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神弄鬼:公子重耳如何靠“舆论”夺权大业?
春秋时代是一个与当代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时代。比如大国争霸、跨国资产运作、舆论战等等这些在今日国际新闻头条里经常会出现的关键词,在当时的中国都曾出现过。
《左传》研究新锐学者刘勋博士的新作《春秋十日谈》就是一本以“新读”春秋政治史为主题的小书。《春秋十日谈》的第五个故事《装神弄鬼》中,作者对照《左传》《国语》中关于晋惠公时期灵异事件的记载,重新建构公子重耳党羽通过发动一波又一波舆论攻击来为主公归国夺权造势的内幕真相。
—
刘勋 文
晋惠公即位后的晋国政局
公元前651年,晋国君主晋献公去世,两个嗣子接连被权臣里克所杀,晋国高层决定请西邻秦国的英主秦穆公帮忙再立新君。在这个君位悬空的“窗口期”,晋献公的两个在外流亡的儿子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哥哥公子重耳接受心腹谋臣狐偃的建议,婉拒了秦穆公使者提出的归国夺权邀请,继续蛰伏在位于今陕西省中北部的白狄居地等待时机;弟弟公子夷吾则接受谋臣郤(音“隙”)芮的建议,抓住了秦国提供的机会,承诺割让大片土地给有意拥立自己的秦穆公,并且承诺封赏大片土地给原本支持公子重耳的国内权臣里克、丕郑。随后公子夷吾在秦军护送下归国即位,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在前650年夏四月正式即位后,听从郤芮、吕甥等心腹谋臣的建议,干了三件事:
一是“筑墙”,立即在秦晋边界修筑城墙防备秦国;
二是“赖账”,找借口拒绝按照承诺向秦穆公和国内权臣交割土地;
三是“杀人”,以“你杀人太多,当你的君主风险太高”为由,逼迫权臣里克伏剑自杀。
晋惠公通过“筑墙”“赖账”,洗刷了自己先前为了夺权而“卖国求荣”的恶名,获得了国内一批对秦强硬派卿大夫们的支持。但是,晋惠公杀里克并没有瓦解公子重耳国内党羽的斗志,反而激化了矛盾,把他们彻底逼到了对立面。接下来,公子重耳党羽决定抓住晋惠公君位尚不稳固之时奋力一搏,谋求颠覆晋惠公政权、拥立公子重耳为君。实际上,根据《国语·晋语三》的记载,晋惠公刚杀完里克就后悔了,还埋怨郤芮给自己出了个馊主意。
第一波攻击:
批判晋惠公
第二波攻击:
搞臭“太子申生改葬”
杀里克之后,晋惠公决定要举行一场“改葬太子申生”的公关活动,通过给这位品德高洁、感动晋国的冤死太子平反,塑造新政权的正义形象,占据道德制高点,营造有利于稳定局势的正能量舆论氛围。然而,由于不明原因,活动当天现场出了严重事故,棺材盖子错位打开,尸臭弥漫全场。
根据《国语·晋语三》的记载,事故发生后,一首借太子申生改葬事故抹黑晋惠公、颂扬公子重耳的“民谣”在晋国都城里迅速传播开来:
↕️上下滑动查看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上下滑动查看
主管占卜预测政事吉凶、以敢于直言著称的太卜郭偃又跳了出来,配发了这样一段煽风点火的“民谣微言大义解读”:
如果我们不相信国人和郭偃能准确预测十四年后重耳归国夺权的话,这个记载在《国语》里的故事大概是这么回事:
晋惠公在改葬太子申生的活动上发生了尸臭四溢的事故,这个事故本身很可能就是混迹在工作人员中的公子重耳党羽所为,为的是毁掉这场利用申生美名来“加持”新政权的正面公关秀,把它转变为一场利用申生尸臭来彰显新政权“污秽本质”的负面公关灾难。
事故发生后,公子重耳党羽立刻在国都内散布一首民谣体的政治讽刺诗,使其广泛流传。当然,原诗中并没有“二七十四年后,这人的后代将要微亡啊”这句话,而只是泛泛地预测公子重耳未来将会归国夺权。然后,同为公子重耳党羽的郭偃对这首诗追加评论,宣扬这首民谣反映了天意和民意,号召民众为公子重耳归国早做准备。当然,郭偃的原话中也并没有关于十四年的那些评论。
第三波攻击:
炮制“太子申生显灵”
如果说这场“太子申生改葬”事件是重耳党羽利用政府公关活动制作的“改编剧”的话,接下来发生的“太子申生显灵”事件就是他们在尝到甜头后推出的“自编剧”了。根据《左传·僖公十年》的记载,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个“太子申生显灵”事件在当代人看来自然是荒诞不经,但是它在当时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段子。据《左传·僖公十六年》记载,四年后的前645年,秦穆公率领秦军在晋国韩地大败晋惠公率领的晋军,俘虏了晋惠公回国。一批当年力主对秦强硬的卿大夫们自觉愧对晋惠公,于是一路尾随秦军,秦穆公为了打发他们走,于是派使者对他们说:“诸位大夫为什么如此忧戚?寡人跟随着晋君往西去,也不过是实践晋国的妖梦罢了,怎敢做得太过分?”秦穆公的话说明,当时“申生显灵”故事早已流传到了秦国。不过,在不信邪的秦人看来,整个故事都只是一个“妖梦”而已。
笔者认为,“太子申生显灵”事件既不是全然真实、现代科学尚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也不是全然虚无缥缈的“妖梦”,而是公子重耳党羽炮制的第三波舆论攻击,也是第二波“太子申生改葬”的续集,其目的仍然是败坏晋惠公名誉,为公子重耳回国造势。《左传》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实际上可能是这么回事:
首先,公子重耳党羽安排狐突和一位巫者出现在曲沃城的西边。巫者根据脚本开始装神弄鬼,表演太子申生鬼魂附体,吸引民众围观。然后说了一段“天帝准许我惩罚有罪的公子夷吾,他必将失败”的话。当然,巫者说的话里面一定不包括“在韩地”这种不可能预知的细节。
与此同时,公子重耳党羽混在围观民众中,以道听途说的方式散布此次“太子申生鬼魂附体巫者显灵事件”的“前情回顾”,那就是狐突和公子申生鬼魂在七天前的会面和对话。这段“人鬼对话”篇幅短小,非常便于记忆和口口相传,它试图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说明晋惠公的所作所为已经把生前以宽容仁爱著称的太子申生的鬼魂气到了失去理智、要以灭国来报复的程度,以此极言晋惠公之恶;
第二,说明狐突大公无私,以晋国民众福祉为重,正是他的大仁大义缓和了太子申生鬼魂的过度愤怒。由于狐突的两个儿子狐偃、狐毛正追随着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抬高狐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进一步美化公子重耳的形象。
这次“鬼魂附体秀”结束后,一个完整的“太子申生两次显灵”故事就逐渐在晋国都城的国人中间散布开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它诋毁晋惠公,支持公子重耳夺权的效力。
公子重耳归国成就霸业之后,后人以这个事件为蓝本进行再创作,加入了准确预言晋惠公会在韩地战败的细节,从而将晋文公称霸进一步天意化、神圣化,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在《左传》中看到的这个版本。
历史话剧《晋文公》
第四波攻击:
抹黑晋怀公
在三波舆论攻击的“炮火准备”之后,重耳党羽策动的政变计划也进入实施阶段。前650年冬天,秦穆公派大夫泠至回报丕郑的访问,并以重礼慰问吕甥、郤芮、郤称三人,请他们去秦国访问。然而,郤芮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说:“财礼重,话语甜,这是在诱骗我们!”于是晋惠公先下手为强,杀了丕郑、祁举、左行共华、右行贾华、叔坚、骓歂(音“追喘”)、累虎、特宫、山祁等人。这次血腥“肃反”沉重打击了国内的公子重耳党羽,他们可能从此进入了蛰伏阶段,除了向流亡团队通风报信之外,没有再发动见于文献记载的重大政变和舆论战。
到了前637年,晋惠公去世,作为人质软禁在秦国的太子圉抛下他的秦女妻子回国即位,就是晋怀公。秦穆公预感到晋怀公会和他父亲一样与秦国为敌,于是从楚国迎来公子重耳,决定要用武力护送公子重耳归国夺权。
此时,晋国政局高度紧张,想要坐稳君位的晋怀公为了打击国内外反对势力,下令国内的卿大夫都不得帮助公子重耳流亡团队,并且向国内家属发出通牒,要求他们劝说流亡者限期归国投诚,过期不归的就不再赦免。平心而论,晋怀公政权在公子重耳团队即将依靠国外势力武力夺权的危局下,实施一次先行明令告知、限期投案自首、自首就能获得赦免的“肃反”行动,真不能算是无道暴虐之举。
家族中有流亡者的族长中就有狐突,他的两个儿子狐毛、狐偃都在重耳流亡团队中效力,狐偃更是重耳的心腹谋臣。这年冬天,晋怀公决定“杀鸡儆猴”,于是逮捕了狐突,对他说:“你的儿子回来你就能免于刑罚。”对于舆论战急先锋狐突来说,这是再次发动攻击的绝佳机会。狐突很清楚,自己的两个儿子不可能在夺权大业马上就要胜利的当口脱离流亡团队回国。夺权胜利后,有两个功臣儿子继承家业,狐氏未来也一定会昌盛。自己横竖是死,那还不如拼上自己的老命再对晋怀公政权做一次“自杀式抹黑”。于是,狐突正义凛然地对答说:“儿子到了能够入仕的年纪,父亲要教他‘忠’的道理,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名字写在了主公简策上、向主公进献见面礼之后,再有二心就是有罪的。如今臣下的儿子,名字登记在公子重耳的简策上,已经好几年了。如果又召他们回来,那就是教他们事奉主公有二心。父亲教儿子有二心,那还怎么事奉君主?刑罚不滥用,从而彰显君主的英明,这是臣下的愿望。如果君主滥用刑罚以图快意,谁会没有罪?臣下明白君主的命令了。”
话说到这份上,晋怀公为了维护君令严肃性别无他法,只能下令杀了“死硬分子”狐突。狐突被杀,是公子重耳武装夺权前夕晋国内部政治斗争趋于白热化的标志性事件,狐突这段只提“忠主公”不提“忠君上”,从道义角度激烈批判晋怀公“通缉亡人”举措,并进而抹黑晋怀公君德的话,也是他为重耳夺权事业所做的最后一份贡献。狐突在黎明到来前的暗夜里倒下了,他是晋怀公朝堂上的逆臣,却是公子重耳心中的烈士。
与狐突不同,郭偃没有亲属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因此本来就不在此次“严打”范围内。在狐突拼死抹黑晋怀公被杀之后,郭偃一面称病不出,一面又放出话来“补刀”。他说:“《周书》有云:‘君主伟大贤明,臣民自然顺服。’自己并不贤明,而只知道杀人以求痛快,不也很难了吗?民众看不到君主的美德,而只听说杀人的消息,这样的君主会有后代吗?”
郭偃在公子重耳依靠外国势力武力夺权的威胁迫在眉睫的时候,抛出“以德服人”的高调来批判晋怀公完全正当的“肃反”行动,明显不是为了伸张正义,而是在为公子重耳团队摇旗呐喊。郭偃的目的,其实是在逼迫晋怀公做一个两难的选择:
其一,如果晋怀公被郭偃的这番话激怒,把并不在“严打”范围内的郭偃从家里揪出来杀掉,那他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真的就是郭偃所说的“只知道杀人以求痛快”的暴君。实际上,如果晋怀公杀了太卜郭偃,这件事对他自己声望造成的损害会比杀一个普通大臣还要更严重。因为太卜被认为是有与鬼神沟通能力的特殊官员,他的职责就是毫不避讳地预言大事吉凶、劝谏君主失德行为,是享有很高的舆论话语权和言论豁免权的。
其二,如果晋怀公戒急用忍,没有对郭偃采取行动,那么他就是默认了自己如郭偃所说,是“只知道杀人以求痛快”的暴君,因忌惮郭偃的太卜身份和崇高声望而不敢下手。
最终,晋怀公并没有因为郭偃的“反动”言论就把他揪出来杀掉,使得郭偃既在关键时刻声援了公子重耳,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敌后第二战场”功臣的结局
《晋文公复国图》 (局部),宋,(传)李唐,绢本设色,纵29.4厘米,横827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新书推荐
马上复制淘口令 5👈¥JTZ8dm7HPb5¥ |
✢ 为什么孔子编撰的《春秋》能使“乱臣贼子惧”?为什么孔子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不是温柔敦厚的《诗经》,不是洁净精微的《周易》。 ✢ 为什么孔子到了人生最后几年才讲《春秋》?若非看透人性的复杂与统一,若非经历百死千难,他绝不能开出这样一门耐人寻味的历史课。 |
上下滑动 查看完整目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