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只有一次机会
进入六月份以来,有关乌克兰战场反攻的消息引来众多媒体关注。
与最初几日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同,6月9日之后,普京和泽连斯基先后确认“乌军反攻已经开始”。
具体的战场进展细节非常依赖各方情报,需要专业资料做支撑;本篇以一个相对宏观的视角,谈一谈此轮反攻在俄乌战争中的定位与影响。
在《华尔街日报》6月3日发表的采访中,泽连斯基表示:“在我看来,我们已经准备好反攻了,我们坚信会成功,但不确定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没有更多的西方军援帮助反击俄罗斯的空袭,反攻将是危险的,每个人都知道,没有空中优势的反攻是非常危险的。”
由于乌克兰的军事和经济资源严重依赖西方国家援助,这使得身处战争状态的基辅政府不得不尽可能地考虑“国际观瞻”。
比如之前的巴赫穆特战役,各种立场的军事专家均判断巴赫穆特的军事意义有限,不会影响整个乌东战局(事后来看也就是残酷阵地战的一部分),但乌克兰还是选择在相对不利的形势下坚守到底。
当然,最初乌军可以用依托坚城消耗俄军的理由来解释,但到后期只剩下一小部分阵地、补给线遭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这种理由已然说不过去,我们只能理解它被赋予了政治意义。
同样的逻辑,自2023年以来,北约为乌克兰新训练了至少九个机械化步兵旅,提供了包括500辆坦克和上千辆装甲车在内的全套西方主流武器装备,连F16战机也在路上。
在接收了大量军事经济援助且战线僵持已达七个月之后,乌克兰方面必须用一场胜利来激励背后的金主们。
毕竟人家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家的总统、总理、首相也是要选举的,如果不能够获得广大国民的认同,高水平援助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而获得普通民众认同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大家看到胜利的希望(而不是无意义的僵持)。
抛开大洋彼岸的美国不谈,欧洲民调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欧洲人希望战争尽快停止,但更希望以一种“胜利的姿态”来结束乌克兰危机,哪怕再忍受一段时间战争的负面影响。
以第三方的视角看,这种心态其实跟西方媒体偏乐观的预期存在一定关系。
网络和电视上的专家们不断预测乌军2023年春/夏大反攻可以收复全部被占领土,彻底击败俄罗斯,欧洲老百姓一听,那干脆再支持一阵子呗。
反过来说,一旦战场僵持的局面持续下去,欧洲民意很有可能发生改变,国际舆论也将倾向于“现状停火”——这是普京希望看到的局面。
在6月3日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之上,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首次明确提出“即时停火”的俄乌和平方案,希望俄乌照目前俄军占领乌国大约18%领土的战线停火,建立由联合国接管的“非军事化地区”,有争议的土地则透过公投解决主权问题。
尽管其立场遭到欧美主要国家的一致反对,但无疑也给乌克兰带来了政治压力,基辅会担心部分西方国家发生立场松动。
换言之,假如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拥有100%自主权,当下的反攻或许不会打响。
只可惜他们已经被支持者和反对者给两边“架”了起来,媒体不停宣传的那些“乌军即将发起大反攻”“开启和平谈判”等新闻对他们来说更多是一种压力而不是激励。
毗邻第聂伯河的乌克兰城市赫尔松(战前照片)
溃坝后遭到水淹的赫尔松
在2022年的秋天,乌克兰的确打出了两场漂亮的反击战,一扫马里乌波尔和北顿涅茨克失利的阴霾。
也正是这两场反攻的胜利,极大坚定了西方国家支持乌克兰的信心,甚至间接帮到了拜登政府的中期选举。
然而以单纯的军事视角来分析的话,上述两场战役其实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或者说“不可复制性”。
2022年9月的哈尔科夫反攻是一场出奇制胜的闪击战。
当时运动战刚刚结束不久,双方的阵地对峙线尚不稳固。
在美英情报的支持下,乌军成功找到了俄军一千多公里对峙线上的薄弱点,以赫尔松为诱饵声东击西,趁俄军兵力严重不足、未完成动员之际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乌军连下库皮扬斯克、巴拉克列亚、伊久姆和红利曼等四座重要城镇,收复数千平方千米的失地,俄军则因“重新集结”等宣传用语遭到铺天盖地的嘲笑。
不过至红利曼战役时俄空降军就已经打得十分顽强,再后来基本稳固住了战线,形成僵持局面至今。
2022年10~11月的赫尔松反攻一场依赖特殊地形的消耗战。
在去年10月的战场实控地图上,赫尔松其实是俄控区的一块“飞地”,它位于第聂伯河入海口的右岸,后勤补给极其脆弱。
开战之初俄军之所以抢占赫尔松,目的主要是想以此为桥头堡,沿着海岸线向西打下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从而彻底封闭乌克兰的海岸线。
不过随着在尼古拉耶夫市遭到顽强抵抗,这一战略构想严重受挫,依照军事考量赫尔松的意义已不复存在。
只是莫斯科不愿意拱手让出开战以来占领的唯一一座乌克兰州府,出于政治目的又坚守了几个月,最终实在承担不起高昂的后勤消耗,选择撤退。
哈尔科夫反攻期间,莫斯科在搭舞台操办四州的入俄公投庆典。通过2022年9月、10月接连取得的反攻胜利,基辅方面暂时缓解了世界范围内的“乌克兰疲劳症”,但仍无法将局面推向谈判桌或一边倒。
2023年3月,捷克总统帕维尔受访时讲道:
“很多国家、很多政治家都期望今年看到乌克兰(在战场上)的一些进展。我认为乌克兰将只有一次发动大反攻的机会。如果乌克兰发动的大反攻失败了,将很难为下一次反攻获得足够的资助。”
5月,帕维尔到访基辅,在和泽连斯基会面时他又说道:
“乌克兰不再具有去年成功进攻哈尔科夫与赫尔松时出奇制胜的条件。”
作为立场高度挺乌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帕维尔不仅是捷克总统,还曾担任捷克军队总参谋长和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
从他的表述中不难体会,西方内部的理性派已经认识到乌军的反攻将是一场硬仗,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捷克总统帕维尔
在乌克兰发起进攻之际,一些西方战略家也开始构思俄乌冲突的长期框架。
他们找到了当下乌克兰军队的痛点——这支大军强烈依赖西方国家输血来维系,需要长期资金技术支持才能够保证自身战斗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看到欧美国家开始鼓励自家军工企业赴乌克兰建厂,比如近期德国军火巨头莱茵金属公司就计划跟乌克兰国有国防集团组建合资企业。
按照西方的设想,最好用“以色列模式”来打造乌克兰,协助基辅形成一支基本自持的精干部队,以应对跟俄罗斯的长期对抗。
另一方面,西方学者们还提出政策端的长期计划。
比如鼓励拜登政府通过涉乌克兰法律文件,以避免选举周期或领导层更迭给局势带来的影响(美国签署国际条约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国内法的门槛低很多)。
有位网友的评论很经典:反战思潮其实反的不是“战”,而是投入巨大却没有回报的战争。
6月12日,乌克兰方面宣布了本轮反攻的最新成果——收复了东南部顿涅茨克地区的三个村庄。
这被西方媒体称为是“等待已久的首次胜利”。
社交媒体上,乌军按照惯例在一座被烧毁的房屋外升起国旗,然后拍摄视频,高呼战斗口号。
不难体会,基辅正承受着巨大的外部压力,他们太渴望胜利了。
尽管目前给乌军本轮反攻下定论为时尚早,但正如《乌克兰战场反攻预测》一文中引述的观点那样:这场攻势大概率以“乌军取得部分战术成果,战场局面继续僵持”为结果告终,然后掀开这场危机的2.0时代。
在这一过程中,任何精确到月份乃至具体时间节点的预测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战争很少按计划进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