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后,我应聘到故宫修房子|世界博物馆日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品质和文化需求的提高,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前在人们印象中大多门可罗雀的博物馆,也出现了如故宫平日展一票难求的情况。
已经建成六百年的故宫,大致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前五百年的皇宫,后一百年的博物馆。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集大成者,气势非凡。中轴线上“前三殿后三宫”:殿宇雄伟宏大,后宫堂皇华丽。还有能容纳十万人跪拜的太和殿广场,厚至七八米的宫城城墙,连绵铺排的琉璃瓦屋顶、三米多高的屋脊“大吻”、精美无比的汉白玉栏杆等等,处处皇家气象,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对这样一座集文化、历史、政治等多种元素于一身的独一无二的宫殿群,仅仅走马观花游一遍,未免有点遗憾。75后古建筑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乾先生在故宫工作近二十年,硕士一毕业就应聘到故宫,亲身参与了太和殿的百年大修。
近日,周乾先生的新作《故宫建筑细探》由活字文化策划,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在知识层面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技术和艺术,还涵盖了中国古代力学、化学、材料、风水、哲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
周 乾:故宫红墙有着诸多传说,典型故事之一即为20世纪90年代的“宫女魅影”。有参观故宫的游客说他们在闪电下看到了红墙上的“古代宫女”影像。
从材料学角度而言,Fe2 O3 以α-Fe2 O3、γ-Fe2 O3 两种形式存在。故宫红墙罩面灰的主要成分属于α-Fe2 O3,其性质稳定。然而,在雷雨天时,闪电会产生少量的氢气,α-Fe2 O3 与氢气可产生还原反应,生成Fe3 O4 (四氧化三铁)。Fe3 O4 在高温下与氧气产生氧化反应,可生成γ-Fe2 O3。γ-Fe2 O3 具有磁记录的功能,是制作磁带的重要材料之一。
上百年后,在红墙罩面灰仍保存完好的前提下,游客在雷雨天参观时,闪电与磁场再次相互作用,使得“记录”在红墙上的“宫女魅影”再现。该过程类似于磁带的磁信号在电磁场作用下,还原影像或声音。所以,“宫女魅影”出现在红墙上并非毫无科学依据,是有可能发生的。
需要说明的是,故宫红墙的抹灰层(底层灰、罩面灰)的根本用途,是为了保护砖墙芯免受风化。
墙体抹灰前,首先需要冲水,使得墙体湿润,以利于灰浆与墙体基层的拉接。
然后在墙上钉麻,麻可以增强灰浆与砖基层的拉接。
最后是在墙体外表面抹灰。
周 乾:“偷梁换柱”是一个与古建筑相关的成语,后来该词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以故宫为代表的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对于古建筑而言,位于地面之上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残损,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残损,使得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在上述情况下,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偷”是“托”的谐音,“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托梁换柱”。
2004年工程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的下部出现了糟朽问题,该立柱与梁的连接方式类似于上页示意图的虚线框部分。施工技术人员采取了“偷梁换柱”方法对该立柱进行了加固,具体过程如下:1 揭露 → 2 偷梁 → 3 抽柱→ 4 换柱。
2. 偷梁:即“托梁”,采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原有立柱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
3. 抽柱: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于用新柱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底部伸出柱子直径1/2的截面、柱子直径1.5倍的长度,与新柱搭接。
4. 换柱:用新柱替换原柱的糟朽部分。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
周 乾:紫禁城古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很多大门上设有行列有序的门钉。紫禁城是明清帝王执政与生活的场所,其门钉集实用与美学功能于一体,背后还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从建筑技术角度来看,紫禁城的门钉使门板更加牢固稳定。门钉用于实榻门,这是紫禁城古建筑大门的一种,用于四个城门和各个宫殿的宫门,其特点是体量大、门板厚(可达20厘米)、防御性强。
实榻门的门板由原木锯成,一块块门板由穿带连接成整体,具体做法为:在各个门板侧面开通孔,然后用穿带将各个门板连接起来。然而,实榻门的频繁开合容易使穿带与门板的连接产生松动,穿带会从门板的孔洞中脱落,造成门板散架。门钉有铁质的也有铜质的,体积小,强度高,被钉入门板与穿带的连接位置,约束了门板与穿带的相对错动,使得实榻门保持整体完好,因而有利于实榻门的稳固。钉帽(门钉露出门板外的部分)被做成圆泡状,便于门钉的维修和替换。
圆泡状钉帽便于门钉的维修和替换。
门钉与古代礼制文化有关。在古代,门钉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乾隆朝《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二规定:皇宫各大门门钉数量为九行九列,采用铜钉;亲王府的门钉为九行七列;世子府、郡王府、贝勒府、镇国公府、辅国公府的门钉数量为九行五列;其余王公府的门钉数量为七行七列;侯及以下门钉数量为五行五列,且仅能用铁质门钉。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大门上是不允许设门钉的。
在古代,人们认为门钉也是“镇物”,摸门钉、数门钉可以驱灾辟邪。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所著的《坚瓠集·补集》卷四记载,在元宵夜,京城的妇女们都会去正阳门摸门钉,希望去晦气,赶走病魔。另据清代学者李鼎元所著《师竹斋集》卷九记载,在元宵节前后三天,百姓都会去数门钉,以驱邪祛病。古代的门钉象征防御,可抵御外敌入侵;相应的,古人认为摸了门钉后,会抵御外病入侵。古建筑门钉数量多为阳数(单数),而邪魔之气多为“阴气”,因而古人认为数门钉有利于增加“阳气”,以达到驱邪、祈愿目的。
油饰彩画有保护木构件免遭日晒、雨淋、虫咬的功能。在木构件与颜料层之间有一层混合材料,被称为地仗层,地仗层对保护木构件起到了关键作用,它由猪血、砖灰、面粉、桐油、麻等材料混合调制而成,这种混合材料都是我们常见的便宜材料,没有任何的化学物质,且便于与彩画颜料结合。
“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在知识层面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还涵盖了中国古代力学、化学、材料、风水、哲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文字深入浅出,图片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