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明白这个道理,变好是迟早的事

明白这个道理,变好是迟早的事

公众号新闻
作者 | 周
源 | 周小宽
ID | xiaokuanjoy



要想改变
先触及你的底层密码



与其说现在大家投入地学习心理学,是为了心灵的成长,
我更愿意说,大家投入的学习、觉察和做咨询,

其实是在完成一个“之前应该完成却没能完成”的过程——

重新认知自我,重新觉察人生中的点滴。

不管是早年、过去、现在进行时,通过重新的认知,体验和觉察,来重新构建“我”。

现实总是充满不确定和遗憾,所以实际上没有什么“应该”。

那么所谓的“应该完成而没能完成”的是什么?

是生命初期相对理想的养育。

很遗憾,得到“相对理想”养育的人其实很少很少。

这是遗憾,因为和我们对生命的幻想不符,但也是事实,

当你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准备,你的自恋可以迎接这样的事实而不会被彻底挫败时,

你就能“看懂”,或者“看到”以下的内容。

生命的养育,不但受到时代、环境、社会的影响,也受到父母个体极大地影响。

所以这个养育的过程,往往充满了很多看似正常实则不可思议的故事。


如果一个人,意识不到发生在他早年的那些“不可思议”是如何塑造了他的内在回路,

甚至对事物的体验、全套的思维方式,他可能也就永远无法理解:

他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如此在意,为什么对一些说法会很有反应;

为什么对有的人会特别愤怒,为什么又会对一些人极为讨好; 

为什么会做出一些特定的选择,为什么宁可失败也要这样做;

为什么明知不快乐还要坚持,为什么和自己过不去;

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为什么不能放松,为什么充满焦虑, 等等等等……

有人说,不要跟我说那么多为什么,我不想知道为什么,我只想知道怎么改变,

也就是说,我不想觉察在我生命里发生了什么,

我也不想觉察我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我只想直接改变这个行为。

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对吧。

改变,其实就是前面写的“重新”,没有经历这些“重新”,你难以改变。

或者说如果你真的已经改变了,那么你必然已经经历了这些“重新”。

想象一下。

即使你是一个AI,改变你的某一个行为反馈模式,也需要重新进入电脑系统,更改大量你内部的数据,你才会拥有一个新的行为反馈。

如果要大量地修改行为,那可能就需要更改数据模型,而不是数据本身,

要修改演算的方式,基础的代码和基础公式,才能批量改变行为。

你的大脑和思想,对行为的控制,总不可能比一个AI的内在操作还要简单吧?



自我共情,而不是自我攻击


有人说,上面的内容我没太看懂,能不能再直白一点?

那我用一个故事来翻译我上面的内容,因为你没看懂,并不是你的知识储备不够,而是你可能“体验”不到我想表达的意思。

我有一个来访,她因为很焦虑来找我咨询,咨询了一段时间,她关于自己的焦虑好了很多,然后就开始陷入对她儿子的担心。

她儿子有不算很严重的抑郁症,已经成家,快三十了。

她总担心她儿子的生命,会对家庭的生活有很多灾难化联想,然后又会担心一旦儿子有什么事情,那她也活不下去了。

她活在对失控的担心和害怕里。

生活的极端事件对别人来说,是极小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

但对她来说,即使是极小的概率,她也觉得既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不会发生,那确实就有可能发生。

她无法安坐当下,去享受她的生活,她就是处在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里。

如果我们只是说症状,那么这是一个典型的焦虑症。

然后呢?

我们如何理解她的焦虑,如何帮助她建立对她的焦虑这种情绪状态更深的觉察?

为什么对别人来说,持续活着是很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

在她那里却好像“死亡”或者“毁灭”才是更容易发生的事情?

在几十次的咨询中,我们一起慢慢地触碰到她早年的信息,她的叙述支离破碎,往往只有很简单地几句话。

回忆在几十次的分析里,开始逐步地增加了细节,她的故事逐步地展现,勾勒出一个图画。

而叙述者本身在叙述的时候,并没有觉得这幅图画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地方。

那是在草原生活的一家人,和草原的其他人一样,他们没有避孕的意识和方法,很容易会有孩子,也没有其他医疗措施,有了孩子都会生下来。

男孩大概率会被留下,女孩出生后要看看家庭是否要留下她。

也就是父母的选择。

那是七十年代初,这位来访活下来了,她前面出生的两个女孩,都没有。


来访出生后,他的父母留下了她,而她前面出生的两个“姐姐”,一出生就被放在了野外。

不是送养,那里没有其他家庭需要这样的孩子,

或者说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被弃养的女婴如果不被家庭留下,就直接搁置在野外。

那是草原的野外。

她的后面,还有一个这样的女孩

算是“妹妹”。也没有被留下。

婴儿里面,也有男孩被遗弃,但绝大多数是女孩。

为什么留下了她呢?她前面已经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了。

“因为我的哥哥姐姐都很大了,最小的哥哥也比我大8岁,当时在他们之后出生的女孩家里觉得不想养了,小孩太多,就不要了。"

"但是到我出生,哥哥姐姐都很大了,不需要太多照顾,而且周围的邻居那段时候也多了几个新生婴儿,别人家里也有很小的婴儿,所以我妈妈就留下了我。”

来访描述她的童年,并没有什么情绪。

跟我说了一个细节,就是小时候她晚上听到过婴儿在野外的哭声。

“过段时间就不哭了。”

她的“妹妹”的哭声,她就听到过,“哭了一整夜,因为害怕周围的人觉得太吵,我爸爸就去处理了”。

“你爸爸做了什么呢?”

“我爸爸出去,补了几铲土。”

她并没有觉得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

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一切没有影响她的生命,在她的生命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参与着她的人格的塑造。

即便用最简单的思路去想一想,我们就会联想到她对于死亡、灾难、毁灭的恐惧与此有关。

对别人来说,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能够存活的,

活着是一件大概率,是不需要担心的事情,这种底层信念在她那里是不存在的。

她能活下来,本身就来自于极大的巧合:

出生的顺序,出生的时间点,邻居们的情况,哥哥姐姐和她的年龄差,父母当时的心情。

而在她前后出生的,都没能活过两天。

作为一个女孩,她在同胞姐妹和周围的女孩死亡的阴影下忐忑地长大。

在这个故事里,她的重要性甚至还不如草原上牧民的一匹马。

因为马是牧民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而女孩呢?

在那个年代,在草原上,那些出生的女婴对父母和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去讨论这样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她才被理解了一点点。

她才能有一点点理解自己,究竟在害怕什么,为什么控制不住的如此惊恐和担忧。

而以上,仅仅是咨询的一个片段的截取。

我不是妙手神医,无法直接治愈她的焦虑。

但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咨询师,我和她一起,专注地倾听着她的所有表达,从她的现在努力探索她的生活,

再自然而然地走进她的回忆,分析、觉察、共情,为她补充和表达她没能被言语表征的那些重要的感受,

尝试用可以想到的所有角度,帮助她理解她可能因为什么,才是今天的她。

于是,逐渐地,她能原谅她自己无法成功地控制她自己的焦虑,她能原谅她的症状。

她能共情而不是攻击她自己。

渐渐地,她的焦虑好转了。

但这也许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她得以遇见她自己,她能够去爱她自己。

而不是,像对待一台出了故障的机器一样,对自己冷漠地评估,苛责地对待,然后去维修这一台机器。

我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不像这个故事那么震撼。

开头只是来访不经意的一句话。

来访者说,我小时候呀总是生病,得了几次肺炎,还不喜欢吃东西。

我妈妈觉得养育我很累很累,我总感觉很亏欠我的妈妈。

而实际上,这句话的背后,渐渐展开了隐藏的故事。

他总是生病,其实是因为他妈妈没有能力和精力照顾他,他得到的照料严重不足。

妈妈要工作,妈妈不怎么会做饭,每天都是一样的菜,从没有给他做过他爱吃的,但妈妈只会埋怨他不爱吃东西,磨人。

父亲在外地,回来对他也很严厉,附近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看他,他三岁前就常常一个人被关在家里。

妈妈也不怎么愿意和他说话,有空闲也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也许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这是爸爸的错或者妈妈的错,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让来访理解:

这不是他的错,这不是他亏欠了他的母亲。

让他能有机会和立场去代替当年的养育者,去心疼和照顾这个没有被好好照顾过的小男孩。

而这个理解也回答了他在咨询中的提问,他为什么对他的下属很苛刻,无法去照顾自己的下属。

然后,他想起了他对待他儿子的一些细节。

这就是对这一句话,重新的体验和觉察。



和解,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真实的人


像对待一个人那样,适当地对待自己。

这句话看似奇怪,但其实在咨询里,在有创伤的心灵的成长中,这是一件需要被谈及且极为重要的事情。

如果父母像对待一个人那样,有尊重地适当地对待一个孩子,

而不是像对待一个只需要吃饭穿衣的小动物,

不是像对待一只逗自己开心的小宠物,

不是像对待一个必须无条件忠诚于自己的战士或者奴仆, 

不是像对待一个输入指令就必须完成指令的机器,

不是像对待一个毫无价值只有负担的被施舍者那样,

不是像对待一个投资一个买卖一个交易那样。

如果父母将孩子当做一个有情感有反应有尊严,会痛苦会被创伤会有身体和心灵的记忆的人去尊重和对待,

那么这个孩子当然能够,像对待一个人那样,好好地适当地对待自己。

爱自己,尊重自己,建立自己的边界,不去过分讨好他人,不被别人PUA,不被别人操控,

活出自己的样子,活得有价值感,这一切都建立在你把自己当做一个人对待。

很多人,并不理解自己的感受,卡在当下,批判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状态,无法容忍自己的不够好。

你和他们说起早年,他们也表示都还好,没有什么不好的,不好的就是今天的我。

“都是我的问题。”

或者总说之前没有用,我就只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这是走不通的一条路。

如果没有一个一直在理解和共情你的养育者,陪伴你的成长,

那么你的感受被意识化的这个过程,就没有被激活。

你就无法去感知到你的感受。

也就是说,即使你一直活在被忽视,被羞辱,被伤害,被控制里,

但因为这个部分没有一个成年人,没有养育者和你进行心智化的交互,

让你知道,这是不舒服的,这是伤害,这是一种难过的情绪,

那么你就不会懂得什么是被忽视,被羞辱,被伤害,被侵占。

因为所有这些感受都需要不断被语言或者潜在的表达“翻译”出来,才能被一个孩子理解,才能被看见,才能被处理和疗愈。

这个孩子才懂得什么叫做对自己好,什么是对自己的伤害。

这些感知,不会因为你当年没能理解那是什么,你没能意识到那是什么,就不会对你造成影响。

恰恰相反,那些始终没有被意识到的东西,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构成了你的人格的重要组织,在你的每一个当下,体现着它们的存在。

而你只有真正意识到了那些存在,才会由此及彼的真正看见,现在对待自己的不恰当,

你才可能真的改变或者至少理解这种不恰当。

于是,你会心疼这个人,你会宽容这个人,你会原谅这个人。

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这就是和自我和解。

作者简介:周小宽,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柔而又力量的陪伴者、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点特别。壹心理、张德芬空间人气专栏作者。作品《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我值得拥有美好》正在热卖。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周小宽(ID:xiaokuanjoy),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预约“525爱自己”精彩直播 -  

生活中,大家常说要好好爱自己
早起早睡,健康饮食,保持心情愉悦
然而做到这些,似乎并不容易

白天疲于应对工作与家庭生活👪
夜晚失眠焦虑、杂念冲突不断
陷入负面情绪、状态里持续内耗

👍5月25日下午1点 连续10h直播

关爱心理健康

你能为自己的生活做点什么


国际大师吉利根、迪尔茨
资深咨询师武志红、李仑、张军
创伤疗愈、天赋挖掘、能量提升

❗直播无回放,点击下方【预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赌王千金豪掷5000万大婚背后: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嫁妆”,是想明白这件事!养废一个孩子很简单,跟他讲道理、不停跟他讲道理...“女看脚男看手,就知家里有没有”:告诉孩子,找对象之前,要明白这句话!为什么一进书店就莫名想拉屎??全世界都搞不明白这件怪事…越活越明白的4个道理: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总是迟迟不愿睡觉?科学方法解决你的晚睡拖延症刘敦愿|“鹳鱼石斧图”是中国最早的一件“墓志铭”?一门4个学霸,告诉全中国家长一个道理:上好学校,必须掌握这项能力!知名歌手入住杭州“顶级”养老院,我忽然明白这个世界是有参差的…公司倒闭,亏了1000万,明白一个道理:人才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美国最早的“好莱坞”你知道在哪儿吗?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莫言《生死疲劳》,教给我们4个道理聊一聊:你还收藏着哪些古早的数码产品?父母越“不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优秀,“不讲理”的父母要如何做?“角色消费”“世界系”“空气系”…给你讲明白这些的大课,堂堂完结!糕妈:婆婆不肯帮忙带娃,二胎妈妈该怎么办?我劝你想明白这件事物理防晒才是真道理,冰丝透气,轻松抵御99%紫外线,高温天也不怕,这个夏天白成一道光!犍陀罗,人类文明最早的全球化尝试知名歌手入住“顶级”养老院,我忽然明白这个世界是有参差的!领悟这15条道理,我的人生从此轻松起来秋冬春隨寫忽悠革命与民主敛财-大家风范郭文贵枕头挑不好,真的伤颈椎……进医院花了几千才明白这个道理想明白这件事,轻松喝茶!《雪花落在军装上》&合唱《美丽心情》路遥《人生》:叫醒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磨难通过张继科的大瓜讲两个小道理,女人别迷恋光环,男人别沉迷赌博改变人生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微习惯》【老键曲库】大提琴和交响演绎韩国民谣“回到釜山”不要等到四十岁才明白这「36个人生真相」在西施故里,我终于明白这里为何盛产美女了!甘肃发现已知最早的近剑齿虎化石;5月2日南方迎新一轮降水|科技早新闻我的事,别人的事,上帝的事……那个世界很陌生 那个世界很精彩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