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哭泣还是吃席?
看似左右摇摆的政策,内核却一以贯之,那便是为日本争取利益最大化。
对中国友好是因为两国有共同利益,不友好则因利益有冲突。
试想若昨天死的是小泉纯一郎,朋友圈应该没有任何人表达惋惜,质疑吃席,若死的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鸠山由纪夫,大家则会是清一色点蜡烛,送花篮。
类似的例子不是没有,两年前李登辉死了,朋友圈整齐划一的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大家把他的死玩梗玩出了花,也没人反对,就连各大官媒通报此人死讯时都罕见的用“病亡”取代了“去世”。
安倍骨子里是个实用主义者,这种人注定会充满争议。
所以我们看到昨天他遇刺后朋友圈的大撕逼。
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你对安倍之死感到开心、惋惜、甚至悲痛,都有相应的事实为依据。
一方面,他确实再三参拜靖国神社,乘坐编号“731”的飞机耀武扬威,用台湾问题挑衅更是碰了中国人的底线;
另一方面,他在任的一系列政策也确确实实推动了中日关系改善, 他的死亡对两国关系到底是福是祸,还是个巨大未知数。
中国人对于安倍之死的态度不统一,也再正常不过,比如我朋友圈里几位悲伤与惋惜的人,均为旅日华人,他们都切切实实受益于安倍的对华政策。
一切都是立场不同罢了。
正如生活中有人选择丁克,有人期望子女满堂,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家只需结婚时选择与自己生活方式相同的人就够了,想要孩子的如果指责丁克不生孩子是没有责任心,那就是精神sm,反过来,丁克如果强迫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那也是有病。
又比如吃狗肉,吃与不吃的人完全可以互不干涉,各行其道,吃的人没必要把肉硬往别人碗里夹,不吃的也不用为了“天下无狗肉”便上高速截停狗车。
十年前撒切尔夫人去世,英国为她举办国葬,很多人都送上花朵,但也有不少人欢天喜地涌上街头,奔走相告,甚至打出“那个贱人终于死了”的标语:
更何况,安倍之于我们完全是个外国人。
该哭的哭,该笑的笑,该吃席吃席,各行其道就好。
往期回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