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了她,你才满意是吗?
这是一段自带语音的文字——
我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我在大一点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大一点的种子开大一点的花。
我在最大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最大的种子开最大的花。
从五一假期到现在,相信大家都被这首歌谣“洗脑”了。
随着它在短视频平台病毒般的传播,黄老师收获了不可思议的流量与关注,同时也遭到了不计其数的嘲讽与谩骂。
热搜挂了一轮又一轮。
最新消息:
这场风波,因黄老师“否认百万收入”与“关闭直播打赏”而暂时按下。
热潮过去。
现象值得分析。
为什么一个幼师会因为唱儿歌而走红?
普通人靠网络逆天改命,有错吗?
“网红”真有那么好当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一直没get到挖呀挖呀挖为什么能火?”
旋律简单、歌词浅白,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大写的无脑+无聊。
其实它火,就在于“无脑+无聊”。
别误会,这可不是贬义。
重温爆火视频。
作品叫《花园种花》,从内容看,歌谣有引领意味的歌词,再加上手势舞,很容易跟孩子们形成一个互动关系。
视频走红,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黄老师衣品很好,长相清新,眼神清澈,笑容甜美而治愈。
伴随着孩子们稚嫩、热情而整齐的歌声,这个作品就打造了一个“纯真的空间”。
观看这样的视频,你无需任何思考,可以卸下所有面具与疲惫,进入到全然放松的状态。
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种作品很幼稚、很无聊。
但你难以否认,很多人就是需要这种无聊,以对抗棘手的、充满波折的现实生活。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观看。
黄老师越来越火。
后来,她开直播,眼看着粉丝突破200w,喜极而泣——
我就一个人,摸爬滚打走到了今天。
但,对这种“普通人的逆袭”,很多观众并不买账,网络上有着铺天盖地的质疑与争议。
典型一:“这不是老师,是网红吧!”
可真实情况是,她是幼儿园招聘的特色课老师,钻研奥尔夫音乐教育,截至目前已经7年。
典型二:“5天涨粉400万,一定有团队,有资本推手。”
甚至有人怀疑,幕后玩家正是之前捧红了刘畊宏、张大大的无忧传媒。
可在多方媒体询问下,无忧传媒对此做出了否认。
黄老师也在后来的采访中明确说明,爆火后确实有很多MCN来谈签约合作,她都婉拒了。
再看一个直播时的细节。
黄老师因粉丝暴涨而落泪,激动之下拿起钢琴布就擦泪,如果有人照顾就不会出现这种窘迫的情况。
典型三:“抄袭犯!她根本不是原创。”
最关键的论据是桃子老师(毛葱小姐)早于黄老师2天发布。
ok,这倒是事实。
不过,这其实并不构成抄袭。
在后来的访谈中,桃子老师回应——
严格意义上《花园种花》手指谣不存在原创,是每一位幼师都会的东西。
网友是尊重原创吗?
或许是。
但其实还可以挖呀挖,@草莓壳 发布时间更早。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质疑角度。
有说她表情做作的。
而当过幼师的网友也愿意仗义执言,为了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时候老师的表情与动作需要夸张一些。
类似的疑问,黄老师也回应过。
有质疑年龄的。
网友会根据她一句玩梗的话,就笃定她已经38岁了。
黄老师在直播也回应了,自己是90后,20多岁。
退一万步讲,即便她年近40,那又如何?
有质疑整容、美颜滤镜的。
只要翻翻她的生活视频,这种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有人说她教音乐时,有时会很凶。
还有一种刁钻角度:“只有男生才会喜欢黄老师吧!”
更诛心的,是从身份层面打压。
从目前看,老师做直播是没有被禁止的。
而且如果考虑到教育效果,只要没有耽误本职工作,其教学形式、盈利方式也是可以尝试与实践的。
所谓“人红是非多”。
尤其在网络上,从键盘敲出的一行行字,很容易口口相传,然后发酵。
这是什么?
谣言。
派爷想起了前不久上映的电影《保你平安》。
韩露给福利院捐款136万,却被说生前是“坐台小姐”。
有人没见过,就信口开河。
有人信以为真,纯粹是无脑跟风。
想要什么证据啊
怎么没人说我是坐台的
《保你平安》以喜剧的方式呈现了谣言的传播链。
魏平安一查到底,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但真相既简单又恐怖。
造谣者仅仅为了一己私欲,随意杜撰,从而毁了一个人清白。
事有不同,但本质没差。
黄老师在爆红后所遭遇的种种非议,不过一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然了,也有很多网友站出来为黄老师说话。
最常见的是“嫉妒让人面目全非”。
从深层想,作为素人,黄老师的爆红,其实是给普通人提供了一种上升的可能。
至于一些网友,在打字前,但凡有魏平安哪怕千分之一的耐心,也不至于当个键盘侠。
很简单,顺着黄老师抖音账号@音乐老师花开富贵 往前挖。
你会发现,她从2021年就在平台上更新了生活类视频。
后来,她学习其他幼师的成功经验,开始分享自己的教学视频。
早在“挖呀挖”爆火前,她就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粉丝。
2023年3月,一所“抖音幼儿园”正式落成。
不少素未谋面的网友一时间成了同学。
也有一些网友,当起了网络教室里的叛逆孩子,接起了话把儿。
黄老师走红是意外,但底层逻辑早已具备。
那么,今后就会是坦途吗?
未必。
客观来说,在直播中,黄老师对“挖呀挖”的挪用有些机械,比如“左边谢,右边谢,左边谢完右边谢”。
想走“兼职网红”的路,必须持续不断创新。
这就像,刘畊宏不可能来回跳《本草纲目》。
此外,走进直播间,对音乐、曲目的选择都要格外慎重,否则便有侵权的危险。
纵观近几年的抖音网红爆火历程。
张同学,提供了新鲜拍法和怀旧符号。
刘畊宏,通过线上锻炼充实了大众的宅家生活,引领了全民健身热潮。
董宇辉,开创了知识带货模式,让销售不再粗暴和喧闹,而是可以带来诗与远方。
而黄老师,只有“挖呀挖”?
其实并不是。
她有个初心:让更多的幼儿老师知道专业的奥尔夫音乐。
借用某科的定义——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在之前的视频中。
她就通过有趣的互动形式,向孩子们讲解音乐的律动与节奏,带领他们感受音乐艺术的丰富与韵味。
这条路,她已经坚持了7年。
节奏棒
非洲鼓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