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塌房”了,谁在PradaPrada地掉眼泪?
因为蔡徐坤的桃色事件,奢侈品牌Prada的眼泪,要prada prada地掉吗?
如果真的要为代言人掉眼泪,那么Prada早已泪流成河。在这次城门失火之前,Prada早就因为“慧眼识珠”而被冠上了“内娱扫黄打非办”的名号。
上次的代言人“塌房”事件,发生在2022年9月,当时的代言人是李易峰,再上次则发生在2021年1月,当时的代言人是郑爽。这些还不算上品牌曾合作过的“劣迹艺人”PGone以及曾被微博禁言的代言人春夏。
虽然蔡徐坤的桃色事件尚无定论,但此前北京广告协会明星代言规范委员会已经做出了风险提示,在公告《关于对中国内地歌手蔡某某舆情发酵的风险提示》中,提醒各有关单位注意风险把控。
人们在关心代言人“塌房”的同时,不禁也为品牌捏把汗:代言人塌房,品牌背后有怎样的赚赔逻辑?毕竟有网友戏谑,Prada在中国区的营收主要靠违约金。
基本不亏钱,偶尔还能天降热搜
熟悉中国市场的品牌大概都练就了一套本领,但凡代言人有个风吹草动,先双击打开解约声明,吃几口瓜润润嗓子的工夫基本就能尘埃落定。
甭管细节上的是非对错,只要解约总没错,而且品牌们深谙危机公关的“黄金24小时”原则,加班加点也得解除合约。
虽然蔡徐坤事件尚未掀起品牌解约风潮,但此前在王力宏事件中,英菲尼迪带头把这套本领表演了一遍:在李靓蕾首次发长文的一个半小时后,便熬着夜发布了解约声明。更是创出了从签约到解约一共只用了35小时的壮举。
网友们眼里满是爱怜,一边赞叹着英菲尼迪的反应神速,一边记住了这个品牌,把换车提上日程。
英菲尼迪的“变废为宝”是个本事,不过不及娃哈哈的“高瞻远瞩”。
有网友翻出了娃哈哈接班人宗馥莉在录制新浪财经节目时的发言,她直言不喜欢王力宏,因此在2018年赴任娃哈哈品牌公关部部长之时终止了和王力宏的合作。
话题#娃哈哈接班人曾称不喜欢王力宏#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大格局”、“好眼光”,溢美之词赞不绝口,有网友为她平反昭雪:当年因为换代言人而骂宗馥莉的人,都欠她一个道歉。
从网友的反馈上看,代言明星塌房或许是个变废为宝的契机,甚至还能被传为一段佳话。然而,动辄成百上千万的代言费,品牌不亏钱吗?
TEAMSON大中华区市场营销负责人Miya认为,明星代言作为一种成熟的品牌行为,在合同中会对代言人有明确的约束条款,违法乱纪或陷入道德争议而影响到代言人的形象,都会终止合作。
虽然有不少律师表示,品牌可以进行索赔,但业内人士表示,已产生的代言费用一般不会被追回,也不会进行大额索赔。只有涉及到提前制作的物料、广告版面等成本,会由代言人给予品牌补偿。当然,如果合同里有明确的违约索赔条款,则按照具体条款执行。
“从钱的角度讲,因为塌房而解约代言人,品牌基本不会亏钱,但也不会因此而赚钱”,Miya说。
变废为宝的事,越少越好
既然品牌不会亏钱,又时常有天降热搜这种好事,那么就手握解约声明,坐等“变废为宝”不就好了?
其实不然,代言人的负面事件究竟对品牌有怎样的影响,自1980年前后有关代言人效果的研究出现以来,学者们至今无法达成共识。唯一能确认的是,负面事件几乎无益于品牌形象的塑造。
不过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品牌代言人塌房,一个很常见的发问是:品牌在选择代言人的时候,为什么做不好背景调查?
如果一个品牌对它代言人的敏感度与大众没什么差异,那么人们很难相信品牌的眼光。
资深公关总监千千坦承,在做背调的时候,无论是品牌还是公关公司,能做的其实并不比吃瓜群众多。除了基本的查资料外,一般还可能混进明星的粉丝群,但能掌握的资料最多也就是个资深粉丝的级别。
比较特殊的渠道只有经纪人这一条,品牌从经纪人处获得更清晰的明星发展规划,不过依旧对于风险评估没什么帮助。
其实现如今代言人们屡屡塌房,背后重要的原因在于品牌对代言人的选择愈发倾向于“流量”。
据不完全统计,蔡徐坤身上的代言数量高达42个,品牌们对流量的追求不言自明。以Prada为例,在2019年签约蔡徐坤之前,其总营收曾在2015-2017年间持续下滑,净利润更是从2012年起连续6年下滑。
蔡徐坤的到来或许真的带来了生机,2022年Prada的归母净利润相较 2021 年暴增了 58.09%。Prada官方也曾公开表示,“粉丝不是通过我们,而是通过 KUN 认识了 Prada”。
流量更具“影响力”,但也更“危险”。因此,与其说代言人塌房是不可抗力所造成,不如说是品牌自身建构逻辑使然——代言人被当做一次性的流量摇钱树,还是品牌价值的传递者?
明星代言的本质是让明星的内涵与品牌的价值相契合,明星成为品牌的延伸,从而与消费者对话,产生情感联结。
Miya认为,现在有太多代言都只是为了带货而已,只能称得上是产品代言,而非真正的品牌代言。
明星代言,往往更看重明星的商业价值,而非和品牌的契合度,所以也就有了纷纷扎堆找顶流代言、一个明星可以同时代言数个品牌的现象。
有资深品牌人表示,如果一个明星同时代言多个品牌,你很难真的区分和理解这些品牌背后的价值理念,方便速食、豪车和巧克力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选择顶流代言,势必是看上了他背后的粉丝消费力,然而或许饭圈逻辑对品牌本身就是种伤害。消费者是真的与品牌产生了共鸣而消费,还是“为了我家哥哥的商业前景,买爆它”?
“做品牌应当是种持久性的耕耘,如果只是短期冲销量,那么无异于一种投机行为”,Miya说。
如果签约了顶流销量就上去,合约到期销量就掉下来,那么代言究竟给品牌留下了什么资产沉淀呢?
品牌代言不灵了?
如果明星代言既带不出什么销量,也无法让人们真的理解品牌价值,还要忍受不时的翻车塌房,那么品牌为什么还要持续找明星代言呢?
有资深品牌人认为,明星代言或许是个“捷径”,找个明星签约,比起品牌自己策划营销活动容易多了,且确实能冲一波传播声量。
不过,意识到问题的品牌已经开始改良代言方式。
比起之前动辄就签三年代言,现在不少品牌都选择季签或半年签,通过勤换代言人的方式持续制造存在感。
也有品牌把代言人细化出三六九等,品牌代言人、品牌大使、产品代言人、品牌挚友、推广官/品鉴官/体验官/创意官,翻车一个还有其他的,翻车小的还有大的。
不过Miya观察到,现在的消费者很聪明,他们已经能够很理性看待代言,无论是明星、KOL还是KOC甚至KOS,背后的“套路”昭然若揭。
Miya认为,或许做活动、做社群是个不错的方式,从互动性、深度以及持久的沉淀和有效累积品牌势能的角度看,是各种代言无法企及的。
其实明星代言也不都翻车塌房或平平无奇,有不少案例依旧被品牌人津津乐道。
NIKE曾经相中了尚平平无奇的乔丹,用重金孤注一掷签下了他,乔丹的天赋和精神直到今天都在不断赋能NIKE的品牌。
凭借乔丹,NIKE不仅实现了跟阿迪达斯和锐步平分天下,更孵化出男人们至今为之心驰神往的品牌AJ。
老乡鸡和岳云鹏的珠联璧合也让人们过目难忘,起因是老乡鸡老总束从轩因为要在北京开店,因此拍视频苦练报菜名,并想要与岳云鹏一决高下。
几轮微博上的互动,竟然促成了岳云鹏与老乡鸡的代言,紧接着凭借几张抠图制作的土味表情包,老乡鸡破圈了。
微博截图
代言人塌房事件的背后,品牌们或许是时候该思考“可持续营销”了。
作者:屈博洋
编辑:田纳西
设计:王欢
值班编辑:屈博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