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5周年:走对了路!
今天是2022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迎来了回归25周年。
此刻,紫荆花已经绽放,东方之珠正闪烁着动人的光彩。
▲ 市民于香港金钟添马公园拍摄“花悦满城”庆回归花艺
香港回归祖国25年,弹指一挥间。
记得25年前的6月30日夜里,还是初中生的我与家人守候在荧屏前,等待着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华灯初上,岁月流金,多少历史的片段开始在脑中浮现。
今天书单君通过文字,带你走进历史的尘光里,一起感受香港,感受它与祖国息息相连的25年旅程。
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58秒,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末代港督彭定康哀伤地目睹“米字旗”缓缓落下。
7月1日零时整,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与紫荆花旗帜冉冉升起。
▲ 1997年7月1日当天,深圳沙头角居民在中英街上载歌载舞,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庄严的升旗仪式背后依然藏着英国人最后一丝挣扎。
中英谈判期间,英方始终坚持在7月1日零时降旗,试图占有香港到最后一秒钟。
可中方无法答应,因为演奏国歌时,乐队指挥手中的指挥棒起落至少需要2秒,按照这个节奏,中国国旗很可能无法准时升起。
这一秒对英国人来说是结束,对我们来说却是新时代的开始。
经过中方交涉,英方表示愿意在6月30日23时59分59秒降旗。
但是这个结果依旧没能得到中方的同意。
为了短短2秒钟,回归之前的中英双方展开了16轮的谈判。
中方谈判代表,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愤怒地说:“2秒钟,对当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香港不能准时回归!升旗晚2秒,英国殖民香港就多2秒。”
最终,经过无数次艰难谈判,英方承诺可以在最后1分钟内让出几秒时间,但要求中方保证,中国国旗只能在零时零分零秒升起,不能提前。
时间终于来到6月30日夜23点59分,香港回归的会议厅现场,英国国歌《天佑女王》奏响。
但不知是英方过于沮丧还是什么原因,当天英国国歌的播放速度居然比平时快了许多。
6月30日夜23点59分46秒,英国国旗落下时居然比平时降下时间提前了12秒。
中国升旗手朱涛虽说已经过5000多次的练习,可依然没料到时间会有如此大的落差。
此时,神经高度紧张的朱涛感觉鼻血正缓缓渗出,只能一次次悄悄吸着鼻子,保持着镇静。
他知道,现场以及全世界的华人正通过电视,屏气凝神地注视着现场。
漫长的12秒过后,1997年7月1日零时整,《义勇军进行曲》奏响。
随着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升起,维多利亚湾边,灿烂的焰火腾空而起,照亮了整座港岛,化作无数中国人激动的泪水。
▲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剧照
而这部《回归》预告片上映时间是8月22日,恰好是邓小平诞辰115周年。
就在香港回归那一年的2月19日,93岁的邓小平离开了人世。
当天,香港所有地铁站默默放了10分钟的哀乐,全港所有汽车、火车、轮船全部拉响汽笛,为这位领香港回家的伟人送行。
高潮之后,风浪随即而来。
1997年下半年,索罗斯的对冲基金开始在亚洲各国兴风作浪。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的资产,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索罗斯随即又瞄准香港,开始疯狂地对香港股市和期货市场展开攻击。
那时,国内的经济转型刚刚起步,家底还不算富裕。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海内外媒体面前表示“只要特区政府向中央提出要求,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并且我们也将保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中国政府这声强有力的宣告,为香港成功打赢保卫战提供了底气和信心。
从那时起,香港人才真正感觉到“回家”了。
2007
历史的步伐缓缓向前迈进,悄悄落脚在了2007年。
这是香港回归的第10年。在这一年,似乎每一个人都想看看,香港回归后,大陆给出了什么样的“答卷”。
香港,作为东方之珠,它还风采依然否,它可有更加繁荣和安定了?
其实人们想知道的,是“一国两制”到底行不行?
那年,全年国内GDP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连续五年增速达到10%。
经济大好的背景下,一部没有情感纠葛更没有雷人剧情的军旅剧《士兵突击》悄然走红。
剧中的主人公“许三多”首次让一个虚拟角色成为“年度人物”,而那句“不抛弃、不放弃”也成为当年的流行词汇。
那是送给平凡时代英雄的赞歌,也是人们对“许三多”和战友身上所展现的真诚、信任与质朴精神的强烈共鸣。
就像许三多所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要说那年最有意义的事情,肯定是北京奥运会火炬发布。
2007年4月26日,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和火炬发布。
▲ 奥运冠军李宁点燃了现场奥运圣火
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自豪的掌声和笑声,直冲云霄,响彻整个神州大地。
现场,有位白发老人不禁潸然泪下,他就是我国航天领军人物,孙家栋。
▲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现场,孙家栋老人暗自抹泪
笑中含泪,也有笑声远去。
这年8月,发源于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世界的金融海啸。
2007年9月17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首次公开对外承认,美国房市存在泡沫,并警告说造成的风险有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料。
现实其实远超格林斯潘的预估,在此之前的美国次级贷款高达6400亿美元,占到了美国全国房贷市场总规模的20%,金融公司、对冲基金手中以次贷抵押的债券总值达到了1万亿美元。
为了应对金融动荡,美联储等西方央行开始采取联手向金融市场投放资金,以缓解流动性不足,增强投资者信心。
可惜欧美等国金融机构实在无法应付如此庞大的金融风险,相继宣布破产或被收购,全世界的金融界都犹如攥紧了一枚已拔去安全栓的手雷。
到2007年年底,美国随着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失业率暴增,经历了又一次的经济衰退。
▲ 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全世界的金融风暴
那时,中国已经入世,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被波及到。
幸好中国政府已有所警觉,及时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应对。
在强有力的政府领导下,危机有时更是机遇。
通过增加出口退税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手段,中国进出口行业的竞争力不仅得到增强,还先后从海外夺回了多个市场。
民生项目更是在此期间获得了重点扶持,大量资金投入到了各类社会保障以及医疗等领域,充分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次贷危机是美国从表面繁荣走向衰落的分水岭,更是中美两国合作的契机。
这一年,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3020.8亿美元,增长15%。其中,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出口2327亿美元,顺差达1633.2亿美元。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考量,2007年的中国,都可谓朝气蓬勃、向上生长,而回归到它怀抱的香港,在此背景下,自然也就更加安枕无忧。
因此,面对全球次贷危机的阴影,已经回归10年的香港,已不再像97年那次金融风暴那样感到恐慌,经济依然充满活力。
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已经实施了4年,香港与内地的经贸渐入佳境。
2007年,香港GDP增长达6.3%,高于过去十年的趋势增长。
其中,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973亿美元,同比增18.7%;内地对港出口18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内地继续成为香港整体出口、转口和港产品出口的最大目的地以及进口最大的供应地。
经济增速也对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香港当年人均GDP达23.28万港元,约2.98万美元,私人消费开支更创15年新高。
一年后,香港大学像往常一样,再次进行了全港身份认同调查。当时的香港人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随着奥运会的举办,达到了最高点。
毕竟,那是回家的感觉。
2017
历史的巨浪继续向前奔腾,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再创新高。
2017年,中国的GDP达到惊人的13万亿美元,自7年前反超日本之后,已是日本同年GDP(4.3万亿美元)的3倍。
还是这年,深圳GDP为22438.39亿元,首次反超香港(21529.55亿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
或许并不能据此说香港经济已经滑落,只能说内地经济崛起的速度超过世人的想象。
但是,曾经璀璨的香港电影却真的黯淡下来。新生代越来越少,大批明星北上,香港引以为傲的电影产业已显露出颓败的迹象。
其实早从10多年前的电影《无间道》开始,那场天台上男主的巅峰对决,更像是香港电影最后的道别。
从那之后,香港经济那份繁华如同曾带给人们无数幻想的香港电影一般,逐渐蒸腾、追赶不及。
部分香港市民的心,也变得微妙起来。他们曾经的骄傲和受宠的心态,显出了些许的失落。
当看到无数内地客在香港所迸发出的强大购买力,一些香港人既惊讶,又不安。
内地人给香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令部分深感骄傲的香港人产生了不满,觉得自己的工作机会和资源也被抢走。
在别有用心的人士鼓动下,香港某些激进份子开始示威、游行,甚至发动了所谓“占中”行动,制造了香港的不安定因素。
但与此同时,在内地,从《建国大业》《建党大业》《建军大业》三部主旋律电影上映,中国观众也对“主旋律”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响应,他们更自信也更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了。
同年暑假,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Ⅱ》公映,这部战争片创下累计观影人次1.4亿,总票房高达56.8亿元,成为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
这年,中国电影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累计总票房为559亿,同比增长13.45%;其中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国产电影占了51部。
高奏凯歌的中国电影不仅学会了讲故事,更契合了当时国人正不断增强的民族自信心。
信心不仅来自经济的高速发展,更来自军事力量的强大。
2017年4月26日,我国自行研发的航母“山东”号下水,而首艘航母“辽宁”号已经默默守护了海疆5年。
一直到今年6月17日,第三艘装备了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排水量8万余吨的“福建”号航母下水,航母“三剑客”已成为中国国防事业的中坚力量。
▲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福建舰”
但其实除了部分港人些许的失落外,此时的香港和内地的“距离”,是越来越近的。
因为这一年的7月7日,经历13年论证、设计、施工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这座长达55公里的大桥实现了“六个最”: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港珠澳大桥的落成,让香港和“家”的距离更近了。
从港珠澳大桥打下第一座竖井开始,就如同种下了香港和祖国永不再分离的承诺。
暂时的隔阂、不解,不会也不可能冲淡香港与祖国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
时光荏苒,25年转瞬而过。
当香港警队抛弃英式步操,踏着解放军的正步,在金紫荆广场缓缓升起国旗的那一刻,归来后的香港已褪去浮华,无人可以再让她离开。
其实香港从未远去,或许,历史转身之后的昨天会被淡忘,但只要不忘归来时的初心,明天依然灿烂。
祝福香港,祝福祖国,永远繁荣,永远安宁。
⏰ 社群专属优惠券随机掉落!
点个“在看”
一起读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