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黄豆
新冠病毒(SARS-CoV-2)已经深刻改变了全球的生活方式。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深入关注,那就是:谁是病毒的传播者?病毒何时的传染性最强?虽然我们在诸多方面对这种病毒有了更深的理解,但在其传播方式上,仍有许多细节等待我们去揭示。
在此之前,一项长期饱受争议的人体主动感染新冠实验,如今又有了新的研究结果。这项由伦敦帝国学院及其合作伙伴主导的新冠病毒人体挑战项目,在严密控制的环境中感染健康的年轻人,深入追踪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过程,从而揭示了关于病毒传播方式的精微细节。
其最新研究成果最近以"Viral emissions into the air and environment after SARS-CoV-2 human challenge: a phase 1, open label, first-in-human study"为题发表在Lancet Microbe上。这篇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在这项精心设计的研究中, 36名健康的参与者被送到伦敦皇家自由医院一个精细监控的住宅设施,接受SARS-CoV-2的感染,直到他们的体内再无病毒传播为止。在这个环境中,研究人员得以精确追踪感染的全过程,他们每日从参与者的鼻子和口腔取样,同时也收集空气和参与者房间内表面的环境样本。在36名参与者中,共有18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该研究首次揭示出,与病毒排放关联最密切的是鼻部拭子中的病毒量,而非喉部。然而,即使是鼻部的病毒载量也无法完美预测一个人将会向环境中排放出多少病毒,一些鼻部病毒载量较低的参与者,竟然也能排放出大量病毒。这引发我们重新思考:评估传染性的更佳方式可能是测量病毒排放,而非仅依赖载量测试。研究发现,病毒不仅能从感染者的鼻子中传播到空气中,还能传播到他们的手和周围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和电视遥控器。同时,研究人员还在房间内的环境表面上成功地培养出活病毒,并在停止检测到上呼吸道感染病毒后的第二天,在床头柜上检测到感染性病毒,这可能意味着,病毒在环境表面的存活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长。这些发现突出了新冠病毒的一个关键传播方式:通过感染者与环境的接触,病毒能够迅速的在环境中扩散,增加其感染他人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所有参与者并非以同样的方式传播病毒。尽管所有参与者都在相同的条件下被感染,但是其中两个参与者向空气中排放的病毒量远超其他人。并且这两位参与者的症状并没有显著的恶化。他们的存在表明“超级传播者”在病毒传播中可能扮演关键角色。这一发现强调了在疫情防控中,我们不仅需要对所有人进行防护,也需特别警惕可能的超级传播者。同时研究还发现,虽然病毒排放量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大部分病毒是在出现症状后排放的,在首个症状出现之前的排放仅占10%。这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不能仅依赖症状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传播病毒的风险。我们应当鼓励人们在出现症状之前就进行病毒检测,以此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对我们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更深入的理解病毒在人体和环境中的传播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的防疫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频繁洗手和清洁表面,以及侧向流试验和早期症状检测。这些发现也强调了早期识别和隔离感染者在控制病毒传播中的重要性。当我们继续深入探索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它的传播模式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这项研究,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向更深理解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不仅能看到病毒的本质,更能理解它如何在人群中传播,如何利用我们的环境作为其传播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控制疫情的宝贵知识。它让我们了解到,防止病毒传播并不仅仅是佩戴口罩,频繁洗手,或者保持社交距离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知道病毒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预防策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能够减缓甚至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参考文献:1.Jie Zhou et al, Viral emissions into the air and environment after SARS-CoV-2 human challenge: a phase 1, open label, first-in-human study, The Lancet Microbe (2023). DOI: 10.1016/S2666-5247(23)00101-5微信学科群:神经科学群、医学、基础科学等纯科研交流群、硕博交流群和医药投资交流群(微信群审核要求较高,请各位添加小编后主动备注单位研究方向):
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