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接到关于警服变迁的选题任务的时候,我内心多少是有一些惶恐的。
原因很简单,警服嘛,变化就有数的那么几次,有那么多值得写的内容吗?我甚至都有些担心:即便去采访、收集资料了,关于警服的内容能不能支撑起一组聚焦?带着这种忐忑的心情,我和几位同事开始了采访和写作工作。我通过既有的关系,逐一联系上了本组稿件所需采访对象,并预约到了北京警察博物馆进行参观。接下来,大家各抒己见,确定了自己大致的写作方向,分头行动。最终,《中国警服的变迁》系列报道如期在《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14期刊发。我负责采写的《中国人民警察制服的8次重大改革》是本组聚焦中的第一篇,需要体现出警服变迁的历史感,想要全面呈现,就必须把每次变迁的细节和意义予以梳理,分量不可谓不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警察服装的每一次换装,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警服变迁的亲历者的叙述,显得尤为重要。老作者、公安部全国公安文联会刊编辑部原主任张明老师给我介绍了自己经历的警服变迁,还热心地帮我联系到了《人民公安》的作者方玉杰老师。方玉杰老师又帮助我联系到了参加过1949年开国大典安保的董国平老师。经过两次当面采访,董老向我介绍了不少他当年亲历的情况,并提供了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原院长刘尚煜的回忆文章。刘老的文章清晰叙述了当年北京市公安干部着装的变迁细节,也讲述了自己作为亲历者的不少相关故事,这些在我文章中都一一得到了体现。警服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轨迹,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法律、经济、人文状况。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相关名词的改变和调整看似简单,背后却都有许多历史的痕迹。如果不多加考证,很容易弄错,造成混乱。比如,公安和警察这两个词的区分和联系,是否可以完全画等号?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代表了什么?警察这个词在旧社会和新社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含义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些用词,在行文中都要留意,要精准。还有很多历史事实,如果不跟亲历者了解,也无从知晓。比如,北京市公安干部在历史上有一段时间是不穿警服的,这件事几乎很少有文献明确提及。如果不采访亲历者,这样的事实我们其实并不容易从其他渠道获知。作为记者,虽然不是学历史出身,做的也不是历史学者的工作,但在写作这类文章时,也要从历史的视角看问题,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样可以尽量少犯错误、少闹笑话,尽可能展示历史真实的原貌,最终的稿件才会更加严谨和丰满。这组稿件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圆满完成。稿件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反响,不少公安系统的朋友私下联系我,表示希望得到这期杂志。作为写作者,这是一种莫大的欣慰和鼓舞,相信其他几位同事也有同样的感受。新一轮的警服改革已经启动。警服的变迁是新中国走进新时代的一道别样风景,从一个侧面映衬了人民警察发展的历史,未来也依然体现着警察精神、警察文化的薪火相传。作为法律媒体的记者,我们也会继续关注我国警服的变迁,做时代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