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系大学,为什么不如华中系、华南系高校的存在感强?
“中南系”大学,因原中南行政大区而产生。而原中南行政大区,是建国初期的六大行政大区之一。它的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华中三省(河南、湖北与湖南)和华南三省(广东、广西与海南)。很明显,相较“华中”、“华南“”这两个概念,“中南”的范围要大得多。可为什么中南系大学的存在感,却反不如华中系、华南系高校了呢?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中南”这一概念,目前还不够深入人心。
原中南行政大区所辖区域,南至南海之滨,北到中原大地,南北空间跨度太大,方言与风俗也相差甚远,这导致人们对“中南”这一概念认同感不够强。河南多认为自己是中州或中原;两广与海南,则常以“华南”自居。对“中南”这一概念,最热心的是湖南;而湖北,则是“脚踏两只船”,既称自己是“华中”,还叫自己是“中南”。
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中南”这一概念的认同感不强,间接地导致中南系大学的存在感相对偏低。
(2)中南系大学,总体实力还比不上华中系、华南系高校。
中南系大学,目前有四所高校: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中南民族大学。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中,中南大学位列全国第23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居全国第67名;其他两所高校,既不是双一流高校,也没有进入全国百强。
同是2023软科榜单,华中系高校中,华中科技大学位居全国第8名,华中农业大学位居全国第42名,华中师范大学位居全国第47名;华南系高校中,华南理工大学位居全国第26名,华南师范大学位居全国第79名,华南农业大学位居全国第93名。另外,中南系大学,只有两所是“双一流”;而华中系、华南系高校,则各有三所是“双一流”。
由上可见,中南系大学,其总体实力要稍弱于华中系、华南系高校,这也影响了该系高校的存在感。
(3)中南系大学,没分布在同一座城市。
现存的华中系高校,都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华南系高校,都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而在中南系高校中,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是原中南行政大区的首府,但该市的中南系高校,其办学实力却不如长沙市的中南系高校。
武汉、长沙两个城市互相竞争,中南系高校在宣传上不能统一调子,导致一部分网民认知混乱,搞不清某一所具体的中南系高校,到底位于哪一座城市。比如中南大学(985高校),常有一些人认为它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高校),因其简称为“中南大”,也有相当一部分网民认为它就是中南大学,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
笔者认为,高校与所在城市的错位,也削弱了中南系大学的存在感。
目前,中南系高校的存在感与影响力,确实不如华中系、华南系高校。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笔者觉得,如果能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全部搬迁至湖南省长沙市,集聚并抱团发展,会提升中南系高校的存在感。但这个方法暂时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两所高校肯定不想搬迁,而强制搬迁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所以,在可以预知的未来,中南系大学的存在感,会继续不如华中系、华南系高校。这种状况,也许将长期存在。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非,中南系高校的领头羊——中南大学,能像华中科技大学一样,获得当地的大力支持,办学实力突飞猛进,冲入全国前十强;或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能有一校或全部入选为“双一流”高校,这样也能大幅提升中南系高校的存在感。
来源:教育family、科研交流
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
喜欢本篇?让我们知道你“在看”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