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王得力已经在英国生活10个年头了。她的本科与硕士阶段在英国学电影与戏剧最好的两所学校度过,在TED上发表过演讲,也参与过BBC纪录片等不同类型电影的制作。
毕业后,王得力留在英国,成为了一名表演指导、演讲指导以及电影制作人。
对于这样一位资深“英漂”,如果你问她:“我适不适合来英国留学呢?”王得力大概会笑一笑回答说:“留学面对的最大挑战绝对不在学术方面,而在其他地方。”
听者可能会感到疑惑。但是对王得力来说,这是她在英国学习、工作后最深的感悟。
作为一名华人女性,她花了漫长的时间逐渐建构起自己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知,走过了一条满是坎坷与艰辛的道路。
王得力成长在一块非常国际化的土壤上。她高中毕业于湖南省的顶尖名校——雅礼中学。这所中学历史悠久,是100多年前耶鲁大学的学者来到中国创立的学校。因为这个传统,学校和耶鲁大学始终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学校的氛围非常国际化。在这样的高中读书,受到文化氛围的熏染,王得力很自然地将出国留学视为未来出路的选项之一。在考虑专业时,她想到自己很喜欢看电影,就很干脆地去了英国,学习电影制作专业。然而,来到英国后,王得力经历了一段可以称得上灰暗的孤独时光。在英国学习电影制作的本科三年,她没有和班里的同学成为知心朋友。甚至可以说,这个环境让她感到很是压抑。“文化氛围不一样。”王得力说,“如果你在国内的话,班上有一个外国的转学生来了,大家肯定都说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融入这个集体。“但是在英国的话,我没有感受到那种,‘因为你是从外国来的,我们需要帮你一把’的友善。”上课和学习之外,她和英国同学们经常讨论的一些电视节目和歌曲,以及一些年轻人间流行的话题。王得力想参与,但是同学聊的这些话题她甚至都听不太懂。作为一个敏感的女孩儿,王得力敏锐地察觉到,虽然大家都在一起上课,但是自己是“不一样的”,并没有完全被班级团体所接纳。国外学生对中国人的一些刻板印象也让她感觉很难受。在Ted演讲的时候,她曾提到,某次她和一些同学讨论她在剧组中的首选角色。她说她更喜欢摄影组或制片部门。一个同学说:“哦,你不想当剪辑吗?中国人更喜欢像这样的技术性工作吧?”当时她很疑惑,说:“实际上,我更喜欢在拍摄现场。”那个英国同学听罢解释说:“我以为中国人更擅长接受指令而不是领导别人。”这种标签化的、赤裸裸的刻板印象,让她觉得真实的自我被种种预设的文化背景标签掩埋,丧失了被人看见的机会。本科毕业后,王得力gap了整整一年,回国进行了电影行业的一些实践,重新调整了状态。此后,她选择去到皇家中央演讲和戏剧学院学习一个很小众的专业——演员指导与训练。
提起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王得力坦言,她其实考虑得比较纯粹,自己想当一名导演,因此想学习一下如何指导演员更好地呈现出导演想要的演技,继而选择了这个专业。在进入硕士学习之前,王得力对硕士生活的态度比较悲观。她觉得自己之前本科三年已经见识过英国人那种“假笑男孩/女孩”的状态,觉得硕士生活也只会是本科时状态的延续。但是开学后,她发现这个新环境里的学生都很友善。当她的目光和这些同学交汇时,大家脸上都带着微笑。学校的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影响和打动了她。在演员指导课上,老师反复和他们强调:“你要先照顾好自己,你要先爱自己,你才可以把爱传递给你的学生。”
她曾经指导一位演员去表演一边隐瞒事情强颜欢笑,一边撒谎的戏。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绪的叠加,难度比较大。那个时候,她选择的方法是让演员一边微笑,一边把这个角色心里想说的话跟那个人说出来,比方说非常热情去迎接那个人,但是一边迎接一边说我可真不希望你来,你可不可以给我滚远一点,说着还要去拥抱对方。她让演员这样先演第一遍。在第二回的时候,她要求演员把他的真实台词带入进来,然后第二遍第三遍把这种感觉夯实在他的表演里。指导结束后,演员特别惊讶地对她说,以前很多表演老师只会让他回想自己违背本心做的一些事情,试图用他的过去经历来帮助表演,但是效果并不好。而这次指导没有涉及到任何他自己的隐私,却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我知道如何去跟对方达到一个同频”,王得力说。“这种同频它其实是更深层次的,他并不是在乎说我要知道什么很浅层的隐私,我只需要相信就是你是一个人,你就具备你要表演这一段所有的东西。我对演员信任,演员对我也会有信任,他会信任说不管他做出什么样的表现,他做出什么样的一个尝试,我都可以给他接得非常好。当双方足够信任彼此,就能达到一个同频的效果,两个人在情感上的链接是互通的。”讲起自己读研时的时光,王得力的表情似乎都变得更温柔了。“本科三年的那些经历,他教会了我如何去捍卫我自己,但是在皇家中央演讲戏剧学院的这一年的时间,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爱这个世界,以我的身份来爱这个世界。”时至今日,王得力已经很自然地融入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在英国待久了,她学会了很多当地人会说的一些词,一些语气,一些小习惯。在其他人讲流行的“梗”时,王得力跟着会心一笑。已经没有人会再把她当作异类。这是熟稔一个文化环境自然而然发生的适应与改变,而非舍弃自我的迎合。她坦言,她绝对没有被同化为一个英国人。当自己完成了跨文化的转变之后,她更加坚定的热爱自己的文化认同,更加坚定的热爱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外国的文化形式可能跟中国很不一样,各有特点。我越是在外面,越意识到中国文化的宝贵。”在强烈的自信与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中,带着友善与温暖的信任去与另一个文化的人进行真诚沟通,这就是王得力给自己找到的跨文化交流的最佳方式。正像她曾经在TED演讲时结尾说到的那段话:“创建一个对话,让双方都参与其中,而不是让那些标签或名字取代我们自己的声音。所以,我准备倾听你的声音,希望你也准备好倾听我的声音。”正是这样建立在平等与尊重基础上的互相倾听与彼此看见,让我们得以与其他人连接到一起,得以在异国他乡也能找到自己的归属之地。“我相信留学生们、海外生活的华人们都曾经遇到过和我类似的,因为文化认同危机带来的精神困境。”王得力笑了笑。“我现在觉得真的不必焦虑,如果我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发那我真的倍感荣幸。不过我更相信的是,每个人都会通过不同的路径,最终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录音:沈伟凝/王一童
剪辑:王子儒
本地制片:王得力
推文撰写/责任编辑:种子/安娜
推广支持:张冰/Joanne/李赢/贾雪晨/王奕歆《你好,正在路上的Ta》短纪录片系列通过展现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留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成长故事,深入挖掘并记录海外留学生的真实人生,让更多人深入了解留学生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