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在陶瓷上、加工成首饰、做成桌游...十年了 它越“活”越带劲!
华侨伍耀初给父亲寄去50元,用于过年给家中儿童发放利是。李镜尧 藏
这一封封跨越山海的侨批,承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对亲人和家乡浓郁的思念,也记载了他们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作为联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华侨华人也在书信中传递了新的思想和事物:
通过对抽水马桶、留声机等的描写,向家乡引进侨居国和地区的现代化事物,改进侨乡生产方式和生活品质;
更加重视晚辈的现代化教育,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体现出更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趋势。
侨批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和见证。对侨批的保护和研究,也让那个年代华侨华人的海外境遇、中西思想的交融等等有机会重现在大众眼前。
在“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上展览展出的银信。郭军 摄
在侨批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中,有哪些有意思的方式呢?
在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16万封侨批中,有5万封来自侨乡江门。因侨而兴的江门让侨批的文化传承和发扬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在与文博会同期举行的“广东工艺美术精品展”上,陶瓷作品《侨批纸短,家国情长》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工艺美术师郑文贺和他的团队用麻布压泥片,使泥片达到纸质肌理的效果。再用釉料在压好的泥片上书写,做成一封封陶瓷侨批。未来,釉下彩侨批将被开发成文创礼品,推向文旅市场,让侨文化进入家家户户。
市工艺美术师郑文贺用陶瓷工艺制作侨批艺术品。 来源:江门日报
潮汕地区也是广东侨文化的代表。广州美术学院的一位学生则以侨批文化,结合潮州金漆木雕技艺,设计制作装置和首饰作品,重现潮汕先侨过番和寄送侨批的历史切面。
作品通过融合侨批、印章、市篮、潮汕华侨人物等图案元素,以双向联动的方式,制作成装置艺术品和胸针,描绘思乡潮侨将工资和家书寄回家的情境。
作品图片 来源于网络
泉州是福建侨批的主要集中地之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侨批的历史,泉州市档案馆和晋江市档案馆邀请泉州广播电视台对歌曲《侨批》进行MV拍摄录制。
MV以泉州侨批馆和晋江梧林侨批馆为主要背景,将侨批文化、华侨古厝、古城文化的厚重历史文化进行融合展示。
歌曲《侨批》由闽南音乐人林庭龙创作。据林庭龙讲述,其二舅很早就从泉州到南洋、再到香港去打拼。事业有成后,二舅和舅公、舅奶奶常从海外寄回侨批,帮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这段雪中送炭的记忆成为了他创作歌曲的灵感来源。
歌曲《侨批》MV首发仪式在福建泉州侨批馆举行。 吴冠标 摄
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侨批文化焕发新光彩。
愿侨批文化越活越鲜亮!期待下一个十年!
来源:中国侨网(ID:qiaowangzhongguo)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江门日报》、南方+、《羊城晚报》等
作者:刘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