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守护乡村孩子的美好童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20周年系列直播回顾

守护乡村孩子的美好童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20周年系列直播回顾

公众号新闻

乡村教育面临诸多的挑战,社会各方力量都在一起探索,为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而努力。面对教育公平问题,我们能做什么?农村孩子向何处去?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农村学校有没有更多可能性?公益机构如何为农村学校赋能?围绕与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发展紧密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研究教育公平问题的专家学者、农村学校校长为我们带来他们的思考,共同探讨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问题之解。(以下内容整理自直播嘉宾发言)
主持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
嘉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主任、教授 —张孝德
四川广元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
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中心小学校长—刘海军
如何看待当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杨东平:
当前教育公平的大背景,是宏观的政策格局、资源配置这些大的方面都已得到了调整,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目前来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前些年农村的脱贫改造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使得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面貌、学校的硬件设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我们教育公平取得的成就,我们由脱贫攻坚整体转入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他们的教育质量差距仍是巨大的,而且将长期、深刻地存在着。教育管理部门怎么兼顾多数学校和少数农村或者说落后学校的发展,是它长期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会自然而然地消失。这些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有一个说法“硬件过硬,软件过软”,就是说很多乡村学校的硬件办学条件都改善了,但是学校的内在教育文化、教学软件还相当陈旧,乡村学校硬件和软件的冲突仍然存在。
中国各区域的地理、文化差异是相当巨大的,身处于各地的学校,它们的具体情况也千差万别。很多地方习惯于一刀切的做法来管理教育,会对学校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统一要求,这些要求,会对那些不具备条件的小规模学校造成很大的压力。教育的问题难就难在不是靠一个口号、一个目标就能够解决的,教育的问题是面对人的问题,必须要与教师、与学生有面对面的沟通,有将心比心的管理,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规划、教育目标成为学校教育的热点,才能使国家改善教育的努力能够最终落地,落到学校的现实当中。我们需要顺应不同学校的差异,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教育逐渐走向一个整体性的完善。
张孝德:
在六一儿童节进行我们今天这个对话,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其实不是专门研究教育的,我是从生态文明研究进入到乡村,然后进入到教育,是沿着这个逻辑走的。就我看来,教育公平问题确实是目前解决城乡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
从物质层面来看,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在自上而下各级政府、社会参与的作用下,有了显著的缩小。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是乡村教育的境况,并没有因为我们看到的这些物化层面的改善而提升。甚至就我个人看到的一些资料来讲,情况还在变差,很多乡村学校各种形式的拆并仍在进行。为什么教育资源并未按照预期的方向流动?
乡村教育公平的问题,根源上是要明确乡村教育的价值和地位是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制度设计、去乡村化的教育,虽然这种势头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抑制住了,但这几十年所形成的“乡村不能搞教育”“乡村教育的前途就是到城市去”的城市中心主义的教育理论是根深蒂固的。很多乡村的农民们认为,不论乡村的学校条件做得多好,孩子在乡村接受教育,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是几十年来形成的教育理念上的不公平。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术”的问题。多年以来,我们都在“术”上解决问题,古人有道是,“道正则术正”,所以很难根治。我们今天要追问:城市教育就是我们乡村需要看齐的目标吗?城市教育就是好教育吗?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道”的问题。事实上,就我自己的观察,我发现我家乡周边村里的孩子,他们到了城市以后,并没有接受到最好的教育,甚至还丢失了他们在乡村社会得到的自由、家长的陪护,相比城市孩子,他们在内心上就处在一种劣势状态。
在今天这个背景下,乡村在物质上向城市看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育模式不能简单向城市教育模式看齐,乡村教育需要适合它的教育体系,建构它需要回到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理念,才能做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
张平原:
关于教育公平,作为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长,我深有体会。像我们一样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大多经历了硬件设施基本公平这样一个大的运动,乡村学校基本做到了硬件设施与城市学校水平相当。
当然,如果深度探讨教育公平,在宏观和微观上都仍然存在不公平。宏观层面,体制机制、观念上都仍存在不公平。比如从体制机制角度来讲,城市缺老师就会从乡村学校找,直接导致乡村学校的师资处于薄弱的状态。观念层面上,就像张孝德老师提到的,很多人认为城市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乡村教育是落后、失败的。
从微观角度来分析教育公平,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问题。比如现在的唯分数论的教育,无论我们把什么学生分到一起,都会出现优秀的学生、弱差的学生,因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问题,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所以教育公平,还涉及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给每个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学、会学。
刘海军:
作为一个农村教育发展改革的亲历者,我确实看到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巨大改观。我所工作的中心学校,早期管理的学校有20多所,当时学校规模普遍较小,学校设施也很落后,但通过近些年的改善,我所在的区域无论是大规模的学校还是小规模的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基本都得到了提升,与城市学校相比差异不大。不过也如杨东平老师所说,现在是“硬件过硬,软件过软”,虽然学校办学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教学软件却仍很匮乏,办学质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性的问题,也是我们所在的地区面临的问题。之前新招收的教师全部都需要分配到乡村学校,乡村优秀教师选拔进入城市学校,这直接造成了乡村学校永远都在培养教师的路上的问题。近几年我所在的地区调整了措施,新招收的教师不光分配到乡村学校,也分配到城市学校,同时从城市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工作,这个机制促进了农村师资队伍的提升。我们所探讨的教育公平的问题,落到基层学校,都是要靠教师去落实的,所以非常依赖我们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所以关于教育公平,必须要理解教师在其中的重要性。
乡村和城市的教育,因为他们的资源环境等的差异,是永远不可能“绝对”公平的,这种差异是客观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各种差异的条件下,让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机会均等的?我们需要去询问学校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学生的需求,这是通向教育均衡的重要思路。
何为高质量的乡村教育?
张平原:
2019年,我在我们利州区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由唯分数发展转向全面发展。要帮助学生在社会化方面取得成就,德智体美劳都需要提升。
  2. 教育观念上的提升,学校要变成适合儿童生存、生长的环境,而非控制、压抑儿童的空间。
  3. 高质量的师生关系。教育中最重要的即是关系,在学校里,儿童的需求应该要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与回应。
  4. 高质量的教育与学校课程密不可分。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思路去构建一所学校的课程体系,同时要认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5. 高质量的乡村教育需要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过去的评优转变为看见所有学生的成长。
刘海军:
我认为高质量的乡村教育需要根据不同学校所处的位置、它所有的资源、实际特点等,生长出自己的模样。首先需要正确的育人理念,这是统领学校所有工作的核心。合适的育人理念能够催生优质的校园文化。其次是需要好的管理,在学校正确的育人理念和文化下,需要实施全方位的、适合学校的科学管理方式。因为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最终还是依赖于师资的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总的来说,高质量的乡村教育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正确的育人理念统领之下,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同时兼顾社会、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望。
张孝德:
我们的团队在乡村做三亲教育将近10年的实践,觉得什么是好的教育,不要问老师,也不要问教育局、家长,要问儿童,非常直观。好的乡村教育一定是儿童快乐幸福的教育。如果说一所学校,它的楼、教师的指标都是一流的,但是这里的孩子不快乐、不幸福,那么它算不上一所高质量办学的学校。
什么叫高质量的教育?让儿童身心灵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高质量的教育。我们需要让教育理念围绕孩子生命高质量的发展来进行,要为孩子的生命带去滋养,要让孩子与父母产生链接、与乡土产生链接。
实践证明,乡村不仅能搞教育,而且是未来进行具有中国式的高质量教育的成本最低、最好的地方。乡村是儿童亲自然最好的场域,也是和母亲、社会联系最紧的地方。中国式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应该从乡村开始。
研究院在探索高质量乡村教育上所做的尝试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这些年来在乡村教育的探索上花了很大的精力。乡村教育一直是研究院的重中之重,这是由于问题的紧急性造成的。在2000年之后,在乡村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撤点并校浪潮,很多小规模学校被撤出,出现了所谓的“学校进城”浪潮,这实际上是对农村教育的极大破坏,这个后果在十年以后才显示出来。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下决心停止了这个措施,暂停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研究院和很多地方的地区教育局合作,建设了一批小规模学校,结合本地的教育资源、教育特点去营造一定特色的学校教育。
在四川、甘肃、河南、云南等地,一批农村小规模学校与研究院联系在了一起,加入了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研究院也意识到了农村教育的潜力,类似四川广元张平原校长所做的努力,浙江缙云县呈现出的教育成果,都让我们认识到,在中国这么一个教育大国,来自基层的教育生长活力和教育生长动力,不是一些力量可以规定和压制的。只需要一个恰当的决策,这些地方的教育活力都会生长出来,形成一个正反馈,能够使社会、家庭、学生都获得比较满意的状态。这些年以来,就浮现出不少好的学校,向四川广元的范家小学,云南泸沽湖的达祖小学,云南楚雄的分众美丽小学,贵州的兴隆田字格小学等等。这些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办学尝试。好的学校并不是要完全照搬城市学校的做法,而是能够因地制宜的发挥自己的所长,提供面向农村儿童所需要的教育。

20周年线上直播二(6月8日)
每逢6月,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考试氛围。6月8日,我们一起从教育评价改革的角度,畅谈如何破解全民考试焦虑。
我们经历过哪些考试制度改革?以往的教育评价改革带来了哪些变化?当下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多位业内专家为您描绘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均衡发展的教育模样。
欢迎您成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月捐人,和我们一起推动教育改变发生,还有更多精彩和福利等着您~(有机会参与研究院20周年线下活动哟)
👇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育见美好”月捐计划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美国国债再面临违约,财政部能做些什么?第五消费时代,我们能向日本品牌学习些什么?教育创新繁荣,为何教育的改变却很少真正发生 | 20周年系列直播我们能做什么?——张家界自杀事件引发的危机干预思考校友活动丨薪火相传庆华诞:喜迎清华大学建校112周年暨清华经管EMBA2016级毕业五周年系列活动在校举办“美好生活拼出来”系列直播泉州首播,超两千万网友围观拼购目标名校本科的孩子,小学和初中该做些什么?感动!乡村教师用“一半光明”守护山村孩子38年……听,教育早新闻来啦!寻找美《二》寻找美却并不见得是一种美德面对抑郁症,我们能做些什么?系列直播|吕晓玲教授:数据科学视角下,机器学习研究院20周年 | 感谢陪伴,为研究院月捐人准备的20周年礼物请查收~历史年轮滚滚而过,我们能看到些什么?|WISE2023 AIGC产业发展峰会巨星李玟去世!疑似浴室内用利器割腕!最后声音曝光,富豪老公人间失踪! 面对抑郁症,我们能做些什么?缓解久坐伤害,我们能做什么?趁着海洋还没被「圈养」之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赞!女孩毕业典礼上捐出4年奖学金资助乡村孩子......听!教育早新闻来啦!世界环境日,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规划已定,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能做些什么?解密!为何加拿大移民签证处理有快有慢?我们能做些什么?芝加哥空气质量又变差!对于芝加哥不健康的空气质量,我们能做些什么?志愿填报众说纷纭,大家究竟在争论什么?| 全人教育系列直播一厉害国, 承载着人类的恩怨六十八 虎穴除奸孩子在社交过程中受挫伤心了,作为父母能做些什么呢?三名年轻人在树林中一起自杀,除了唏嘘我们还应做些什么?20周年 | 截止本月底,快来领取专属月捐人的20周年限量礼物吧!高考结束,破解全民考试焦虑,我们从教育评价改革说起 | 20周年系列直播回顾20周年 | 叮咚,一份专属月捐人的20周年限量礼物请查收!适合中年女人的追求患儿插管前遇到面罩通气困难,我们能做些什么?儿童节快乐,今晚直播别错过!守护乡村孩子的美好童年,我们能做些什么?“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技术分享”系列直播即将启幕倒计时1天!中国近一半儿童的困境,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20周年系列直播六十七 觉醒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