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卷”,国外就不“卷”了吗?
大家好,我是逃妈。
美国的暑假开始得要早些。前些天逃逃刚放假那会儿,我陪他看了一部纪录片“Try harder!”(中文名:再加把劲)。
这是一部2021年的美国纪录片,跟踪了加州很有名的公立高中Lowell High School的学生们,讲述他们为了进入心仪的大学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路。
影片拍摄得过于真实,每位受访人都很有代表性,感觉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
正值咱们国内的中高考季,看完感触良多。
影片中孩子们全力以赴的艰辛让人敬佩动容,然而大多结果的不尽人意,又让人心生怜悯,潸然泪下。
给大家找到了片源,提取方式见文末。
我觉得挺适合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孩子和家长一起观看的。
一来开拓视野,了解一些海外孩子的真实学习生活情况;
二来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所处环境。
我想这种思考不仅对孩子有价值,对很多家长也同样有所启示。
我们常说国内的教育环境太卷,其实放眼全球,但凡有目标有追求的个体,哪个不卷。
在任何一个有竞争的环境里,想要胜出,要赢,必然要比别人付出得更多。
卷是一种“希望比别人做得更好”的状态。
影片中,无论是亚裔,还是非裔,还是富有物理天赋的白人孩子,他们既是同学也是对手,无不付出了惊人的努力。
卷学习,卷科学项目,卷文艺特长,卷课外活动……
01
Lowell Public High School 是加州湾区很有名的一所公立高中。学校里大部分孩子来自重视教育的家庭,以亚裔居多。他们都冲着将来能进入好大学而来。要不自己就很上进,要不家里有个虎妈推爸。
过去十多年,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率逐年下滑,门槛越来越高。为了有限的名额,这些孩子从高一开始,就进入疯狂的学习和竞争模式。
每一次大大小小的作业、测验、考试分数,都会算入最后的GPA(Grade Point Average ,平均学分绩点,用来评价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术表现)。在Lowell这样的学校,拿A是正常发挥,而B,就算是不可接受的成绩了。
然而,学习成绩只占申请大学的一小部分,即便平时成绩全A,SAT接近满分,也只有20%的几率能进入顶尖名校。
还需要有大量的课外活动、科研项目、才艺特长、社区义工服务……
而到了真正的申请阶段,还需要撰写个人陈述,需要获得推荐信等等等等。
这里面哪个有用,哪个没用,权重占多少,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而且也不会公开明确的数据。
02
尽管功课繁忙,课外活动巨多,总有些孩子游刃有余。
比如来自中国的Sophia。
她原以为这所学校里都是天才,来了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学习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问题,找不到太多对手。
她还是网球队队长,慈善组织的联合主席,编程俱乐部的副主席,校报的编辑……
她的梦校是斯坦福和哈佛,并四年如一日地为之努力着。
我一开始以为,优秀如她,应该能如愿以偿。
结果当然也算不错,但和她最初的梦想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
Alvan来自虎妈类的华裔家庭。
妈妈几乎操办了他的所有,从吃啥穿啥到参加哪些活动、申请哪些大学,统统要管。就连最后的大学面试,都要来插上一脚。
这是一位我觉得有点儿“让人心疼”的孩子。
他上进、努力、善良、眼里有光。
他虚心向同学请教,努力做科学项目,关心生病的老师…..
但妈妈的期望总比他能做到的要高出一截,压得他喘不过气,感觉渐渐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最后,Alvan 被所有常春藤学校都拒绝了,去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同样也是来自华裔家庭,Ian是影片中最阳光的孩子。
这得益于一对开明的父母。Ian的父母也曾毕业于Lowell,正因为自己曾经吃过上学的苦,反而希望孩子能轻松些,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
Ian喜欢写“讽刺博客”,拍些有的没的“幽默”小视频,虽然听起来很无厘头,但父母依然表示支持。
然而这样的“轻松”,导致到了大学申请季,Ian突然发现自己距离“优秀”、“精英”差得好远好远。
幸好,父母及时给他找来了升学顾问,通过先进入社区大学的“曲线救国”,最后也算有不错的出路。
Ian很感激妈妈,他说,妈妈对他最大的帮助,就是当他感到绝望时,“让我转过身,看到还是有门开着”。
Rachael是一位混血女生,来自离异家庭,妈妈是非裔美国人,爸爸是白人。
妈妈非常重视教育,Rachael自己也很争气,每天起早摸黑地学习、做各种课外活动,努力程度不亚于周围的亚裔孩子。
但是,因为种族刻板印象,她常受到质疑。
甚至,在她被好学校录取之后,有孩子当着她的面说,你能被录取是因为你是非裔。
Rachael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她认为是自己足够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另一方面,她也不想看到,本该像她一样被录取的亚裔学生,却因为种族原因没被录取。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另一位非亚裔孩子Shea。
一开始我觉得他是个物理天才。
后来,看到他给同学分享学习经验时,才知道,天才的背后是百分百的投入和努力。
“我回家做四个小时物理题,然后熬夜到凌晨三点,完成其他作业。”
可能是因为Lowell地处加州的原因,纪录片一开始,很多学生都表示,自己第一梦校是斯坦福。
而最后,Shea是影片中唯一被斯坦福录取的孩子。
不过,了解他的经历后,你我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那样的苦。
Shea的父母离异。妈妈住在另一城市,为了能上Lowell这所好学校,他和爸爸一起住。影片拍摄途中他一度被房东赶出了家门,因为爸爸吸毒,也没有工作。
原来他平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做饭,收拾,学习。
这样的家庭条件,这样的少年,让人敬佩,也真让人心疼。
03
不公平的因素肯定是有的,尤其对亚裔。
Lowell的老师不断给孩子们强调,不要只盯着斯坦福、常春藤这些顶级名校,
“你会发现,即使你的条件统统都符合,也进不去。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它还和一个叫‘种族’的小问题有关。”
这东西当然不能摆在明面上讲,但它可以暗含在很多不好量化的、所谓的“综合素质”里去考量。
讲真,同样是卷,
咱们的中考、高考,就卷得明明白白,只看分数,多一分上,少一分下。
而国外的卷,则需要付出更多去“稀释和中和”那些混沌和不透明的因素。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换来等量的回报。
但不努力,肯定也不会有回报。
我相信,影片中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吃过的苦,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即便卷不过那些混沌因素,卷不过别人,也肯定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EASTWEST
不过话说回来,“卷”只是个人的选择。
纪录片中的孩子,他们是想追求卓越,想跻身精英,想赢的那一小部分。
其实还有很多别的选择,就在Lowell的周围,肯定就有不少轻松得多的学校。
他们只是选择了更艰难,能赢过更多人的那条路。
他们的底线,可能就是别人的天花板。
给大家推荐这部纪录片,意不在增加焦虑,相反你可能收获更多的是「平和」。
看到一些真实,你会从中汲取感动和激励的力量;看到“卷到尽头”是什么样儿,自然也会重新思考“卷的意义”。
毕竟在任何阶段,任何领域,能赢的只是顶层的一小撮。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理解努力的意义,能让今天的自己赢过昨天的自己,就很好了。
片源获取
观影链接为大家准备好啦,请点亮文章右下角的“赞”和“在看”,在后台回复关键词 再加把劲 ,就可以收到了~
直播预告丨究竟哪个暑假最可怕?与其争论这个问题,不如好好规划一下暑假如何弯道超车!
点击下方按钮即可预约直播!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