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申请怎样才能高效?| 智囊团
随着北美各大商学院发布申请截止日期,2023申请季也算正式开始进入战斗高潮。而在申请中大家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效率问题。
在兼顾工作、考试和申请材料的过程中,大家难免会陷入到计算投入产出比的心态当中。而真正完成顶尖商学院的申请也不是简单的时间计算这么简单。今天,我们邀请到几位非常有经验的培训师一起跟大家聊聊有关申请效率的问题。
James
思考申请效率有前提,就是申请的学校与申请人的实力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当学校远超过申请人实力的时候,申请人不应该也不需要考虑效率。以哈佛、斯坦福为例,很多成功的申请人都说在申请上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为过,essay改十几版根本不算多,因为下一版本总是可以写的更好。显然,这种情况效率不是做好申请的关键。当申请人实力与学校差距不大的时候,申请效率或者ROI就显得比较重要。申请人一般都是全职工作的同时做申请,是否能有效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会影响申请成功率。
思考申请效率的第一条是不要因为不能按照制定的时间推进申请而焦虑,申请计划或timeline肯定会变。原定两次考出GMAT很可能会变成三次或四次;原以为整理了storyline就可以两周写出比较满意的essay,结果两周一套完整的essay都写不出来。申请就像健身,不是越使劲练效果就越好。申请有自己的规律,包括受挫、突飞猛进和平台期。而且每个人的阻碍因素不一样,因此按照别人的申请计划推进是不现实的。预见到申请计划会变化,让自己具备随时重新开始的意识和能力是基础。
第二条是努力的方向。很多人非常努力,但是进展很小。比如,很多申请人写essay的第一步是查学校的essays题目,第二步是看网上各种essay题目解读,第三步开始构思essay,其中最大的投入是如何用一条线把各种经历串起来,会说我已经想清楚了essay storyline(感觉大家都受到乔布斯的dots connected的深刻影响)。第四步是渲染文章,增加场景或写悲惨的经历,目的是写出激动人心或打动人的essay。第五步是确认这样写是否与学校的偏好相符。
多数申请人都是按照上面的步骤或思路做申请,区别是有人在第三步受阻,有人花很多时间在第四步。这样的思路和做法有什么问题?这样做是稳妥但并不一定取胜的思路。因为这些是多数人努力的方式,你可以这样做,别人也可以这样做。大家的差异性很小。能产生区别的是谁更早开始、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或者认识更多的校友。因此,申请的成功似乎在拼谁更努力。努力对成功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大家也是知道的。
Lahua
怎么做申请是最有效率的?
思考这个之前重要的是先做起来有体感。一个普遍规律是做任何事情,做之前准备得再好、都会和做之后不一样。这个做起来,不是聊一聊或者随意想一想,而是亲自做。比如 真的去看每一份工作做了什么,思考自己如何与团队的人合作实现目标。
有了体感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大概的规律或者整个申请过程中有哪几个重要的质量检验milestone(这是我最关注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用)。要注意,这里milestone不是流程上的,比如先写简历、再写essay、最后申请表这种。很多人往往会停留在流程里,这就属于战略懒惰战术勤奋了。
我们需要的质量检验milstone实际上是帮助我们评估申请的阶段性效果的。如果把整个申请过程解构一下可能包括这几个部分:
首先是,我们要理解好的申请材料是最大程度上展示自己的商业管理潜力的材料。
重点是,我们始终在做的是评估自己的潜力。这里的工作量最大,可能有这么几个步骤的操作:要基于事实本身去倒经历和做分析,要利用好多方反馈寻求评估结论尽可能准确,最后知道自身潜力还有多大的发挥空间或者说从商学院角度是否值得投资就涉及到career goal的探索和why school一些了解。(其中前两步可能要反复做)
最后是,材料在表现形式上要还过得去,所以需要留时间给细致工作(比如 wording)
理解以上,就可以大概定下阶段性目标:花多少时间做到什么程度,以及要根据实际实行不断调整目标,保证有进展(这个是最难的部分,因为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意外情况)。好的是通过基本的research可以知道大家一般情况下花多少时间申请,极少数人花了几天,绝大多数人都花了2-3个月起步、4-5个月正常。那大概就可以有个基本轮廓再去分配时间,比如1个月以后,我的经历必须倒完了绝大部分、并且开始有一定的分析)。
Xinyi
我觉得谈效率的前提是有效。首先是保证最终会有效果,再看能不能用更短的时间或者更好的方法去达成。
在申请这件事上,大部分人想要的效果和两件事有关:
1.提升申请成功率,比如拿到面试的概率,通过面试的概率;
2.能让MBA这件事变成自己职业发展的跳板/助力或者换一个好的环境(所以才会有选校,why MBA这样的问题)。
但一旦想到申请,大家首先想的不是明确我要什么,而是要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就好比客户来问有没有电钻,实际上想要的是墙上的洞。申请人在开始申请的时候,也在到处问有没有凿子、电钻、斧头,比如应该怎么选素材,怎么串故事线,怎么润色,等等。这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是第一次做这件事,而申请看上去比墙上搞个洞复杂太多了,没有点实际的工具/方法在手上,怎么能安心呢?
这个搜寻的过程其实会挺没有效率的,因为要去判断一个工具/方法好不好用,对不对,其实是需要经验的,而申请这件事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次性的。即使用过一个方法成功了,如果不理解为什么成功了,这个方法也很难迁移,甚至可能还有反作用。比如选材上,听说悲惨的故事好像能起作用,那么对于快乐成长的人来说怎么办呢?
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先问问自己最终想要什么效果,以及这个效果和什么有关系。比如提升申请成功率,可能和你是不是有悲惨的人生经历真没什么关系,而是和你在文书和面试中展现出的超越背景的商业成熟度有关系。明白了达成效果的关键,才能在关键上使力,去提升效率。
如果你也正在为申请效率所困扰,希望能够明确目标给自己的申请做出最合理的安排,非常欢迎你来找我们聊聊,BeBeyond积累了二十多年的真实案例能够成为你强有力的数据参考,欢迎扫码预约我们的免费咨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