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菩萨双目对视 双手合十 ~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汉地,自此观音菩萨的信仰日渐深入人心,民间素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
我们熟悉的玄奘大师,对观音菩萨极为推崇。辽代僧人释非浊编写的《三宝感应要略录》中提到:
“玄奘法师……周游西宇十有七年,耳目见闻百三十八个国,若有留难处,诵《般若心经》,及念观世音,必免怖畏。十九年正月,方始旋返,届于长安,所获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三藏自云:‘皆是《般若心经》及观音力也矣’。”
大意是,西行路上每每遭遇难处或心生畏惧时,玄奘大师就会诵《般若心经》化险为夷,之所以能周游西方十七年,最终平安取经归来,都是观音菩萨庇佑。
北魏 胁侍菩萨
莫高窟248窟 中心柱西向龛南侧
观音菩萨的叫法其实很多,早期主要称观世音,因东晋十六国高僧鸠摩罗什翻译佛经时,把这位观察、听闻世间一切苦难声音的Avalokiteśvara(梵文)菩萨译为“观世音”菩萨。
后因唐人忌讳世字,略称观音。到玄奘大师翻译佛经时,将其译作“观自在”,是因为这位菩萨希望帮助众生观察诸法而得自在的缘故。几种叫法后世都一直沿用了下来。
在佛教中,观音是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为“西方三圣”。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石窟中,保存了诸多精美的胁侍菩萨彩塑。
初唐 胁侍菩萨
莫高窟204窟 西龛外北侧
由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中,称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玄奘所译的《般若心经》中,形容他“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但世间辛酸、痛苦、烦恼之音如此之多,观音如何处处有求、处处有应呢?
随着观音信仰逾千年的积淀和不断丰富,逐渐发展出了“六相观音”、“十五相观音”、“三十二相观音”、“三十三相观音”等说法,以诠释观音法相无边,即通过呈现不同法身前去救度众生的慈悲和神力。
明 石送子观音菩萨立像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刻本《观音三十二变相》中,便有今人熟悉的杨柳观音、持经观音、合掌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洒水观音、龙头观音、提莲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十八臂观音等。
其中大部分是以《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普门品》中的观音救难典故为依据。此外亦有不少来自民间的演化和流传,比如明清时期颇为流行的送子观音。
以如此无边法相,救度无边苦难,是故观音菩萨与娑婆世界的众生缘分颇为深厚,信仰极为普遍。
清乾隆 粉彩观音菩萨像
故宫博物院藏
观音的形象从初入汉地时的男相,到南北朝时期开始男身女相,再到唐宋时期更为女性化的细目弯眉、温婉秀丽,经历了一个日益汉化、求美的过程。
历代匠人在雕造、绘制各种观音时,既要遵循佛教仪轨,也要迎合当时的审美风尚,同时还要施展出个人的塑造技艺,纵观不同时代的观音像,其风格流变,正是在这种种的平衡中,蕴含于不同历史风貌之下和无名匠人手中。
观复文化x林昭发 合掌观音石塑
多年前,马未都先生曾因一件小沙弥雕塑与雕塑艺术家林昭发先生结缘。林昭发出生于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这是一个佛教风气鼎盛的小镇,令他从小便接触了大量的佛教造像,由此对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毕生投身雕刻艺术,终成名家。
林昭发先生的雕刻手法较为写实,但丝毫不流俗,作品的眉目和举手投足之间,天然呈现出一种安然自得、温婉亲切和庄严慈悲之态。
观复博物馆秉承“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的造物理念,与雕塑艺术家林昭发先生联合推出了观复合掌观音石塑▼
这尊合掌观音,双目低垂,以示慈悲众生之苦难。以双手虚(空)心合掌,故称合掌观音,是观音三十三相之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合掌又称合十,左手多静,代表“自觉”;右手多动,代表“觉他”,合二为一,方是菩萨行者,才能趋于觉行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塑像所采用的材质为铁丸石。铁丸石大致形成于200万年至2000多万年前,极其稀少珍贵,因其石心为黑灰色,石皮色沉若铁,故名“铁丸石”。
较一般石材相比,它密度更高,且石质细腻,温润有加,像西施的皮肤一般,因此它还有个别称,西施石。优质的石材,使得整尊合掌观音更加栩栩如生,衣褶自然下垂、衣带微微飘动的柔美之感淋漓毕现。
头冠和颈间璎珞均饰以金彩,以示观音菩萨庄严神圣与无量光明。脚下踏莲花,代表智慧和觉悟的境界,即为开悟。
6月30日-7月1日,观复合掌观音石塑限时特惠中~
进入店铺,搜索“观音”、“石塑”、“铁丸石”等,即可查看更多相关好物。
点击 阅读原文 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