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伦理的形成《工作 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工作 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1 :工作伦理的形成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找来一本社会学的书,是研究工作的意义和消费社会的,作者鲍曼是一个社会学家,这本书在豆瓣上可谓是好评不断,主要说的是他的思想很有意思。但大家也普遍吐槽他的翻译,他主要讲了讲,贫穷,消费和穷人的关系。穷人为什么穷,是什么导致的?我们正在从生产者社会,走向消费社会,可能以后都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者了,这个变化可太大了,原来穷人还能成为劳动力,但如今他们变成了有缺陷的消费者,这使得他们的价值进一步丧失。那么他们地位未来会怎么样。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工作和消费的意义,第二部分把穷人放在国家兴衰里思考,第三部分讲穷人的前景。大家听老齐讲完,应该会有比较深的感悟。
我们先来看工作的意义,也就是创造工作伦理,大家为什么去工作,其实无非2点,第一是为了维持生活并获取快乐,每一个人都必须去做一些他认同的事情,并以此获得回报。有付出才有收获,第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休息也是不体面的。这就是全世界的价值观,即便你看不到任何收获,你也必须去遵守这种约定俗成的戒律。即便是王思聪,他也知道,工作即正义,不工作是一种罪恶。
当然,工作必须得获得回报,这个也是必须存在的一个条件。如果完全没有回报。那么他也不是正常状态。当然这个回报,不一定非得是金钱上的。有时候一些社会认同,也是回报的一种形式。当然每个人看待工作的方式,完全不同,价值观也不一样。所以总有很多人对他人的行为不满,希望他们有所改进。
工作伦理,在工业化的早期就出现了,也是一些政治家,哲学家,传教士的口号。目的就是让大家被洗脑,然后选择服从。但其实人的需求没那么多,一开始大家也就会觉得,赚钱吃饭就够了,于是就会失去斗志,那么新的伦理就又来了,有人站出来告诉大家,很多事又体面,又有趣,让我们拼命想去赚钱,然后为这些事情进行消费。
最早的工人,有一种工匠精神,希望产出很好的作品,但是在工业时代,大家开始为了工作而工作,在这里面,很难再产生竭尽所能的驱动力,于是,如何驱动工人,运用自己的技能,完成这些没有意义的任务,是现代管理者最大问题。解决方案,就是机械的训练工人。让他们不假思索的达到应激反应。于是工人们开始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工具。
当工作变得机械之后,就产生了一个新时代的悖论,为了增长而增长,工人们,也很少再去思考他们工作的价值。工业时代最好的工人,就是那些,只知道机械行动,但却从来不会思考的工人。
那么这个时代对于工人的要求,也是强硬,严格,不留情面的,那些穷人,经常也被不思进取的懒散画上等号。所以这就是在用道德PUA你,让你奋斗,让你服从纪律。那些睿智的人,达成了共识,劳动者,不具备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就像愚蠢和任性的孩子一样,不能约束自己,无法分辨是非,更不用说认识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了,他们只是工业原材料。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他们也只能被动的接受社会变迁,成为变革的对象和牺牲品。
工作伦理希望一石二鸟,既要解决劳动力问题,还不能吃像太难看,但他有一个麻烦始终摆脱不了,那就是那些老弱病残,上不了生产线的人怎么去解释。你不能说他们不努力和懒惰吧,他们就是没有工作能力。于是就有了社会福利救助,为那些没能力工作的人,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必须要低于最贫穷的劳动者。人们希望,不工作的穷人,越是生活堕落,越是深陷赤贫,那些工作就会越诱人。于是工作伦理,就这样获得了支撑。
所以这还是道德绑架,让领救济的人,低人一等。大家但凡有办法,也觉不愿意去救济院生活。这样目的就达到了。就是要用这种道德绑架,把那些懒人和真正的穷人分开。如果有人靠不劳而获,还活的很好,那以后就没人再努力工作了。不过作者说,这种工作伦理的说教,并不表里如一,他们应该让劳动者看到更多地好处,而不是让那些领救济的人,感到自卑。
在工作伦理的加持下,男性更多地进入工厂,成为工作的主力,那么他也就负担起更多地养家糊口的任务,于是在工业社会,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就会更高。所以工作其实占据了核心的位置,决定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工作伦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那么在工厂为主的工业化社会,绝对的服从,绝对的付出,就是这个社会的普世价值。工厂和社会教育,也在不遗余力的宣传这种伦理。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更多地接受这种价值观,然后丧失自己的独立性,服从于工厂制度。通过道德的压力,来形成一种社会约束。
工作伦理似乎是欧洲人发明的,后来带到美国,只要是工业国家,其实都摆脱不了这样的道德约束。但美国人,似乎不太愿意承认,他们说在美国,大家都在努力的追求自由,所以在拼命工作。而且他们还提出了理由,在美国大家是可以公开反感工作的,所以借此说明,美国没有PUA工人。还说,管理大师温斯洛泰勒,他的工具箱里,就没有工作伦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用经济手段,激励和鼓励工人积极工作。但后来,很多人发现,美国其实也没什么不同,所谓美国梦,其实也是告诉大家,工厂里的苦难只是暂时的烦恼,服从老板,只是成为老板的必由之路。美国梦一开始是有效的,因为当时的贫富分化并不严重,美国中产确实过着很舒服的日子。但后来贫富分化越来越大,自力更生这条路基本已经看不到希望了,所以靠造梦的方式激励,就已经没啥用了,于是就又出现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宣扬努力工作道德高尚,不如干脆告诉大家,这是你赚更多钱的手段。所以我们看到,奋斗者永远被明正典刑。就是用他们的例子,激励全社会的奋斗。所以,到现在,工作伦理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不得不提下一个问题,消费美学。说白了就是通过消费场景,来吸引你的奋斗。
我们从一个生产者社会,过渡到消费者社会。主要就是人们的身份在发生转变,当东西不是很充足的时候,大家生产者的身份更加重要,而当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时候,消费者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身份。数据显示,1970年,到1994年,欧盟工业人口从30%,降到了20%,美国从28%降到了16%,而在这期间,工业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5%,也就是说,从事生产制造的人越来越少,而生产制造的能力越来越强。94年到现在,这又过去了30年,现在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完全不靠生产制造了,都是以服务业为指导。百度一下查到了2014年的数字,美国农业人口2%,工业人口13%,服务业人口85%。
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那一套劳动光荣,努力工作,实现美国梦的工作伦理,已经完全不适用了。因为在工业中,大家强调纪律,而在消费中,则恰恰相反,应该是强调个性,强调不因循守旧,强调百花齐放。这样才能激发社会需求。当下的经济矛盾,已经不是生产不出来的矛盾,而是生产出来卖不掉的矛盾。
另外,消费也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如果大家都去努力工作,没时间花钱,也对消费社会大大不利。而且消费是冲动的,是非理性的,甚至为了刺激大家消费,还使用了很多的金融产品,就是要把消费者的欲望调动出来,有些东西不能等,要及时满足,如果你想要,但是没买,后面也许就不想买了。所以寅吃卯粮的消费金融,就是要让大家再冲动一点。
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必须要让他兴奋,不能让他休息,得持续的给他不断地刺激。那么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重新对大家进行洗脑,像之前批量的制造工作者一样,现在要批量的制造消费者,让消费者有足够的信心。让他们购买,再次购买,大量购买,不断购买。从而创造强大的社会需求,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地生产制造。消费逐渐取代了工作,把个人动机和整个社会系统联系了起来。明天我们再讲讲,消费主义之下的穷人,该怎么解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