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债券投资先从几个问题开始
近两年股市跌宕起伏,赚钱效应不佳,不少投资者开始关注债券投资,也逐渐接受净值型的固收产品。在不少人的固有印象中,谈到债券投资总有以下的几点困惑:1、收益天花板有限,不具有想象力……2、就想赚几个点而已,怎么还能亏钱?3、一般不出事,一出事就是大事儿!
尽管这些声音总是不绝于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根据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末投资债券基金和同业存单的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固收的需求实实在在存在,真正的固定收益策略就是债券策略,资管新规就是这么定义的固收。这里也要科普一下,固收的概念是指收益是稳定的现金流,并没有说本金不能波动。
当然,回答这三个问题也并不难。
第一个问题,通常公募纯债的收益率在3%-5%,即便是操作比较灵活的私募纯债,收益也难超10%。在中国,民间投资者群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相背离。表现在市场中的行为就是通常预期收益30%的投资者声称忍受不了10%的回撤,最后被迫承担50%的套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第二个问题,破刚兑之后再也没有保本的理财了,投资者要习惯,货币基金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波动的,只不过“摊余成本法”的计算方式平滑了净值的波动,造成了保本的错觉,银行理财的本质也是购买了债基。包括近年来又推出的混合估值法,也是处于持有体验的角度。拉长时间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债券投资仍是稳健投资的最优选择。
第三个问题,也是大家最担心的暴雷,事实上,在纯债策略中,一项很重要的风险管理条款就是集中度管理,只要足够的分散,就能把债券违约的负面影响降到微乎其微的水平,而债券违约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可以通过自筹资金、债务重组、求偿诉讼、破产清算的方式来解决。投资者还是要正确看待债券投资,因为集中度控制不足或者信用下沉造成的债券违约和产品净值下跌都是风控和投资能力不足的表现。
谈到债券投资,投资者往往更关注风险,因为收益的预期通常是在一个比较确定的区间,我们先来看看债券的风险都来源于哪?
• 利率风险就是无风险利率上涨会带来债券价格的下跌。如2022年末,防疫政策的放开和地产政策再发力让人们对经济的预期转好,债券市场就遭遇了不小的回撤。举个例子,今天买了1年期国债,年化收益率3%,结果明天发行的新1年期国债年化收益率涨了1%,变成4%了。如果你要把你手上这个3%的国债卖出去,是不是得给人家打个折,贴1个点出去?100块的国债变成99块了。期限越长的债券利率风险越大。假设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上涨0.1%,那么1年期债券价格跌0.1%,3年期债券价格跌0.3%,5年期债券价格跌0.5%,10年期债券价格跌1%。
• 信用风险就是为了搏取高收益,通常会购买一些违约风险较高的债券来获得更高的票息收入。一旦这种低资质债券发生实质违约现象或违约预期大幅上行,就会导致大幅度的债券价格下调。•债券市场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市场,收益率越高的债券违约率越高,全市场都觉得不会违约的债券比如国家电网、铁道部等,那收益率基本比国债也高不了多少。
• 流动性风险(情绪面)2022年10月末利率风险所引发的大量赎回影响下,债基和银行理财为了应对赎回,就会优先抛售流动性较好的资产,从而在债券市场产生巨大的卖压,引起市场的再次下跌。此时,债市的再次下跌就会继续引起人们恐慌情绪的放大引起赎回的放大,进而产生恶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债基的高流动性资产出售完毕,但是仍面临巨额的赎回,那么他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出售能出售的品种,而为了及时应对赎回,其往往需要折价出售来吸引买方,从而造成资产的大幅亏损和净值的剧烈下跌。
了解完债券可能遇到的风险,我们再来看看债券投资主要的收益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点:
有时候,我们在看排行榜的时候,往往容易被一些超高涨幅的债基吸引,几乎没有回撤,而且收益率奇高,主要可能有以下的几个情况,大家也可以自行辨别一下。
这次我们关于债券投资的几个问题就先科普到这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格上财富:十五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