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考第一天就失利,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每年高考头一天,都要被作文、数学两大主题霸屏热搜,今年也不例外。几家欢喜,几家愁。
听说今年的数学没有去年难,但究竟如何,大概只有每个经历过的考生自己心里清楚。
第一天失利的人,大多数都在哭泣中放弃了努力。
而那些能边哭边努力把事情做完的自己,也很了不起。
如果孩子高考第一天就失利,Ta 还会有机会翻盘吗?
不妨先来看一看这个 5 岁女孩:
5 岁的蒋翘楚,是上海市杨浦区少体校跳水队的小队员。
面对 5 米高台的挑战,小小的她无法抵抗内心的恐惧,哭着鼻子站了10多分钟。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鼓起勇气,勇敢地跳下。
网友纷纷,为这个跳水女孩打call!
同样是一跃而下,不是 5 米跳台,而是从家里的 15 楼阳台。
让西安 9 岁女孩决然跳下的,却是因为无法按时完成作业。
孩子在遗书中写道:
「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一次是 5 米跳台的挑战,一次是完成作业的挑战。
面对人生中的挑战,为什么有的孩子无法承受,甚至崩溃自杀?而有的孩子却能战胜自己,越挫越勇?
一场重要的比赛,起步就摔了个大跟头,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8 岁的短道速滑选手马子惠,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起身,奋起直追。
第三圈实现反超,最终逆袭夺冠。
这一跤,获全网500万赞!
8 岁,这么过硬的心理素质,真是难得!
然而,同样是人生中的一次错误,江苏 9 岁男孩竟然用命去抵。
到底是怎样严重的过错?不是什么人生中的重要比赛,仅仅是失手打破了学校的玻璃。
那张留给奶奶最后的话,还在皱巴巴的作业纸上,稚气的笔迹歪歪扭扭地写着:“我之到(知道)要chenfa(惩罚),suo(所)以我跳lou(楼)了。”
面对逆境和错误,为何一些孩子能战胜它,成为人生财富,另一些孩子却被毁灭?
那些拥有黑色生命力的孩子
有人说孩子太脆弱!一片打碎的玻璃、一次未完成的作业,就能夺走他们的生命。
然而,我们也要相信,孩子可以脆弱到何种地步,那么他们也可以坚强到何种地步。
一个 9 岁男孩,没有爸爸,妈妈整日酗酒。由于缺少照顾,每天他只能带着一个同样的「三明治」来学校:两片面包,中间没有任何东西。
看到这里,让人不由担心,这样的孩子将在学校遭受怎样的孤立和嘲笑。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男孩每天都微笑着带着那块面包走进教室。在长大过程中,男孩始终在学业、人际、心理健康方面都表现良好。
心理学家诺曼 · 加梅兹(Norman Garmezy)终其一生,都难忘那个 9 岁男孩的笑脸。
诺曼 · 加梅兹(Norman Garmezy)
明尼苏达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
他形容这些孩子「尽管经历过异常困难的处境,却不断走向成功、不断获得超越大多数人的优秀。」
还有更多这样的孩子吗?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艾米 · 沃纳(Emmy E. Werner )用32年的时间在夏威夷的考艾岛上找到了他们,并登上了《纽约客》的报道。
Emmy E.Werner( 1929-2017)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1955 年,Emmy E.Werner博士对夏威夷 Kauai 岛开始了纵向研究。考艾岛是一个贫穷的小岛,Werner 追踪了岛上 698 个孩子。
这些孩子中有近 1/3 生活在贫困压力大的环境中,例如患有精神疾病或酗酒的家庭。2/3 的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出现了心理健康或行为问题,比如成为无业游民、染上毒瘾、青春期怀孕……
然而出乎 Werner 意料,还有 1/3 的孩子没有染上这些问题,而是成长为自信、能干、关怀他人的优秀成年人,在学业、家庭和事业上都获得了成功。
不仅如此,在更加极端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身上,研究人员也发现了这种黑色生命力。
东欧国家罗马尼亚很被遗弃的孩子送到孤儿院,他们生活在极度匮乏的条件里,经历巨大的情感剥夺和忽视,他们没有人拥抱或安慰,只能得到基本生理需求,比如食物和保暖。
90 年代,这些孤儿院被美国广播公司拍成了震惊世界的纪录片 Shame of a Nation。
事情曝光之后,人们纷纷收养这些孩子。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家迈克尔·鲁特(Michael Rutter)对其中 144 名收养的孩子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
多年后Rutter 惊奇的发现:除了少数特殊的孩子,比如自闭症儿童。即使在生命的前几年经历了剥夺,普通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并没有增加;如果孩子们在六个月之内被收养,他们会发展得更好!
韧性,孩子面对困境的魔法
这些孩子,虽然经历创伤,但他们穿越黑暗,在挣扎与恐惧之间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拥有黑色生命力的人,能够在尝试与创伤抗争的过程中幸存下来,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成长,成功度过这些挑战(Zoellner & Maercker, 2006)。
这让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些同处困境发展得很好的孩子,身上蕴藏着一种怎样的魔法?
答案是——韧性(resilience)。
什么是韧性?它指的是我们在遇到困难、遭受失败,甚至是经历创伤后,仍然能够恢复过来的能力。
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根弹簧,判断这根「弹簧」是否健康,并不是看它能否保持「强直不弯」,而是要看它的「回弹力」如何。
比如那个站在 5 米跳台上哭泣的小女孩,看似承受不了压力,可是哭只是她表达自己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
真正韧性差的孩子,直接哭着放弃,而不是哭着完成。
小萌娃采访中表示
之后面对跳五米台
自己会慢慢克服恐惧
同样还有那位边哭边坚持打乒乓球的3岁萌娃。
女孩一边哭一边坚持挥拍
为什么孩子需要韧性?
我们一直说孩子脆弱,玻璃心。大人的世界不容易,孩子又何尝容易。其实对孩子来说,童年并非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在他们的成长中,可能会遭遇下面两种逆境:
1、 低层次的,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比如在学校、家庭或社交场合中令人失望的结果或挑战。
2、重大逆境。比如欺凌、学习困难或心理健康问题等更严重的压力。
现在孩子们承受着不良事件带来的巨大压力,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报告:近 11% 的青少年有抑郁,近 8% 的青少年有焦虑,其中只有 18-25% 会寻求治疗。
而在中国,近 20 年抑郁症增加 120 倍。2017 年「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公布了一组数据,其中几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 2.6-32.0%。
高校约有 20% 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
更糟糕的是,很多青少年不会积极寻求心理健康问题的帮助。而且往往会持续并恶化到成年期… ...
韧性如何帮助孩子?
亚历山大·艾和克里斯托弗·舒斯特说:韧性(resilience)是当代心理学最重要的主题,因为它可以为无数处在逆境、压力下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提供干预和帮助。
13 岁的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
相关性研究已经表明,心理韧性高的青少年在学业和社交上会更加顺利;不仅自尊心和自信心会相对较高,在目标设定方面,心理韧性强的人能够更容易达到目标。
心理韧性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韧性水平越高,抑郁程度越低。冷静地面对挫折和变化,在面对失败时会说「我能做得更好」。
韧性,给孩子的未来买一份抗压险
如尼采所说:「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保护我们的孩子免受伤害,但是孩子不可能永远在我们的羽翼之下。心理韧性更强的孩子,才能够笑对一切。
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呢?好消息是,研究人员发现,韧性并不是一个「要么拥有,要么没有」的命题。相反,它是通过特定的生活经历建立和加强的。
高考不过是一面墙,它很高,高到仿佛是人生中唯一的坎。
但过去之后,孩子会发现,前面还拥有数不尽的墙在等着自己。
小 爱 说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对培养孩子韧性有什么好建议?欢迎与我们分享!
更多精彩文章请戳: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