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温天气小心“热射病”,尤其这2类人,严重可能致死!
这个夏天到底有多热?看看这位兄弟你就知道了。
7月10日,浙江金华一名男子偶发车祸。
被撞后,他迅速从地上起身,捂着胸口往一旁的树荫底下走去,随后躺倒在树荫底下。
本以为他伤得并不重,谁知后经医院检查,该男子当时居然撞断了6根肋骨!
网友们纷纷在底下调侃:断几根肋骨不一定会死,但躺在太阳底下,真的会热死!
金华交警也随之附上了温度实测,直言地面温度已高达58.7℃。
在持续的高温之下,“热死了”再也不是随口的玩笑话,而是真的会存在生命危险。
今年夏天,因为「热射病」昏迷乃至死亡的案例,已经发生多起。
尤其是体质较弱的产妇、孩子、老人,死亡率更是超过了50%。
那么,到底什么是热射病?和中暑有什么区别?为何会致命?如何治疗和防范呢?
晨妈赶紧给大家说清楚!
大多数人对于「热射病」三个字,都是今年夏天才认识的。而且认识的方式,并不友好。
都是通过全国各地频繁出现的危险病例而熟知的。
热射病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
要知道,人体的正常温度之所以能够恒定在37℃左右,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
但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产热量<散热量,体温就会降低;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产热量>散热量,体温就会升高。
而当体温升高,并突破了人体可承受的临界值,就会造成身体产热、散热功能失衡,患上热射病。
所以,热射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体温升高至40℃以上。
如此一来,当人体温度达到40℃以上,并且迟迟无法散热,就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等危害。
由此便会出现抽搐、昏迷、意识不清、器官受损等症状,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症。
苏州一名48岁的车间工人,就因为患热射病,而出现多功能器官障碍。
那么热射病,只有在户外的高温环境下才会产生吗?
不一定。
高温环境不仅仅限于室外,汽车内、高温工作间、不通风不开窗的家里,都会形成高温环境。
江苏一位独居老人,就因为舍不得开空调,呆在闷热的家中,同样患上了热射病。
很多人都很疑惑,热射病和中暑到底有什么区别。
中暑一般会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也就是中暑的TOP版。
对于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而言,只要及时转入阴凉通风的环境,进行物理降温,再喝一些淡盐水补充水分,便可缓和。
而热射病作为新晋的“高温杀手”,就不能大意对待了。
热射病的患者,不仅体温会上升至40℃以上,而且皮肤表面干热无汗,难以排出汗液。
这个时候的身体,其实就像是一个焖锅,内部会不断积攒热量,“灼伤”内部器官。
热射病之所以频上热搜,引起大家的重视,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致死率太高。
热射病的致死率通常在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70%-80%。
而在我们身边,最容易患上热射病的,主要有两类人:
●长期在常温、高湿环境作业的人
●体质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
如果发现身边有出现热射病症状的人,我们该如何帮助救治他们呢?
除了上面几种救治措施,还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
因为热射病患者可能会有抽搐的症状,所以咱们一定不能往患者嘴中塞入任何的东西,也不要刻意束缚患者的身体。
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患者移至平稳安全的地方,避免摔伤。
高温这个概念,晨妈还需要再强调一下。并不是只有室外,才能称之为高温。
于人体而言,当环境温度>32℃、湿度>60%,并处于无风状态时,即可视为高温环境。
所以密闭的车内、以及不通风的婴儿车,都需要警惕起来!避免发生悲剧。
每年因为把孩子关车里、在婴儿车上盖遮阳布而导致意外的新闻,数不胜数。
要知道,当室外气温达到35℃,车身只要经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升至65℃,待至30分钟就能致命!
而将普通的婴儿车放置在20-25℃的阳光下,并盖上一张毯子,半小时后,车内温度会升高至34℃,足以导致孩子中暑。
夏日持续高温,我们一定要提早做好预防工作,避免伤及家人和孩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