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愚蠢,指点别人
马未都在《都嘟》中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刚到出版社工作的时候,许多年轻人都会投来作品,希望得到编辑的几句点评。
有一次,有个小伙子提着水果和礼品上门来,恳求一位同事帮他看稿。
其实他写得很差,但碍于情面,那位同事还是鼓励他说:“写得不错,继续努力。”
小伙子深受鼓舞,便住进了附近的招待所里,全心投入写作。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拿着稿子前来请教。
同事总是含糊其辞,告诉他有改进空间。
来来往往,持续了三年。
最终他一篇文章都没能发表,心灰意冷地离开了。
听说此事后,马未都心中百感交集,他当即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审稿原则:“不能瞎鼓励,瞎鼓励是害了人家。”
有时候,你随意的一次指点,却会对别人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
你无意中的一句话,很有可能会被别人记在心上,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不再轻易指点别人。
在书里看到莫言的一段经历:
莫言在成名后,有不少读者来信,希望他能分享一些读书方法。
在普通人看来,作为阅书无数的作家,他在这件事情上应当很有发言权。
莫言却婉拒了大家的请求。
他在散文《杂谈读书》里,回应道:
第一,读书就如穿衣吃饭,各有各的方法,我的指导说不定会影响你们阅读。
第二,我的女儿正读初中,我从不去指点她的功课,因为时代变化,我的老方法说不定不适合她。
正如莫言所说,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方法也不同。
你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别人。
一意孤行,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方式去生活,只会让彼此都陷入痛苦。
古代有个商人叫张康,家境殷实。
靠着自己聪明的头脑,他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了城里首屈一指的富豪。
他有一个弟弟,在乡下教人读书写字,虽然赚得不多,但日子过得也算清闲。
张康在外见识了世面,认为男儿志在四方,不应该囿于方寸之地。
于是每次与弟弟相逢,他都用自己这些年的见闻来教育他,并苦口婆心地劝说他走出村子。
弟弟耐不住张康的软磨硬泡,便辞去了自己的差事,只身到外地闯荡。
结果,他既无经商的头脑,也没有识人的能力,很快就被人骗了一大笔钱。
这笔债务压在心头,让他整日忧思,患上重疾,半年后就去世了。
张康知道后,痛哭流涕,弟弟的死,成了他一生难以释怀的痛。
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处境艰难,就想为他排忧解难,把自己的经验一股脑输送给对方。
尽管初心是好的,但却没有考虑到对方的需求和能力,往往会弄巧成拙,酿成大祸。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你认为的精彩人生,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桎梏的牢笼;
你信手拈来手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可能步履维艰。
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把尺子,能量尽所有人的生活。
学者尹烨说过一句话:
“地球的美丽,是因为它没有放弃每一种色彩。成功没有唯一的标准,人生本该百花齐放。”
天大地大,活法很多。
在人生这条不规则的轨道中,每个人都要去经历属于他自己的困顿与欢喜。
不过分热情,不过度干涉,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自觉。
看过一张漫画:
一只公鸡戴着眼镜,站在讲台上,有模有样地对着鸭子讲解如何游泳。
简单的漫画,讽刺味十足。
生活中很多类似的人,他们懂得了一点皮毛,便以“明白人”的身份自居,用自己的观点教育别人。
殊不知,这恰恰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电影《叶问》中有个情节:
有位名叫张天志的武师,自认为功夫了得,想在香港闯出个名头。
然而他无钱无权,只能靠拉车和在地下赌场打拳为生,一连几年都默默无闻。
后来他偶遇了鼎鼎有名的宗师叶问,得知两人原来师出同门。
他觉得叶问的招法不伦不类,便想通过贬低对方来打响自己的名号。
他以咏春正统传人自居,公开指责叶问的招数为谬传,并宣布自己要开馆收徒,把真正的咏春拳传承下去。
一时间,他的声名大噪,吸引来一大批追随者,武馆生意爆火。
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多次挑衅叶问,想和他比试一番。
然而,两人第一次对战,张天志就输了。
在你来我往的拳脚之间,他发现叶问并非用错招法,而是对传统咏春进行了改良。
反倒是自己墨守成规,急于成名,闹了一出笑话。
俗话说:“满瓶不响,半瓶晃荡。”
一个人的见识越是浅薄,就越喜欢炫耀自己,看轻别人。
因为他所知甚少,一遇到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就急于将其贴上错误的标签。
而认知水平越高的人,越谦卑。
他若有真才实学,便不必强调自己的功底,而是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获得别人的尊重;
他如果见过世面,就能理解世间万事万物各有姿态,容得下别人的不同。
陈丹青说:
“我在很多时候都是无知的,所以我从来不敢随便指点别人。
因为自感无知,所以懂得谦卑,懂得做学生而不是好为人师。”
人生路漫漫,我们总会遇到和自己不同的声音。
在发表个人见解之前,不妨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资格和阅历。
越成熟的人,越懂得抱朴守拙,放低姿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一切。
国外有一位艺术家,用铁丝做了一座雕塑。
从正面来看,它是一头大象。
可换个角度继续观察,渐渐地,你会看到两只交错的长颈鹿。
同一件作品,角度不同,所见就不同。
同一件事情,立场不一样,看法就不一样。
用自己片面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就容易滋生偏见和恶意。
作家萧红写过一篇《手》的故事:
班里有个同学叫王亚明,她有一双奇怪的手,从指甲到手腕,都是青黑色的。
这双手碰到哪里,哪里就会染色,所以她的衣裳、被子,都被自己抹上了一团团灰黑的印记,看起来脏兮兮的。
大家都管王亚明叫“怪物”,一边对她避之不及,一边又对她肆意嘲笑。
老师总用鄙夷的目光对她上下打量,并当众训斥她“好好洗手,多用热水烫烫。”
同学们也害怕她的黑手,轮到分宿舍时,都说她身上有虱子,不愿意和她挨在一起,逼得她睡到了走廊里。
所有人都看不起她,对她极尽冷眼和奚落。
但却无人真正地了解她。
其实,在王亚明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为了养活几个弟弟妹妹,她就同爸爸一起做点染工,赚一点少得可怜的报酬。
经年累月,手上就留下了洗不去的黑色。
在别人眼里,这双手等同于糟糕的生活习惯,象征着肮脏和低下,但这却是她的生存之道,是她维持体面的唯一方式。
很多时候,你无意的一句话,就会中伤别人的自尊。
这世间的大多数伤害,并非出于故意,而在于人们不了解对方的处境。
法国思想家福柯说:“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看到的却是不同的世界。”
出身和经历的差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决定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一场大雪,对于诗人来说,是不可言说的浪漫;
但对于卖炭翁来说,可能意味着泥泞的道路和寸步难行的艰难。
饱食暖衣,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但在乞丐眼里,却是异想天开的奢求。
位置不同,体验各异;角度不同,想法不一。
站在个人的立场,我们能看到的,不过是生活的冰山一角。
如果凭着第一印象审判他人,你得到的结论,往往都是以偏概全的谬误。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对他人多一点体谅,也是为自己保有一份善良。
▽
尼采说:“当你伸出食指指向别人时,别忘了剩下的手指,指向了自己。”
眼光总盯着别人,看到的永远是瑕疵与不足。
躬身自省,才能消除自己的偏见,对世界多一分理解和包容。
点个“在看”,收起指点别人的双手,允许别人成为别人,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