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后的「圣母」与「暴君」
又一次党同伐异的争吵,每逢外国天灾人祸,就会出现的,关于是否应该幸灾乐祸的争吵。
一方「圣母」,一方「暴君」,一方诉诸普世价值,一方引申民族情感,这样的争吵已有过太多次,然而两方观点孰优孰劣其实早已有了胜负。
在观点极速传播的今天,一张截图就能让大洋彼岸的外国人看到,成千上万点赞的仇恨欢腾。
人在私域表达中拥有充分的自由,但在私域和公域界线无比模糊的今天,我们到底是更能接受平和观点的传播,还是更希望再一次陷入「辱外」与「辱华」的仇恨纠缠?
仇恨是互相喂养的东西,我们不该主动提供饲料。你此刻因为过往依据,而觉得自己的仇恨正当,那么你以后被对方「正当仇恨」时,你的此刻,就会成为对方的过往依据。
过往和此刻,仇恨事件叠加,两边都自觉正当,然而历史是用来铭记的东西,不是用来计算的东西。历史压根算不清楚。
安倍晋三是否「辱华」?当然。安倍晋三是否「助华」?客观来讲,也有一些。两者相加减,到底是正是负,谁又有答案。
回顾近现代史,细数我们与各国的交往,欺辱、襄助、领土侵占、技术支援……这一切都共同存在。近代的罪孽和现代的匡扶,中间的纠葛缠绕,单纯骂一句仇恨,太过愚蠢了。
所谓「圣母」,只落眼此时此刻的善良与邪恶,因为我们明白,历史仇恨的泛化,永远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永远只会带来共同体之间的对抗。
男性对女性的欺压史、白人对黑人的剥削史,并不会使今天的女性与黑人,在对待今天的男性和白人时,拥有法律道德之外的、更多的行为正当性。
就算泛化历史,你,和你想要「正当仇恨」的TA,除了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外,你们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性别共同体、阶级共同体、人种共同体……
一本本历史翻找下来,你俩谁仇恨谁比较有正当性,还真不一定。
而评判正当与否最简洁、最正确的办法,就是不看共同体建构身份,只看此刻人类本真身份,以「圣母」的视野去看待一切、衡量一切。
此刻的我,此刻的你,都是个体,都是同胞,都有情感,都有良知。
我们并不是彼此的敌人,我们拥有共同的敌人——无底线、无人性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行为,这才是值得你我「暴君」的东西。
良善吸引良善,愤恨吸引愤恨,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们都有自己的同类。
只是我宁愿与「圣母」为伍,也不愿和「暴君」同行,因为我希望自己获得谅解而非仇恨,得到共情而非指责,拥有帮助而非冷漠。
互联网「圣母」的门槛这些年一降再降,也许是因为,当兽越来越多时,连人都显得像神。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