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热店和甲方没有感情
昨晚和上海某创意总监吃饭。
总监:现在比稿越来越难了…..
狂人:不应该吧,你们公司的实力有目共睹,应该拿单率很高啊?而且今年疫情因素消失,大环境越来越好才对。
总监:可惜并没有。现在客户的预算非但没有增加,而且但凡有比稿项目广告公司一窝蜂都会跟上,导致越来越难。所以以前看不上的一些小型项目,现在也不得不接,先保证活下去。
狂人:你们之前有爆款案例,后面合作应该很顺利才对。
总监:狂人你想太多了。客户比稿非常狠,第一次合作再顺利也不代表第二次还是你。
这的确是狂人始料未及的,后面还聊了很多,借着今天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当天提到最扎心的一句话——
“创意热店和甲方没有感情可言”
01.
campaign项目制
众所周知,这两年国内刷屏案例几乎都出自创意热店之手,各大奖项的全场大奖也几乎被热店包揽,创意热店一时间风头无两。
这里就不得不提热店的优势,那就是创始团队几乎都是出身于老牌4A公司的创意总监级人物,团队小而精,具备“作品质量高➕执行速度快”的优点。所以热店们能追得了热点、做得了活动、也能拍得了广告,总之就是很能打。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创意佳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目制让热店尝到了当下媒体流量分散和精英团队的红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制的弊端也显现出来。就是热店缺乏全局的把控能力,做不了顶层设计、做不了年度规划,只能扎在一个又一个的比稿当中疯狂内卷,无限循环。
所以你会看到“用一只鞋子的视角把踢不烂的概念刻在大众脑海”的Timberland广告片大获成功后李三水和他的W受到了甲方的高度赞扬。然后,然后第二支广告片的创意公司就变成了胜加和马晓波。
毕竟像阿里、美团这种每年邀请众多公司拍几十只广告片的超级甲方凤毛麟角,绝大部分公司一年只会拍一支片子或某几个项目,甲方的信任只来自于当下。所以大家只能挤破头皮,任甲方采撷。难怪该总监举了一个他自认为不太恰当的例子:感觉4A全案公司是正妻,虽然激情不再却掌握着财政大权;创意热店是小三...四五六七八九,新鲜感来的快去的也快,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另外一位创意总监也是感同身受
02.
创始人基因
据不完全统计,热店90%的创始人都是创意出身而非AE。也就是说大家更擅长埋头做创意,而不是和客户social增进客情关系。这点和狂人很像,创立9年却一直没有商务岗。这里并不是指责专注于做创意不好,问题在于创意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大家都具备创意总监实力的时候就很难区分孰高孰低,这时候很有可能是看客情关系的亲疏。
比如像国际奖项拿到手软的 Heaven&Hell 创始人李丹,在做创意上不输任何人,然而论客户维护他只能连连摆手,公司经营上吃了不少不擅长social的亏。
有个甲方朋友(还没见过面)和狂人说的很直白:其实我也知道广告狂人的账号质量是行业最高的,但是你看看,别的媒体10年前就认识我了,而且保持每年至少见我两次,你说当我有预算的时候,是把他们排在前面还是你呢?有时候就是一个排序的问题……
03.
规模化后遗症
“小而美”是创意热店最重要的特征,这也符合很多创始人的初心。然而随着项目的增加,服务团队必须跟进,于是规模化成了必选项。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年3-5个人的草创团队成员原本个个都是ECD或CD,每个人的战斗力都堪比一家广告公司,甚至出现几位创意总监出同一组海报、写同一个slogan、做同一场活动、拍同一支广告片,那么最后呈现的作品水准一定是超乎甲方预期的。但是公司扩大后,即便把控能力再强其团队的平均能力值也会逐步下降,导致拿单成功率也就今非昔比了。
这就不难理解木瓜创意(包括意类)为什么坚持不扩大:团队不招人,再好的人都不要。相信团队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大家的能量还没有充分挖掘。
或许,因为以上种种因素,创意热店才试图转型咨询业务,不想再被无休止的比稿耗费青春了….
行吧,今天先到这里。
下期狂人再聊聊: 广告公司咨询化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