是要攻其不备。这不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吗?
用今天的经验来衡量宋襄公,他真的很蠢。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宋襄公的战争礼仪不是他个人心血来潮的道德秀,而是代表了一种秩序。
在封建的列国体系体系当中,各个诸侯国围绕着一个共主、在共同的标准之下,形成一个拥有共同规则、共同价值的秩序,战争在其中,也拥有一套调整它的礼法规矩,它不以相互征服和毁灭作为目的。
这样的“封建体系”其实是一个限制战争的早期秩序。只是随着春秋向战国的转变,随着封建体制整个的瓦解,这种限制战争的秩序也跟着瓦解了。之后,人们对战争采取了另一种观念,宋襄公正是在后来这种看待战争的观念中,才成了蠢货的代表。
殊不知,我们今天当作天经地义的这种“聪明人”观点,为追求胜利无所不用其极的观点,以战争来毁城灭国的观点,实际上是我们长久以来丧失了一种文明观和秩序观的后果。
相比较而言,现代战争和现代国际秩序之间的关系,倒或多或少包含着一点我们祖宗的古意。因为它一直在追求让战争受到国际法规则的调整,例如战争中不能攻击平民,不能使用生化武器,战俘的权利应予保障等等。
当然,可能有人觉得,这纯属外交宣传的问题,打仗哪有什么规矩。像日本在甲午战争中那样,一面违背国际习惯法屠杀平民,一面又向国际社会大肆宣传自己如何遵守国际法,“文明”打仗。
不过,这样想问题,一定程度上就跟看到逍遥法外的歹徒就否定法律和秩序的意义一样。国家间的问题确实要复杂和现实一万倍,但它还是有道理可循的。
我们想在这一季表达的想法之一,就是要揭示,不同的战争背后有与之相应的不同秩序;现代的战争背后也有一个秩序,而且是一个以制度化的努力来限制战争的秩序,尽管人们经常小看它,有时还贬低它,而这个秩序也确实经常有失效和失控的危险。
《1917》
3.
现代战争与国际秩序关系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在这个时期是允许你打仗,但是呢,你打仗要讲规矩,打完了签订和平条约要有所收敛,不要赢得太过分。所以,你在这个时期,不会找到对侵略罪进行审判这样的事情。
在这样的条件下,欧洲主权国家秩序逐渐成熟,它们彼此之间运用国际公法和均势体系,对战争进行限制。许多内容我们节目的第一季中有提到过,这一季则会更具体地对它们作出分析。
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人们一般称为战后秩序。两次世界大战是第一、第二阶段的分水岭和过渡期。不大容易给出一个精确的时间点来划分两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是1928年的《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也就是《巴黎非战公约》)。
这个合约签订在一战之后,它明确宣告了战争非法化的立场,也就是国家不能够再说,打仗是我的主权权力,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使用或者不使用武力来推行自己的政策。战争在原则上被禁止了,除非为了自卫。与第一个阶段相比,在这个阶段说的是,你不可以打仗,除非有例外(比如遭受了侵略)。
另外,两次世界大战的“成果”有一个非常类似的地方,就是都试图通过建立普遍的国际组织来维持和平:一战后是国际联盟,二战后是联合国。通过国际组织来管控冲突,这一点本身就非常重要,构成第二个阶段的一个大的特点。我们至今也还生活中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之中。
但是这个秩序一方面因为冷战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呢,在冷战结束之后,又逐渐遇到了新的情况。比如2022年的俄乌冲突就把改革联合国、改革安理会这样的重大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这也说明这个战后秩序遇到了大问题,也使我们有理由设想,应该区分出可能正在逐渐浮现出来的第三个阶段。但这个第三阶段从哪里算起呢?不大好确定。
我的一个看法是,需要用两个标准来鉴别这个新阶段的起点。一个标准是战争本身的发展(包括战争类型和战争技术在内),另一个标准是国际组织运转是否失灵。两个标准彼此不同步。
也就是说,在国际组织的运转失灵之前,可能战争自身的发展已经超出现有阶段了。技术因素在俄乌冲突中乌军的作战方式中,有特别鲜明的体现。不过,关于第三阶段的具体分析,这里我就先按下不表了。等到“战争的未来”板块,我们再来讨论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