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被成都赶超,苏州中年危机了吗?
导语
苏州的GDP一直是高的,相比之下,居民收入却逊色一些。
今日免费下载:2023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作者:过蝈8433
一季度各大城市GDP数据出来了,苏州今年一季度的GDP被成都超越,有些出人意料。而各大媒体上,你来我往的文章解读,也挺精彩。
比如,“奔流财经社”有一篇文章,分析了一些苏州的产业机构,然后说出两个原因:苏州主导的消费电子类产品近些年销量下滑严重,以及没有赶上新能源的快车道。而《苏州日报》也刊发了一篇文章,从外资质量、科创能力、资本规模等多维度来阐述苏州的实力。
作为一个在苏杭两地过着“双城生活”的普通市民,这种宏观状况跟我的日常生活没那么大关系。我理解的苏州一直是定定心心、十分平和的。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在苏州是不被欣赏的,因为本地人觉得急不好,“急吼吼”“急吼拉撒”是一句很难听的话。哪怕你心里急,表面也得笃悠悠、假装优雅,这是一种苏州城市崇尚的涵养。
我到了杭州后发现,慢性子反而是不被喜欢的,“急”是一种行动力和执行力。如果你脾气急,做事风风火火,哪怕莽撞一点,大家反而是欣赏的,会认为你是个做事情的人,而慢条斯理装优雅,倒是让人反感。
所以苏杭两地,看着文化相近,其实是远的——我认为苏州是“大湖”,而杭州则是“大江”。湖泊追求的是平和有内涵、虚怀若谷,纵然水深千尺,表面看也只有层层涟漪;杭州,市区虽有西湖,但更多是钱塘江这个“大江”的气魄,奔腾湍急、勇赶潮流。
如果用“湖泊”文化来理解苏州,就能理解很多事情。比如有些媒体认为苏州没有赶上新能源的潮流,其实“赶趟”从来不是苏州性格,人们对“风口”“潮流”并不关心。
用董宇辉的话说,这是一种“定力”,但或许也是一丝保守。但是在杭州呢,潮流是一定要赶的,叫做“杭儿风”,大家对新事物有一种顶礼膜拜的追逐和热情。
苏州的GDP一直是高的,相比之下,居民收入却逊色一些。就我所知,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苏州过着一种“空间套利”的生活,在上海工作赚取上海薪资,然后在苏州生活、消费。优质的产品服务、相对低廉的房价、物价,让苏州生活显得十分有“性价比”。
这座城市,它从来没有太强烈的“物欲”,很多本地人,无论富裕贫寒,都过着差不多的生活——早上吃一碗十来块钱的苏式面,晚上没什么夜生活,也有生意好的酒吧夜店,但这种热闹和城市的经济地位并不匹配。
没有强烈的欲望,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因为我去过大部分城市都是“欲望凶猛”,比如成都,成都街头的小吃店、酒吧街,夜晚都如白昼。九十点钟吃个宵夜,就像晚餐的饭店,吃饭喝酒还会猜拳,热闹得让人羡慕。
而苏州的夜则是静悄悄的,吃完晚饭几乎没什么夜间活动。浙江朋友来苏州,我带他们去条学士街这样的宵夜街,他们也挺失望的。因为苏州的街巷比较小,热闹繁华的程度不及他们的想象。
有媒体评论,说苏州到了“中年危机”。这话有些过虑了,苏州有两大“主义”,这两大“主义”虽不能说是万年长青,但肯定可以冲破中年危机的。
这两大主义就是,产品主义和长期主义。
01
先说说产品主义
有些外地的朋友觉得苏州很矛盾,你说它是旅游城市吧,它又是最强工业城市。在很多城市,工业和旅游是很难结合的,但苏州做到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和明清时期,苏州拥有发达、门类齐全的手工业大有关系。
自宋元以来,苏作技艺就是享誉全国、引爆潮流的。像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xiū)漆、装潢、针绣等技艺,不仅成为江南文化的代表,还延伸和发展到宫廷文化,从而影响海内外。
苏州曾经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设立了“苏作馆”,展出12个苏作门类,36位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的200余件艺术精品。
那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历史,和今天当下的工业、制造业有什么关系呢?
我认为是有关系的。正是苏州的工匠传统转变为了现代的工程师,这也叫做——道技互进。
道技互进,指的是学者精神和工匠技艺的结合。这是苏州非常有特色的传统。早在江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技入乎道”(工匠+学者)到“道入乎技”(学者+工匠),再到“道技互进”(工匠与学者互+)的历史过程。这是让产业技术理论化、科学理论技术化,再科技社会化和产业化的历史现象。
这份道技互进的苏州传统并没有失落。
我有一个苏州邻居,今年70岁了,他早些年因为特殊时期只是初中毕业,后来进了苏州半导体厂,进厂后自己读夜大。他说80年代的夜大请来的都是北京、上海甚至台湾的专家。他在夜大里自学成才,随后在90年代,开设了自己的电子设备厂。
这是一个很儒雅的老人,现在发挥余热,以帮邻居们维修小电器为乐。谁家的面板、遥控器、小家电坏了,他都会很热心地修。我们都很震惊,几乎没有他修不好的东西。
苏州还有一位80后的著名翻糖蛋糕师,名叫韩磊,他自学工笔画、剪纸、泥塑等技艺,在翻糖蛋糕中融入苏绣、青花瓷等中式元素,在国际比赛中屡次获奖。在2019年意大利举办的世界冠军杯上,他制作了一个《孙悟空》,拿下两个大奖。
产品主义从没有在苏州失落,新一代的苏州产品盛开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02
再说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是很多人对苏州的评价,2500年的历史,又美又老又富,这不是长期又是什么呢?
我和大家分享三家小店,一家开了20年,一家开了40年,还有一家开了100年。
这三家店,其实非常平凡、普普通通。这样的小店,在苏州的街头巷尾实在太多。
第一家店,是我好朋友的影楼,她开了20年。最早开在盘门景区附近。虽说是景区,但盘门一直被叫作“冷水盘门”,因为人气不旺。古早的苏州人做生意,对盘门是比较忌讳的。生意人迷信“水生财”,冷水生不了财。
她选择开在那里也是没办法,因为当时租金低,但她一开就是20年,从夫妻老婆的两人店,开到了现在几十个人的团队、数千平米的规模。店也从盘门搬到了园区CBD。她有一群自己的忠实老客户,就算没有引流,没有新增,靠着这群老客户,她也能有滋有味地活下去。
她曾经跟我聊过“海马体”模式,她很羡慕,觉得杭州人有创新、脑子活,早早地拥有了资本思维、互联网思维。而她好像还是“笨功夫”,是在“前现代”,靠一点老客户赚一点辛苦钱。但是要改变,也不容易。更何况二十年里,她的客户都渐渐成为她的朋友,相互关照、彼此照应,这何尝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还有一家店,是一家裱画店,开于1980年,从来没有搬过,甚至连装修都没有变过。想想“裱画”这是一门多么古老的手艺,但他有声有色地经营了四十年。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不仅裱画,更是一家“画廊”。老板对美术非常在行,他自己懂艺术,懂收藏。看着是不起眼的门面,平日做做裱画的小生意,其实里面不乏名家珍品。
他的店没有画廊一般专业布展,有点乱糟糟,像是旧货店。但画是要去“淘”的,有时他心情好会给你推荐介绍,博学丰富的艺术知识让人钦佩。
他开了四十年,当年也没有互联网,靠着口碑成为了“小圈子”里的“大品牌”。店里不少客人,都是不远千里,外地慕名而来的。
最后一家店,是一家百年书店,一家四代在一条市井小巷中守候,名叫“文学山房旧书店”,它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现在是由第三代传人、97岁高龄的著名出版学家江澄波及其儿女共同经营。
每天早上九点开门,下午四点半打烊,一年只有年初一、年初二休息两天,其余时间都是照常上班的。这家店也就20多个平米,三个书架都是满满当当,有很多古籍书、地方志还有古医学著作,比如《千金方》。往里面是一张写字台,是老人平日整理和修补古书的地方。
像这样的店,在苏州,尤其老城区的街头巷尾还有很多很多。有些是因为老板早些年买下了铺面,但有一些是将某类产品运营到了极致,做到了“小产品、大品牌”,老板也成为了“小圈子、大人物”。
物是人非的时代晕眩之下,苏州平凡的保守,让人有一种很难得的安全感。中学卖衣服的服装店,老板娘还开着,只是已经穿不了她家的衣服了。当我和外地朋友聊起这些店,他们也很惊诧,因为在杭州上海一家店没有国资背景,开个三年五年都很难,苏州的私人老店几乎是一项奇迹。
当然我也不认为“私人老店”的长期主义就一定是好的,不是所有的“长期”都有价值。
开影楼的朋友说起“海马体”时眼中憧憬的光芒,我深深地理解。这不是欲望,而是一个普通人进取创造的渴望。但她没有仿效的打算,因为求安逸吗?这也是很多苏州人被诟病的缺点之一,我觉得不是“安逸”那么简单,而是“想要却不敢”。求的不是安逸,只是缺乏自信!
苏州创新的活力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它不缺好产品、好服务,缺的是一点新思路、新模式,缺的是来自草根民间、野蛮生长的试错勇气。
苏州的魅力是一分来自于平凡日常的传奇,初见平淡,说来寻常,但在日复一日中积累了巨大的能量。而我们普通人的成长,不也是依靠时间和积累吗?苏州就是一座属于我们普通人的城市。努力可能会被时代错过,但终不会被时间辜负,所谓“涓流积至沧溟水”,湖泊最终也将汇流大海,这是平凡之路,也是成长之路。
推荐阅读:
1、优衣库盯上辣妹腰
——END——
【PS:点击详情可查看内容】
点击微信小程序👉:"报告搜一搜";免费下载各行业研究报告pdf和word、可视数据、学习资料。提供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报告、行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