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二人的美国外交历史2022-07-14 07:07 熟悉《访美,1979》那段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一个名字——布热津斯基。作为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是这一时期中美交往的关键人物,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布热津斯基1928年生于波兰华沙,五十年代加入美国国籍。由于波兰历史上与俄国之间血债累累,因此布热津斯基极端反苏。从六十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期开始,他就不停的写书、写文章唱衰苏联,出版了诸如《永恒的清算》、《大棋局》、《大败局》等一系列著作。1991年12月,不争气的苏联真的崩溃了。这使得退休许久的布热津斯基一时间名声大噪,被众多媒体宣传为“地缘战略大师”“世界预言家”。此为后话。布热津斯基与邓小平,1978年一个人的命运啊,必须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布热津斯基登上权力巅峰的道路非常经典,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专业方向选得好。文科生同样术业有专攻的。比如现在美国的各种智库研究机构,自然是搞远东及中国问题的专家最吃香;而时间拉回到六十年代,那时的当红炸子鸡是苏联问题专家。说来真巧,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动态研究所所长的布热津斯基恰恰是著作等身的苏联问题专家。不仅如此,他还精通马列著作,可以引经据典,谈笑风生。于是此等人才很快就被美国国务院和兰德公司相中并聘为顾问,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布热津斯基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为邓小平举行家宴的照片,照片上有邓小平的亲笔签名。美国政商学界基本是分两套班子的,共和党与民主党泾渭分明。布热津斯基投身政坛的六十年代由民主党执政,他先后在肯尼迪、约翰逊两届政府中出任政策顾问。随着七十年代共和党籍的尼克松总统上台,布热津斯基名义上重回学术圈,实际则在洛克菲勒家族的帮助下成立政商学混合社团——三边委员会。这一时期的他决定“择良木而栖”,物色未来可能飞黄腾达的民主党之星。别说,布热津斯基的政治眼光十分毒辣,他挑选的明公正是行情不温不火的佐治亚州州长吉米·卡特。自古以来,押宝站队获得的收益都是极高的,中外概莫能外。随着1976年卡特一鸣惊人当选总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布热津斯基成功走上华盛顿政治舞台的中央,被任命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考虑到卡特是一个弱势总统,所以布热津斯基获得了极大的外交权力,成为七十年代后半叶美国国际战略的重要操盘手。权虽在手,可布热津斯基并没有搞出什么名堂。纸上得来终觉浅,做理论写文章与实际办事区别还是很大的。美国人复盘冷战历史时,卡特任期内除对华建交等个别亮点外,外交战略整体上是失败的。这几年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与国务卿万斯频频内斗,搞得白宫内外乌烟瘴气。1979年,美国丢掉了伊朗这个重要盟友。伴随着沸沸扬扬的德黑兰人质危机,卡特总统只做了一个任期便黯然下台。而原本有希望第二任期接手国务卿的布热津斯基也一并解甲归田,重新回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卡特之后,共和党从里根开始连着坐了12年的江山,直到1993年初克林顿就职。此时布热津斯基已经65岁,再加上之前口碑平平,便没有再度出山。不过对于一名政治家而言,思想是他最大的工具。布热津斯基通过多年的著书立说、言传身教,将其冷战思维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观念传递给了多名弟子。其中就有美国历史上首位女国务卿、大名鼎鼎的奥尔布赖特。奥尔布赖特1937年5月生于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和布热津斯基一样,她的父亲也是一名前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官。11岁那年,奥父被指控从事具有颠覆性质的活动,遂举家逃往美国寻求政治避难。之后奥尔布赖特在美国一路读书,本科毕业于卫斯理学院(与希拉里是校友),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族裔、出身背景和履历与布热津斯基是何其相似!正因如此,1978年被布热津斯基招揽进卡特政府后,奥尔布赖特完全接受并继承了布老师的反苏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模式。1997~2001年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奥尔布赖特将这种思维深深根植到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并给今天的国际秩序带来深远影响。为什么说布热津斯基-奥尔布赖特师徒二人的冷战思维影响深远呢?这就不能不提奥尔布赖特任内最重要的两项“政绩”——发动科索沃战争和强推北约东扩。克林顿时期(1993~2001)是美国国力最鼎盛的时候,放眼寰球属于标准的“单极模式”。苏联解体,俄罗斯一地鸡毛,日本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中国尚处于闷声发大财的阶段……随着华约的解散,有关北约是去是留成为九十年代中期困扰克林顿政府的难题之一。其实当时美国国内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解散北约或者把北约架构虚化处理。而力主保留北约且支持北约不断扩大的关键人物,正是捷克裔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考虑到同期当政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西方国家关系不错、已经无法作为名正言顺的“敌人”存在,奥尔布赖特遂扛起人权的大旗,表示人权危机是北约和美国的下一个目标。说来奥尔布赖特还真是不避嫌,1999年3月北约首轮东扩,即将捷克、匈牙利和波兰三国吸纳为会员。因为这段往事,拜登在2022年4月奥尔布赖特的葬礼上如是说道:“我没有忘记,奥尔布赖特是北约今天仍然强大和活跃的一个重要原因。”熟悉拜登履历的朋友都知道,老爷子早年间曾是外交和司法领域的资深参议员,历任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外交委员会主席。九十年代末,他坚定支持奥尔布赖特北约东扩的立场,属于国会内部的强硬派。葬礼上回忆起与奥尔布赖特共事的时光时,拜登称:“我们是合作伙伴和朋友,致力于欢迎新解放的民主国家加入北约,并共同对抗巴尔干地区种族灭绝的恐怖。”1988年拜登拍的办公室肖像照时间来到北约东扩的关键节点——1999年。在如何处理南联盟内部的科索沃危机问题上,克林顿政府内部争议很大。军方代表、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鲍威尔并不赞同介入。担任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对其厉声道:“如果我们放着这样一支大军不用,留着又有何用!”鲍威尔后来在回忆录中对这一幕表示过自愧不如,称:“当时我惊讶得连血液都差点凝固了”。经过奥尔布赖特一番力推,美国和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批准的情况下,以“人道主义危机”为由对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而她在国会的好朋友拜登也伺机而动,全力保障空袭南联盟提案的通过。之后的78天里,北约凭借绝对空中优势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进行了连续轰炸。这是冷战结束后北约的“复活之战”,经此一役,俄罗斯的势力基本被清除出巴尔干半岛。1999年5月7日夜间,一架B-2轰炸机向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樱花路三号的中国驻南大使馆投掷了五枚精确制导炸弹,造成三名中国工作人员身亡。有时想想,新移民虽然理智上不会考虑旧祖国的利益纠葛,但其思想深处受到的族裔与历史影响,是无论如何抹不去的。人不是机器,人的大脑不会简单的被删除或者格式化。波兰裔的布热津斯基也好,捷克裔的奥尔布赖特也罢,他们即使到了美国、当上华盛顿的高官,意识形态层面的仇恨与危机感仍然难以消除。东欧裔的美国人看待苏联或俄罗斯,只会比普通美国人更加激进。英国首相约翰逊(中)出席新闻发布会,2021年9月。两侧分别为时任卫生大臣贾维德(左)和时任财政大臣苏纳克。视角回到当下。最近看英国保守党首相竞逐的大戏,感慨万千。根据英国媒体报道,目前暂时领跑民调和议员支持率的是前财政大臣苏纳克。这位苏纳克可了不得,他1980年生人,牛津大学毕业后平步青云般做到了内阁大臣的高位。值得关注的一点,苏纳克是印度裔,他的妻子是印度亿万富豪的女儿,可谓政商强强联合。其实早几日还有一位风头甚劲的人物——曾历任英国内阁文化大臣、商业大臣、住房与社区大臣、财政大臣和卫生大臣的赛义德·贾维德。1969年出生的贾维德是保守党内的重量级大咖,连同本次在内两度竞选党首,均功败垂成(已宣布退选,议员支持票未列前三名)。大家没猜错,贾维德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移民。真可惜,要不然在伦敦城里上演一幕激烈的印巴大战,多么别具风情……男人靠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对于有些民族来说,他们影响世界的做法并不是刀枪与战争,而是将自己民族的人与思想植入到一个个强大帝国的心脏里。像布热津斯基、奥尔布赖特,以及未来可能的苏纳克一样。沉舟侧畔千帆过。世界民族之林的竞争,胜败得失未可知。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