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有时,巴掌大的一片叶,也能自成一方景致。
“初疑云母光相射,又似秋蝉翼乍枯”,说的就是“菩提叶画”这种神奇的绘画艺术。
因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因此菩提树被世人视为智慧之树。
菩提叶画,也称叶脉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
它巧妙地利用树叶优美的自然形态与肌理,将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绘于天然树叶上。
多彩的画面与树叶的自然美和谐地融汇一体,别具韵味、灵秀自然。
然而在制作好的菩提叶上书画并不容易。
自然叶脉高低不平,很难吃墨和上彩,加之年头久易破损,故古菩提叶画很难保留至今。
今天,一条寻觅良久,找到西泠印社,为大家带来一组菩提叶画,并为之发起众筹。艺术巧思与树叶的自然美融会一体,给人以唯美的视觉享受。菩提叶画 心经
菩提叶画精美典雅,但由于载体特殊,保存不易,因此传世留存的菩提叶画数量并不多。为继承和发扬这一画苑奇葩,艺术家孟浩,幼承家学,与菩提叶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孟浩,笔名粟雨,别署和叶草堂。承家学,自幼研习书、画、篆刻。2008年入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读书法篆刻专业。曾供职于西泠印社集团,西泠印吧负责人,传承与发展书法、国画、篆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叶片作为绘画载体,不同于一般的绘画用纸整齐平滑。而是叶脉交错,不易着色。孟浩从中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叶片自然形状、固有纹理褶皱依势作画的方法。使人感觉叶中有画、画中有叶、叶外无画胜有画。力求达到返璞归真、人与自然共创的境界。将树叶作为绘画载体,古来有之。佛教中赫赫有名的“贝叶经”就是用贝叶棕的叶片制作而成的。傣族僧人就曾在贝叶棕的叶片上记录历史与佛经。唐代诗人柳宗元也曾在诗中提到:“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菩提叶画,制作精细、工艺复杂。首先,巴掌大小的菩提叶想要变身“画纸”,制作就颇为不易。需要经过腐蚀、干燥、漂洗等多道工艺处理,才能得到清晰近透明、薄如轻纱,但又不失柔韧性的网状“叶脉”。之后再用传统绘画技法,手工勾线起稿、上色、描金,历经30多道工序方可绘制完成。购买菩提叶画即赠送精美画框,有亚克力透明画框、北欧风画框、原木色双面透明画框,共三种画框可供选择,下单时留言备注画框款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作者细致勾画出雨后山村的宁静淡远的自然画卷。
薄如蝉翼的叶片作画纸,更为画作增添雨后朦胧、幽微深远之感。
一个“空”字,包含了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意。
将高山松柏绘制于薄透轻盈的叶片之上,刚柔并济,碰撞出了特别的艺术效果。
菩提叶画 花鸟
作品以玉兰为主体,白中带一点粉的玉兰花,枝头飞舞着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让玉兰花更显娇羞纯洁。叶片左侧题诗一首:“一种香兰玉色新,仙家分得蕊宫春。调高韵胜谁能称,付与能言解语人。”——(宋)楼钥玉兰搭配蝴蝶,一动一静,素雅的玉兰和五彩的蝴蝶在色彩上也对比强烈。“菩提”,在梵文中是“觉悟、智慧、知识”的意思。翩然飞舞的蝴蝶落于叶片之上,更显生机与灵气。
菩提叶画 朱液线描菩萨
此作品,作者仅以朱液白描菩萨形象,并着意刻画脸部神态,用笔细秀。
衣袖飘举、线条流畅,以娴熟的线条勾勒出笑容可掬的菩萨形象。
菩萨的服饰、执物和手印不失佛教庄严的仪规。
人物形象柔韧逼真,禅意十足。
菩提叶画 心经
蔓延细碎、又终回一处的条条叶脉,正像是不息流淌、奔走不止的人生路径。在菩提叶上书写心经,是艺术家心静与心净的艺术追求。自观或是礼赠亲友,都寓意美好、雅致又禅意十足。
▼
本文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