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刘雅瑟,实至名归!
(文末附2022年第40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奖名单)
POST WAVE FILM
2019年,刘雅瑟参加了《演员请就位》。一番表演之后,陈凯歌对她说:“你就是一个戏痴。”
对于当时已经多年没有作品,游离在主流视线之外,演员生涯岌岌可危的刘雅瑟来说,这不啻为一个高度的评价。
两年后,刘雅瑟的《智齿》一片,将自己的戏痴本质,一步一步放大,并最终得到了金像奖的提名。
在《智齿》里,她扮演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底层女性:王桃。
在整部影片中,王桃一直处于惴惴不安的状态;她蓬头垢面,被黑白两道追杀,蜷缩在垃圾堆里,衣不遮体,生存状态堪忧。
这种人生,对于任何演员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走入人物,刘雅瑟开启了“动真格”的表演历程。
在片场,刘雅瑟没有启用替身,片场没有用道具,她就吃剧组的剩饭,每天都是实景拍摄;臭气熏天的环境,让她真实地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嘴里叼着拖鞋,脏水溅进了她的嘴里。
回到家里,除了疲惫,她还带着满身淤青和新伤。
导演郑保瑞说,遇见她是自己的幸运;而刘雅瑟也认为,遇见郑导,也是“我的幸运”。
在《致青春》之后,很多类似假小子的角色找上门来。网剧、偶像剧、虽然能对演员的知名度起到提升作用,但刘雅瑟却想尝试不一样的角色。
她说自己那段时间接触了很多网剧和电视剧,希望自己能多接触一下。但“一天拍摄十几页剧本的节奏”,实在让她无法适应。
这不像电影那般给演员时间琢磨人物,也没有让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就草率上场。她坦承,“这让我很不适应”。
于是,在几年的“狂飙突进”后,她选择了沉寂。
然而在快节奏的娱乐圈,只要选择独善,就意味着孤寂。几番沉浮,让她从新兴女演员,成为了十八线小艺人。
虽然她认为“表演无法比赛”,但的确又因为“真的没工作”也“很久没有作品”。故而才来到了《演员请就位》的比赛现场。
陈凯歌“戏痴”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其言下之意是,只要有好的角色,那就一定能成。
王桃是刘雅瑟演艺生涯的一个亮点,是戏痴的明证,也是她演技的展现。
在影片的后半段里,王桃在惊恐中杀死了展sir。一瞬间,她表现出了不甘、不愿、歉意、解脱,甚至是窃喜的情绪。
这样的表演异常难得:
一方面,演员容易演假了;另一方面,容易演过了。
在影片杀青后,刘雅瑟曾经好几个月无法从角色的状态中走出,她会惶恐、会感到羞辱,甚至会屡屡走神。
刘雅瑟曾经说,“演戏就是出卖情绪,情绪无法控制,如果还能控制情绪,说明你没有走到角色里”。
POST WAVE FILM
刘雅瑟一开始并不叫刘雅瑟,她出道的时候,还叫做刘欣。
当时是2004年,还在上高二的刘欣,盲打误撞走进了《明星学院》的舞台。不会唱歌不会跳舞的她,被人调侃为“跑调小天后”。
但她的中性风格、鬼马性格,让看腻了电眼美女的观众大开眼界。最终,在那档选秀节目上,刘欣拿到了季军和人气王。
选秀教母龙丹妮力捧刘欣,给了她湖南卫视的大量资源。之后,刘欣成为了湖南ETV的明星主持,成为了《FUN4娱乐》、《越策越开心》的常客。甚至有人说,那一年是“刘欣年”。
不过,文似看山不喜平。
失去了事业阵地,唱歌跑调、缺少天赋的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成为一名演员。
换了赛道的刘欣,似乎发现了自己的天赋,那就是表演的爆发力。
她曾经说自己没有表演的技巧,就是一股子爆发力。“我需要有一个团队,如果对手戏演员很懂戏,那就能帮助到我。如果大家都不懂戏,那我就完蛋了”。
刘欣是很幸运的,她很快就接到了《十三棵泡桐》的邀约,并以本色拿到了东京电影节的“评委会特别奖”。
但这个奖项,也是昙花一现,就和《明星学院》一样,没能成为她事业重新腾飞的起点。
随后,她又折腾回了选秀的老路子,去了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又去了2009年的《快乐女声》。老剧情再度上演,刘欣的组合解散,翻红失败。刘欣也自嘲地自侃:“还没红就过气了”。
惊喜总在失望之中产生,又在欣喜之中成长。
拿到《致青春》里朱小北这个角色,刘欣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在和赵薇的面谈中,刘欣甚至都说出了自己准备回湖南开个淘宝店的打算。
正是这种真实,让赵薇看到了她身上的坚韧和直爽。
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但对刘欣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部戏不成功,她就得退圈。
朱小北在戏中气愤、刘欣在戏中爆发,敢爱敢恨、不破不立的朱小北让刘欣决定和过往割裂。
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雅瑟——优雅地嘚瑟——她希冀自己可以从此改命。
可是《致青春》只捧红了杨子姗和江疏影,配角刘雅瑟依旧默默无闻。
那一段日子,是刘雅瑟此生中最难熬的阶段——无戏可演、无本可选。
她曾说自己陷入了焦虑,就像是一个待价而沽的商品,只能“一边努力,一边试试运气,一边接受命运”。
此时,电影《麦路人》展开了选角,监制郑保瑞把一个单亲妈妈的角色推到了刘雅瑟的面前。
几乎是歇业状态的她想都没想,就答应参演。
03
POST WAVE FILM
有的演员从香港北上到大陆;有的演员从大陆南下到香港。北上是为了市场,南下是为了角色。
大陆的年轻演员,在故土等不到角色,只能南下香港寻找可能性。
一如春夏,一如文琪,一如刘雅瑟。
在《麦路人》里,刘雅瑟扮演了一个单亲妈妈。在生活的困顿、家庭的逼仄以及孩子的期许之下,她在狭窄的空间中辗转反侧,无限透支,最终客死在了麦当劳。
这样一个角色,距离刘雅瑟的生活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她依旧将其塑造的温婉而又可信。
女演员和角色是相辅相成的。演员供养角色,角色滋润演员,这样才能成就一段演员的形象佳话。
相对于那些有着深厚舞台剧背景的演员,刘雅瑟是一块璞玉,可以恣意生长。
她说,只要导演对自己有信心,那她就有信心:“我可以为了角色,把自己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我是愿意付出的”。
这种付出,是体验,是经验,也是敬业。
抛弃自己的过往、放弃自己的形象、摈弃自己的教条,才能塑造出理想的人物。
人设,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演员来说,是不需要的。刘雅瑟说自己不是什么艺人,也不需要人设。她说:“角色永远比人设更重要”。
《麦路人》之后,刘雅瑟本可以按照“悲情妈妈”的路数走下去,但她没有这么做。郑保瑞给了她足够的信任,递给了她王桃。
为了贴合角色,刘雅瑟每天都会去香港的深水埗,在那里和流浪汉朝夕相处,观察他们的举动,把自己全部投入到了角色之中。
王桃的戏份其实并不多,但却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刘雅瑟的身体成为了她的武器,不仅在对抗着城市,也在对抗着自己的命运。
黑白色的线条,勾勒出具有足够冲击力的肢体疮痍;满目的垃圾和粪水,让人物在属于自己的命运和阶层里千蒸百煮,并最终被暴力与黑暗所吞噬。
人们总是说,85后的花旦,没有能力,没有作品。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并没有把合格的原始素材交到演员的手上。
赚快钱、捞代言、上综艺成了这一批艺人的捷径。
主动放弃成为实力派的她们,自然要接受没有代表作的结果。
《演员请就位》上,刘雅瑟面对着发掘自己的赵薇,泪如雨下。她说自己做演员十几年,没有挣到钱、浪费了许多时间,更没有陪伴自己的父母,“这一点还是很难过的”。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选择炒作绯闻、贩卖人设、绑定富二代——从她的举动来看,她希望做一个合格的演员,更保住了自己改名的初心。
就在拿到金像奖提名后,霍汶希叮嘱她“继续保持谦虚的心”。刘雅瑟则调皮地回应道:“放心啦,我知道了~”
POST WAVE FILM
编辑丨清晏 排版丨逍遥
推 荐 阅 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