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迎来2000亿母基金
本期导读: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产业母基金,引导当地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升级。近年来,重庆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成立多只产业引导基金,重点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此次,重庆市成立2000亿元母基金,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基金放大资本和撬动产业作用,着力打造重庆市先进制造业中心。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在各地加大招商力度、加快产业转型的背景下,重庆也迎来了千亿母基金。
5月19日,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成立大会暨投资峰会在重庆举行,重庆产业母基金总规模2000亿元,旨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基金放大资本和撬动产业作用。
规模2000亿元,撬动6000亿元基金群
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由重庆渝富控股集团和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共同发起设立,由重庆渝富资本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富基金公司”)担当基金管理人,主要投向重庆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国资布局产业及整合重组等领域,并将根据重庆产业发展战略动态调整。
据悉,本次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从整合组建到通过中基协备案,历时不到两个月,该母基金在投资运作方面具备以下四大特点:
突出重点领域,聚焦重庆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与头部投资机构、产业方共同组建子基金群;突出重点企业,主要关注有意到重庆发展的市外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重庆先进制造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创型企业、拟上市企业、制造业产业生态链关键环节等重庆企业,以推动重庆产业强链、扩链、补链、延链;突出放大撬动功能,母基金通过成立行业基金、区域基金、专项基金进行投资或者进行直投;子基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放大基金规模,为企业提供资金赋能。通过资金撬动,力争总规模放大至6000亿元基金群,并带动超万亿元重庆先进制造业投资,进而推动一大批战略新兴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落地生根,为重庆产业发展强基、提速、赋能;突出市场化运作,管理费、超额利润分配以及项目定价、估值、退出等按市场化规则运行。
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以“子基金+直投”模式运作,子基金分为行业基金、区域基金、专项基金。原则上专项基金与直投项目投资于重庆或招商引入重庆的产业项目,通过返投等方式吸引投资。
在返投要求方面,该基金不要求高比例返投。行业基金、区域基金返投分别不低于母基金对其出资的1.2倍、1.5倍。对于投资招商市外企业的总部或上市主体迁入重庆的,可奖励返投额按双倍计算。
在会议现场,渝富控股集团共与18家投资机构、5家产业企业、3家金融机构完成签约,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智能终端和装备、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领域。此次签约,标志着重庆以2000亿产业投资母基金作为载体,深度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推进更多项目在渝转化落地。
下一步,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将广泛征集产业发展合伙人,强化社会募资和外部合作,优化投资结构和策略。
渝富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际权在推介环节中表示:“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将担负起推动重庆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实现价值创造”。
城市发展,意在产业转型
近年来,随着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投资产业、投资科技”早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全国多地政府也在母基金和创投方面频繁发力,积极打造有竞争力、现象级的基金集群。如今,重庆也搭上了这辆发展的快车,成立2000亿元产业母基金,意在培育当地科技力量,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作为一个标准的“老工业基地”,重庆具备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却缺乏活跃的市场机制和投资营商环境,城市建设中的新兴产业也多集中于制造落地的层面,缺少科技创新投入和优质的科技项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重庆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000家,同比增长24.3%,与北上广深四市3.7万家、2.2万家、1.2万家、2.9万家的体量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为了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近年来,重庆市政府频频发力,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根据《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重点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生物医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环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兴服务业等十类产业,到2025年,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实现万亿级,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实现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突破100家,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到1500家,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突破300家。
为此,重庆市布局了一系列产业引导基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2015年,重庆市就设立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向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2年1月,重庆和四川10家国企协作联动,共同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国家和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
2023年3月,重庆市两江新区设立200亿元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聚焦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和重大项目进行投资引导,力争撬动社会资本打造600亿基金集群。
截至2023年2月末,重庆辖区共有16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共管理基金638只,私募基金规模保持稳健增长,管理规模1815.09亿元,比2022年2月增加了13.9%。
而重庆支持还远不止于此。近年来,重庆市还出台了先后出台《发展股权投资促进创新创业实施意见》《重庆高新区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办法》多条政策,吸引VC/PE落地。
自2020年开始,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已完成出资10笔,总出资规模超100亿元,是中金资本、招银国际、中新基金等机构的LP。重庆通过对活跃LP的持续撬动,在吸引VC/PE落地层面越来越占据优势。
除此之外,人才也是产业建设中不可忽略的关键性因素。
2月,重庆全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表示,为围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重庆将继续实施重庆英才计划,拓展海外人才服务站,全年引进人才6万名、博士后千名以上,引育万名卓越工程师,新增20万名“巴渝工匠”。这将与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科研资源形成联合优势,为重庆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人才支持。
凭借着一系列举措和政策,2020年,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重庆天使引导基金、渝富控股集团、重庆高新区分别与IDG资本、松禾资本、领航新界、招商国际、京东方集团等机构和企业签署15份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到675.55亿元,一时受到创投圈的广泛关注。
如今,重庆早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经济实力不容小觑。数据显示,2022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仅次于北上深,排名第四。在多年的布局下,重庆至今坐拥着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中国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2022年,重庆市GDP达到2.91万亿元。
不过,面对重庆市的产业建设目标,产业基金的成立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助力产业落地和发展,重庆市还应加强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构建良好的营商生态,使城市发展形成良好可持续的正向循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每日|荐读
峰会:「2023中国产业资本峰会」圆满举办,CVC报告及榜单发布
热文:今年哪些LP在出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