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AI+医疗:「看病慢」的日子终将告别

AI+医疗:「看病慢」的日子终将告别

公众号新闻

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星标

每天早 07 : 45 按时送达

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AI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篇文章,作者分析AI与医疗的结合,能给我们提供的帮助。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生活会随着AI变得更美好、更高效。


全文共 3924 字,阅读需要 8 分钟

——————— / BEGIN / ——————

我们前面有聊到AI+教育、AI+美食、AI+法律、AI+旅游等多种场景的应用畅想,「AI+」似乎是一道魔法,可以将各行各业的场景重新粉刷一遍。

今天,我们来聊聊「AI+医疗」。在这个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AI可以带来怎样的改变?

实际上,AI在医疗领域已经应用得十分广泛:

  • Google Health使用AI来追踪用户的健康数据(体重、血压、胆固醇水平等)并识别潜在的健康风险。

  • Guardant360使用AI来检测血液中的癌症DNA,用以筛查癌症高危人群,或监测已被诊断患病的人群。

  • Insilico Medicine使用AI来制定新药,它可以筛选数十亿种药物化合物,找到有可能有效对抗特定疾病的药物。

此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ChatGPT等的出现,也为AI医疗赋予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从普通用户的视角来感受,AI可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影像学测量的“第二双眼睛”

在体检中,最耗时的是哪个环节?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投票给「影像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照彩超、照CT等。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有体验过,每一次在彩超室或CT室门口,都要排队1个小时以上。

那是因为,目前的影像检查大多还依赖于医生。

首先,医生需要用仪器在我们身体上进行缓慢移动,然后用「肉眼」在电脑屏幕上判断是否存在异样。

然后,如果医生发现有异样(比如结节),则需要手动测量结节大小,手动标记位置,以致于每一次检查都十分耗时。

而且,人工检查还可能会有难以避免的遗漏,有些小异样用肉眼很难分辨出来。

这时候,AI就能发挥显著的作用了。

  • AI处理图像的速度要比人类快很多,甚至可以并行分析图像,在几分钟内扫描数千张图像。

  • AI算法模型还可以用来识别与疾病相关的图像模式,更容易 “看见” 人类难以发觉的隐匿在图像中的疾病现象。

比如,在视网膜疾病早期,人工检查很难发现其微妙的变化。

因为视网膜是一个非常小而脆弱的结构,它位于眼球后部,厚度不到 0.5毫米。而且医生对于图像解释也有主观性,不同医生对于同一图像的解释可能存在差异。

而AI可以更轻松地“看见”这些细微的变化,帮助医生及早发现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迹象。

又如,在多发性硬化症早期,人工检测也难以精确诊断。

因为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变组织在大脑MR图像上对比度很低,很难用肉眼去识别。

而且这些病变组织在大小、形状和位置上都有很大差异,有的会位于脑深部结构,不容易被发现。

而AI可以更精准地判断MR图像中的异样,从而提高诊断精准度。

AI如同影像学测量的“第二双眼睛”,能快速对图像进行分割与特征提取,找到正常区域与异常区域的差异。

此外,ChatGPT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医学影像的可解释性。

在没有ChatGPT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前,AI读图如同一个“黑匣子”:医生没有办法知道AI是如何判定该区域存在异常的,以及如何认定异常部位恶化的程度。

而有了ChatGPT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后,AI读图变得更加透明:医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AI的判定原理,双重检验其判定的合理性。

除了医生,患者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提问的方式,了解自己的医学图像。这样将更有利于患者理解医生的决策,并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ChatGPT将拉近普通人与医疗学术领域的距离,多一份认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配合。

电子病历的“高效记录员”

目前,医生会诊时,仍需要手写病历。

有些病例情况较复杂(例如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病历可能达到上千字。

而AI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可以快速地将医生与患者的对话迅速记录下来,并摘取关键信息。

  • 对于医生来说,问诊过程更加方便快捷,AI只需几秒就能生成电子病历。

  • 对于患者来说,诊断过程可追踪可溯源,免去医生字迹难以辨认的麻烦。

AI化的电子病历,可提高会诊的准确率。

比如,一些罕见病(像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病等)容易被误诊。

这些疾病难以诊断,因为它们的症状可能与常见疾病相似。

AI可以根据电子病历中患者的家族史、基因组成和病史,来识别患罕见疾病的高风险患者。

比如,一些慢性疾病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多个器官系统。

AI可以提取电子病历中患者的关键信息,例如患者的症状、药物和测试结果。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追踪患者的进展,并对现阶段治疗做出明智的决策。

再如,一些多系统疾病(像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也较为复杂,需要多位专家共同诊断。

AI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生成标准化患者记录,以便于专家信息共享。

AI也可以运用多学科背景知识,提供初步建议,辅助专家做出有关治疗的协调决策。

AI如同电子病历的“高效记录员”,能自动生成患者报告,让医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与患者的沟通上,提高会诊的质量。

ChatGPT的出现,有望进一步提高电子病历的普及率。

有些医生可能不熟悉电子病历的使用,甚至可能会出现“打字比写字还慢”的情况。

ChatGPT的多模态输入能力,可以让医生选择擅长的方式进行资料输入,比如语音、图像、视频等。

不管是医生与患者的对话,患者的CT、彩超等医学图像,还是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视频,都可以被记录下来。

  • 在输入端,数据输入多元化。

  • 在输出端,电子病历标准化。

如此,电子病历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广,在不同地区和医院之间可以互通互用。

疾病风险的“侦查专家”

我们通常最担忧的是,对疾病风险一无所知,以致于疾病突如其来时,焦虑且不知所措。

AI可以通过模型训练,以更快的速度找到大量数据之间的联系,为疾病高风险患者发出尽可能早的风险提示。

比如,AI可以更精准地预测疾病。

AI可能会了解到,年龄超过65岁、有吸烟史、有高血压的患者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

AI可能会了解到,年龄在65岁左右,有家族患病史、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缺乏锻炼等)、有既往病史(如头部受伤、中风、抑郁等)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更高。

比如,AI可以预警相关并发症。

在病人住院期间,AI可以通过与可穿戴设备的结合,自动跟踪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及时发现病人潜在的并发症。

AI可能会了解到,肺病患者术后有肺炎、呼吸衰竭和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AI可能会了解到,肾脏疾病患者术后有发生肾衰竭、感染和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的风险。

又如,AI可以提示药物排斥反应。

AI可以判断一个具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服用哪些含有该成分或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药物。

即使是新上市的药物、医生不熟悉的药物,也能通过实时更新的数据库提供相关建议。

对于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来说,AI可以给出更全面的副作用提示;

对于未向医生报告症状的患者来说,AI可以给出更智能的用药跟踪提醒。

再如,AI可以发现不同过敏源之间的联系。

AI可能会了解到,对某种食物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也有可能对另一种食物过敏。

例如,某些患者报告暴露于某些环境因素后经常会有打喷嚏、咳嗽和气喘等症状,AI可以告诉患者可能对哪些因素过敏;AI还可以通过视觉算法,识别患者皮肤上的荨麻疹或其他过敏反应。

AI如同疾病风险的“侦查专家”,面对多元而复杂的疾病情况,提供尽可能充分的风险提示。

而ChatGPT的出现,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感。

当知道自己有可能或已经得了某种疾病时,许多人都会因未知而感到焦虑:不知道这个病严不严重,不知道治疗成本高不高、不知道会不会影响生命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患者可以通过自然语言的方式向AI提问。已经具备了医学知识的AI,可以给出初步建议,并跟你像朋友一样交谈。

在治疗结束后,你也可以用自然语言,询问有关疾病及护理的问题:比如这个药减量服用是否合适,头痛是正常现象吗,肌肉酸软应该如何处理。

ChatGPT能让AI医疗系统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给予患者情感上的陪伴。

写在最后

随着AI+医疗的逐步推广,我们有望看到「看病难」、「看病慢」等症结的改善。

1. AI+医疗,可缓解紧张的医疗资源

依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统计:2022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数约为103万家,但医院只占其中的2.5%,且作为诊疗首选机构的三级医院数量仅3725个。

从医院技术人员情况看,2022年我国卫生人员总数约为1398万人,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为35%,但该数量仍然难以满足庞大的病患基数的诊疗需求。

AI可以提供远程问诊,减少患者到医院问诊的需求。这对于居住在农村地区等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或因身体残疾等原因未能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来说,尤为有益。

2. AI+医疗,可提高医疗诊断效率

AI可自动化执行当前一些人工任务,例如数据输入、安排就诊时间、解释测试结果等,为医护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更复杂的任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AI可分析大型数据集,识别可能指示特定疾病的模式和趋势,为医护人员增配一个聪明的“大脑”,帮助他们更快做出判断与决策。

当AI的“魔术棒”挥向医疗领域,它就如同按下了加速键,促使医疗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不同赛道进入“快车道”,实现更多技术突破与创新。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成熟与落地,医疗行业也将从学术领域走进寻常百姓家。

有了专业训练的AI小助手,就如同有了一个私人陪伴的医疗咨询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见一个更美好、更高效的医疗生活。

——————/ E N D /——————

产品经理培训|产品运营培训|企业内训服务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培训」了解更多

▼ 喜欢请分享&收藏,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加薪倒数30天!芝加哥涨工资日子终于来了黄同学这个让你「看片更爽」的领域,腾讯一次拿了15个世界冠军两首和我的太阳的合唱:《金风吹来的时候》&《呼伦牧歌》没有当下,没有附近,没有故乡:「悬浮一代」的6个表现唏嘘!昔日千亿房企,将告别A股!这省上市第一股也快了迈微医疗:全球首台纳秒脉冲电场房颤消融(nsPFA)系统顺利完成临床入组香港公立医院长期免费医疗,老百姓看病不花钱,为什么很多人却跑到深圳公立医院自费看病?【动脉严选新品鉴第10期】诺生医疗:高频复合陡脉冲治疗设备G1——前列腺癌精准局灶治疗的优化之选音乐和武术是教育事业的精神食粮/采访美国大学教授黄宁生先生(下)冯仑对话吴晓波:「挺住」的四个方法论被深深地「看见」的感觉真好啊神平医疗:获神经介入同类产品器械出海“第一张证”,3年内有望占据15%市场【动脉严选新品鉴第21期】芙索特医疗:脊柱三维数字化诊断与智能化治疗系统,守护国之脊梁吴奇隆、刘诗诗被爆冷战3年 孩子在哪上学意见分歧 刘德华「慢慢」写父爱 感动久石让《紅顏知己》白宫:雷蒙多访华将告诉北京,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封印解除!Bing 抢先 ChatGPT 支持识图功能,不仅能看懂梗图还能「看病」UIUC 李博:GPT-4 比你想象的更「傲慢」关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黑龙江一地发布最新公告贞琳博士:「狼本善良」的三只小猪的故事,你给孩子讲过么?人类进化出了哪些「看似很弱、实际很强」的原始本能?没有美国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动脉严选新品鉴第11期】图湃医疗:术中导航3D-4K数字化眼科手术显微镜助力眼科术式革新UIUC 李博:GPT-4 比你想象的更「傲慢」丨GAIR 说瑞安医疗:切入职场医疗健康赛道,8年合作头部企业200余家京东大涨背后:「舍近求远」的阵痛|智氪昔日千亿房企将告别A股;“董明珠接班人”已离职|首席资讯日报音乐和武术是教育事业的精神食粮/采访美国大学教授黄宁生先生(上)产业大模型竞逐,京东的「快」与「慢」回国亲历:在美国看病和在中国看病的区别,简直离谱!理想汽车:「新势力一哥」的荣耀与隐忧全城轰动!中国好声音悉尼赛区的决赛即将拉开帷幕,现场豪礼相送,更有小野丽莎的演唱会门票!决赛门票即将告罄,抓紧抢购!【动脉严选新品鉴第22期】深睿医疗:医疗大模型推动下医学AI能力生成与应用服务平台【动脉严选新品鉴第17期】中天医疗:AIS一站式创新解决方案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