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中国散户如何打赢翻身仗?
出品|妙投app
头图|视觉中国
买在3000点、套在3400点。
今年投资者买入任何一只股票,只有约一半的概率得到个位数涨幅:上证指数累计最高涨幅为12.8%,但只有55.6%的股票上涨,涨幅中位数为2.61%;还有200多只个股跌幅超过30%,其中不乏像隆基绿能这样曾经的新能源明星股。
不止是股票。5月30日,小红书用户“小白变老白”发帖《定投8年亏损25%》:“16年2月开始定投,17年9月涨到半山腰赎回过一半仓位,然后继续定投,现在持仓亏损25.63%,累计亏损率17.13%,大家说我还要不要继续定投下去?”
定投过去被认为是个人投资者战胜市场的法宝,现在也失灵了。
如今行情轮动迅速且大起大落,个人投资者想跑赢大A,是不是痴人说梦?
的确,想跑赢很难。但并非没有门路。
一、去鱼多的地方捕鱼
什么门路?
我先卖个关子,讲个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故事。
2019年初,官媒发了高层接见马斯克的新闻,配图是天安门夜景。这一反常的报道形式立刻引起妙投专栏作者董小姐的注意。
她通过多年跟踪政策的经验,分析出几点信息:
1、接见是临时安排的,以至于没有常规的配图,但又非常重要,重要到要打乱至少半年前制定的行程;
2、特斯拉当时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不足,想在中国建工厂又跳不过合资的硬条件。
综合来看,她推测特斯拉拿到了“绿卡”,后续工厂从奠基到预备生产只花了10个月的时间,可想而知其中政策给予的支持力度。
自上海超级工厂建成之后,特斯拉的产量得以解决,其股价持续上涨;这种改革和开放也带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体现在资本市场上,新能源赛道也如她预测那样,迎来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例如比亚迪,其股价从2019年的50元左右最高升至358.76元,涨了近7倍。
回到2019年,如果彼时的我们也能从这条信息中解读出政策的深意,挖掘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涨大行情即将展开,是不是大概率跑赢了大A?
说到这里,这个“挣钱门路”也就揭晓了。
它就是,读懂政策。
2018年后,政策的重要性便越发凸显了出来。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尤其如此。
中国资本市场为企业服务是其长期任务之一。回顾中国经历的几次资本市场改革:中小板诞生,制造业细分行业龙头受益;创业板推出,新兴行业里的中小型隐形冠军涌现一批;科创板启动,拥有核心科技、更符合国家产业转型的企业发展迅速。
连韩国调查报告都谈到,“2000 年以后,中国选择的重点产业,没有一个失败的。2003 年以后,中国的钢铁、石化、汽车、造船等等所有的行业,中国没有一个失败的”(台湾《电子时报》社长黄钦勇,2019年)。
所以,掌握当下政策脉络和框架,就能建立投资的锚。有心就能找到鱼多的赛道。
不过,想跑赢大A,除了找对了鱼多的赛道,还得拿捏住择时的艺术。
而对于如何择时的问题,读懂政策也同样关键。
毕竟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不太适合做左侧交易,因为要用大资金量摊低成本,且建仓时间长,中间还要经受损失压力,考验太大。相反,一定程度上我们应该"追涨杀跌",但如何买在股/基起飞时而非高位接盘,就需要看懂信号灯。
拿最近的来说,2023年初,ChatGPT火遍全球,短短两个月时间月活突破一亿,随后中国版“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也正式发布。
有人担心失业,有人却嗅到投资机会。
人工智能,本质是背后“算力”的比拼。与“云计算”相关的芯片等产业链,或许到了一个新的投资起点。
早在1月初,董小姐在课程中,就分析到这一层,当时解读了国家正在酝酿关于“芯片”的改革方案,接着在2月底,该方案作为最高级别文件签发,“数字经济”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
后来的市场表现,也基本验证了这个观点。芯片板块从1月初到目前为止,即使中间经过快速上涨后的获利回吐,涨幅也接近了20%。
简单一句话,投资者只要抓住——重要的人在重要的会议上说的重要的事,很多时候答案没有那么难推演出来。
那么紧接着,更重要的问题来了,究竟该怎么抓住“重要的人在重要的会议上说的重要的事”呢?
二、如何抓重点?
比如,我们得知道政策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董小姐就解释过:我们国家政策制定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局会议定调,国常会执行,各部委推配套政策。
围绕这条线,投资者可按图索骥抓重点:政治局会议上看如何定义当前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市是适度稳健还是适度宽松,调整几个字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再去国常会上看具体哪些政策会被敲定执行;然后看各部委在统一的大政策下面又有哪些配套政策。
比如在去年12月6号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的会议,首先是定目标,有一句话叫做“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这句话背后有两点信息,第一,2023年的整体好转,是要相比于2022年的,经济增速预期提升,第二就是工作重心的切换,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切换到主抓经济。
那么如何实现呢?抓手埋在这样一句话里,叫做“要着力的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重点两个名词,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大家可想而知,未来发力的重点会往哪个方向上走。
如何正确的解读会议,实际上对投资市场来说,真正有影响的就那么一两句话。观察到政策背后的脉络和不同寻常的细节,更容易顺势而为。
这套操作看着简单,且每天解读政策的信息满天飞,可实际操作有三点要注意。
首先,要去伪存真。比如一则某渠道视频中说,“关于某某经济政策,将在下周四的国常会上敲定,市场将迎来利好”。短短25个字就包含了3处错误:
1、经济政策转向往往在政治局会议或中央级别的会议上敲定,国常会很少见。
2、当时消息显示,高层正在外出访,不可能开会。
3、国常会往往没有固定时间,不一定就是周四,因此很难说会在那天出现利好。
错误的消息,也将直接误导决策,还是要找到真正的政策解读专家。
其次,要抓住重点。以房地产业为例,4月初,有明星私募基金管理人提示房地产股有翻倍的机会,该板块随后也真的迎来短暂上涨。
但董小姐判断,房地产股虽跌到历史低位,也有些局部性政策促进房地产成交量恢复,但整体的支持政策缺失。尤其是央行重磅发声,坚持房住不炒,“会同相关金融部门持续抓好已出台各项政策落实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里强调的是“已出台政策”,未提及下一步的动作,意味着从更高层来看,未来大概率不会出新政策。毕竟房地产若再次大涨,又会成为经济不可承受之重,很可能酝酿新的风险。
政策面上没有给到触发的因素;加上对房地产各公司基本面的考量,此时并不是个人投资者入场的好时机。果然,4月初至今,房地产板块整体又跌去10%多,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也持续低迷。
没有抓住核心,投资就会迷失在杂乱数据、信息编制的迷网中。
最后,要化繁为简。市场上有那么多噪音,要抓住真正能定调的内容。哪些人的发言要重视,哪些网红专家的言论要过滤。
举例来说,当前中国要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很多专家给出的建议比照的都是2008年“四万亿计划”,如果只听这些言论,会感觉新的万亿级别刺激政策很快要出台。
但董小姐并不这么看,她关注到真正对政策产生影响力的智囊团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某核心智囊认为2023年扩内需与之前相比,叠加的冲击因素要复杂得多,这决定扩内需政策的着力点和力度也将有很大差别;消费是慢变量,如果过度刺激,会透支未来,更重要的是供给侧改革和内需拉动要同步发展。
从结果来看,哪些才是要关注的智囊不言而喻。
妙投新推的课程《读懂国家政策12讲》,正是从以上两点入手:
既有“老司机”带路:本门课程主讲人董小姐,原《财经》杂志资深金融调查记者,有超13年的金融行业经验,对大趋势的精确研判不胜枚举。比如2022年10月,她提示在经济复苏预期下,房地产不能拖后腿,之后“三支箭齐发”,房地产板块大幅反弹。
又有独家政策拆解框架:
1、中国政策的出台逻辑;
2、高层会议解读(如何从官媒不同的新闻通稿中发现机会);
3、政策风向解读及拐点预判(谁是真正“智囊团”);
4、宏观经济指标对政策的影响;
5、政策工具箱——楼市和股市的未来趋势;
帮助个人投资者通过政策导向找到确定性更强的领域,在鱼多的地方捞鱼;在赛道爆发的机会点关注到,更大限度增加投资的确定性。
👇扫描立减报名,前300名直降200元
免责声明:妙投app致力于为投资者提升关键信息获取效率,在任何情况下,本平台的信息、观点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或经营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妙投App~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