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之间,北大学生聊专业与就业
这些关于专业与兴趣、能力与理想
就业与未来的“老生常谈”
随着高考季与毕业季步步临近
再次受到关注
“文科生转码”
(即文科生转为“程序员”或“IT从业者”)
更是成为近两年热度频增的话题
我们邀请到了三位北京大学的
学生、校友与老师
他们当中有的已“文科生转码”
有的是“理科转文科”
他们以对谈播客的形式
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文科生的
学习和就业问题
点击音频
收听精彩预告!
收听完整播客内容!
点击音频
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因为兴趣使然,在本科期间攻读了计算机双学位,现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产品经理。
高中学文科出身,目前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就读。对计算机相关知识非常感兴趣。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本次播客的主播/采访者。
选择是一件“大事儿”
“我觉得唯一不能做的,就是完全为了薪资去做一件不想干的事情。”
子颖
:
小橘
:
子颖
:
小林
:
子颖
:
小林
:
子颖
:
小橘
:
小林
:
子颖
:
小林的学习笔记
“成功”的定义并非一种
“文理科提供的是视角上的切换,其实思维方式还是看个人。”
子颖
:
小橘
:
小林
:
子颖
:
小橘
:
子颖
:
小橘
:
小林
:
子颖
:
小林
:
子颖
:
小橘
:
小林
:
小橘
:
对于同样的话题
一位曾由“理科转文科”的北大老师
也和子颖进行了一次对谈
这位老师
又会带来怎样的视角与理解?
点击音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一位由理科转文科的老师。
从“理转文”的角度看“文科生转码”
“‘理转文’还是‘文转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自己有一个更自主的体验和感受。”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要花足够的功夫去和这个世界进行联结。”
“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如果已经在专业上转变了方向,但发现自己并不能在新的领域中学好怎么办?
为什么人文社科的很多知识在现代社会里依然有用?是因为社会的运转并非只有软件和机器就可以,还需要人和人的联结。这是需要大量工作,甚至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完成的一件事。但它们很难被量化或认证,而只会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显现出来。
以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为例,我倒觉得不必对此感到焦虑,因为无论从数据显示还是毕业后的实际体验来看,我们与人沟通、打交道、组织统筹的能力都是非常卓越的。这些能力需要花费漫长的积累时间,门槛也很高,只是我们有时候没有意识到而已。我们的自信心要通过行动来建立,包括学习、实践,把擅长的东西转化成“产品”。如果没有花足够的功夫去和这个世界进行联结,自然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
以不变的内在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人不可能像陀螺一样被转起来,我们要做的恰恰是与之对抗。”
近期,类似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大家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讨论。一种观点是一些比较基础的计算机工作在未来可能会被取代,就业趋势会回归到人文方向——这种情况当然有存在的可能性,但无论是就业还是学习,仍不能以这种外界环境的变化作为我们最主要的判断标准。
想学好一个东西,或许就是需要一万小时以上重复的、枯燥的训练,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否更好地成就自己、对自己负责,取决于其如何应对变化,或坚持自己笃定的道路,而并非快速切换赛道。这反而成为了在高速变化的世界中,一个人的关键能力。
对谈虽已结束
加油!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创作与运营》课程的创作实践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