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亲历:在美国看病和在中国看病的区别,简直离谱!
前几个月,一直有块大石头压在我心里。
我一个同龄朋友确诊了妇科癌症,搞得我也紧张了起来,赶紧约了家庭医生做体检。美国是这样,在家庭医生那里只能看常规的小毛病,但往往还没见到医生,这些小毛病就已经自己好了。
但凡碰上其他任何略微专业的病,都得由家庭医生来转诊相应专科。所以,我请他帮我转诊到当地靠谱的一家妇女儿童医院,加做专项检查。
一个月后,预约日终于等到了。看诊的环境很好,护士很温柔,棕发碧眼的女医生也很友善,连检查带科普地和我拉了半个小时家常。
在触诊的时候,她脸上的笑容不见了,突然皱起了眉头。
我当时就觉得心里咣当一下,完了,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她说,你以前知道自己有个fibroid吗?
这个单词我平时没听过,但也猜得八九不离十,我说是肿瘤的一种吗?
她一边点头,一边比划:对,而且已经这么大了。
我一看她比划的大小,都快赶上个土鸡蛋了,那一瞬间,我完全懵了。
她说:你难道平时一点感觉都没有吗?
我木然地摇摇头。
她一脸不可置信地表情:这么大个瘤子,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呀,你真的全身上下没有哪里不舒服吗?
我苦思冥想了半天,底气不足地说:但我真的哪都很舒服啊……
医生满脸关切地说,需要我帮你转诊到影像医学中心吗?
我思考了一会,婉拒了。
按理说,检查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我没理由不同意啊,但是按我的经验来看,转来转去,预约个b超至少一两个月,等检查完了,还得再和她预约看结果,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反正我再过俩月就要回国过暑假了,不如回家找个经验丰富的专家看看,我这么想着。
几年前我就曾经吃过一次美国医生的亏。
那年我洗澡的时候,在肋骨下缘摸到了一个绿豆大小的小球,按上去还有点痛。
我赶紧去看家庭医生,怕是什么不好的东西。
家庭医生摸了几下,又打开谷歌关键词加图片搜了半天,突然灵光一现,眉头舒展,他找到了答案:
你这个可能是脾脏肿大的一部分,先检查血液,然后预约个B超看看。
我被这个结论吓得不轻,如果真的是脾脏肿大,那我的免疫系统不是也完蛋了?
那时的保险不好,但因为性命攸关,我还是硬着头皮做了,最后各种检查加一起,自己血掏了近1000刀。
你猜怎么滴,检查结果显示,我哪哪哪都正常,至于哪个绿豆小包,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前,就自行消失了。
虽然是虚惊一场,证明了我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但1000刀是要不回来了。
这次,我决定慎重一点,直接回国看个真切。
自从知道了身体里有个鸡蛋大的瘤子后,我整个人就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每天在小红书阅读病友们的手术经验贴,加病友群,越看越慌,而且从前没感觉到的症状,现在全慢慢咂摸出来了,每天多上一次厕所,我都会觉得,一定是瘤子搞的鬼。
那两个月,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人生八苦,比我年轻或同龄的朋友,因为脑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去世的也有四个了,怪不得杜甫能写出“访旧半为鬼”的唏嘘,原来人到中年,生老病死离得这么近。升职加薪,熬夜打怪,卷生卷死的半生,可能只需半年就化为乌有。
既然决定了回国看病,我就早早开始准备,发现网络时代看病,比过去方便了不是一星半点。
记得怀孕的时候,挂号就是第一个难关,那时都是靠老公凌晨起床,在妇幼医院的大厅里和黄牛一起排队,等到天亮才能抢到专家号。
现在,人还没回国呢,我就在医院的公众号上,挂到了15天之后的专家号,主任级别的专家才20来块钱。
根据姐妹们的经验,我花了8.5元,用远程图文问诊,让专家帮我直接把当天的检查单都开好了。
也不用排队缴费,线上就能电子支付掉检查费用。
等看病前一晚上,在线预约好第二天的B超时段。
当天到了医院,只用手机上签到、刷身份证取号,然后轻轻松松地等着做检查就行了,当场就能拿结果,直接给专家看就行,全程一次都不用排队,两个小时就能搞定。
我一边等着做检查,一边在微信上跟老公和朋友们感叹,现在看病太方便,太牛逼了。
轮到我做B超了,我躺在床上,是接受最终审判的心情,祈祷着直径小于5厘米就谢天谢地了。
两个医生沉默地看了半天,小声交头接耳了一会。
我心想,完了,应该是情况不太好了吧。
我怯怯地问医生:瘤子很大了吗?
医生面无表情地摇摇头:我什么也没看见。
我一愣,哈?
她们又叫了个资深的医生来,医生换了个超声头,说:我再换个角度帮你仔细看看。
她认真看完说:起来吧,根本没有什么瘤子。一切正常。之前到底是谁给你诊断的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当时就忍不住躺在床上傻笑出声来,美国的庸医又搞什么乌龙啊!我他妈一切正常!
赶紧一骨碌爬起来,再多躺一秒都是对医生的不尊重,我连蹦带跳地下地,跟医生鞠了个躬,仰天大笑出门去,退了专家号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之前韩寒说:“虚惊一场”这四个字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成语,比起什么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都要美好百倍。你可懂什么叫失去。
这一刻的我,心头压了两个月的大石头,瞬间化为齑粉随风而去,我真的太快乐了。
跟妮莫聊天的时候,她常说,她的同学长大几乎都想当医生,而且连考哪个医学院都计划好了。
美国小孩们对医学有多热爱不好说,但众人蜂拥而至的热情,很大的原因来自美国医生的收入顶尖,职业花期长,社会地位高等红利。
从一开始,大部分想在美国当医生的人,就并不是冲着救死扶伤,消除人间疾苦的理想去的,所以当他们成为医生了之后,只要不犯大错,就能一直快乐到老。
我没得过罕见重症没体验过顶级医疗,就看小病的体验来看,美国基层普通医生的业务能力,实在差点意思,他们十年看的病例还如国内医生一年看得多,每天大量时间都浪费在填表和保险扯皮上,哪有时间来精进医术?当场谷歌查症状,临时抱佛脚翻医书的情况,我至少碰到过三回。
在美国看过病之后,现在的我根本不在乎医生的态度是不是温柔,只有医术精不精,经验是否丰富才是让病人少折腾少花钱的关键。对一天看几十个病人还要提心吊胆防医闹的国内医生们,我只有感激。
今天次条给大家带来的是
《国家地理杂志》几乎年年安利的神仙目的地
8天7夜的大美青海
耀眼的雪山、
五彩的花海、
碧如翡翠的湖泊、
以及壮观又震撼的天空之境......
性价比超高的食宿一价全包旅行团
快去次条抢名额吧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病故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