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94年的许双双,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把杭州选做离开北京后落脚城市。用她的话说:“我的生活和工作交织在一起,就是窝在工作室里玩泥巴。”泥巴伴着她成长,和陶相处的故事,许双双可讲的有很多。
泥巴有点脾气
做陶需要在一个稳定的场所进行,杭州的工作室就是我搭建的生活。在这里,我通常会独自在工作室,因为一旦上手碰到泥巴,后面就有连锁反应停不下来,连续待10个小时是很常见的。我也保持着和人见面的频次及时长,让自己处在舒适的状态。制陶有一个特性,它不能依着人的性子来。要根据它的干湿程度和状态进行每一步,这些泥巴多少有点脾气。有时候半夜想收工了,但泥巴的状态会告诉我说:要是现在走了,明天就续不上了。这时我会一边生气一边又舍不得到此结束,我就只能顺着它做。虽然制陶在人们看来是很小众的事情,但我希望自己是普通且快乐的,不要贴上所谓的艺术创作标签。大多数人小时候都玩过泥巴,我也是。但是对于陶瓷粘土,不是用泥巴就可以代替的概念。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陶的触感,我第一次用手碰到粘土时是大一暑假时去景德镇,在此之前我没有任何做陶的经验,只是知道说我要玩泥巴,别人推荐可以去景德镇,我就背着书包过去了。那是一个全部都是陶的地方,不存在新手还是老手,我就自然而然地上手了。制陶的魅力,在我看来是让我很放松。手势往下摁,如果不对可以再推上去,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让我知道自己有退路还可以重来。在景德镇,我想给妈妈做一个碗。妈妈擅长做饭,尤其是面食,她还想过开一个餐馆。那年暑假我在家盯着家里的乌龟萌生了这个想法,于是我做了一个长寿的龟背纹的面碗。而景德镇,人们能在短时间里看到各种各样的陶瓷。以访客的身份来到这样无比集中的地方,体验会非常好。但我以一个创作者的身份,是需要有些时刻不要那么多信息,这也是如今我没有在景德镇的理由。
传统的陶瓷技术以及对于陶瓷的理解,有些沉重和严肃。但这些扎实的基础,帮助我有了现在的呈现。
滑动查看《生长记忆》系列 66cm x 40cm 中温陶瓷 2021滑动查看《1/2圆满》系列 ,直径45至25cm,中温陶瓷 2019
我用手揪下泥团一点点涂抹在圆形的纸上,每一次的手势都被粘土记录下来,反复涂抹,粘土互相影响组合,最终铺满纸张。
我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圆,我们看别人总觉得圆满幸福,看自己总是各种苦恼不如意。角度其实各自轨迹不同,其中滋味,唯有自知,生活里大多数的苦与乐都是相似的。
这个系列的不同件在不同时期去做也有一些手法、技巧、审美的变化。它们也是不同时期我的状态、看世界的心态。是一个人对圆满的不同理解和呈现。
我总说自己是以陶瓷为介来表达的艺术创作者,我不会说自己是陶艺家。陶瓷给我一种归属感,通过它能表达很多,而不是单单一块陶瓷。
一块泥巴,经过我的手,变成那些琐碎的东西,就是我的表达。这个过程有时间的介入,陶瓷在帮我梳理自己的想法和心里的混乱,把自己的思绪用泥巴构建成一个东西。
我把和家人的相处和关系,转换成陶瓷去表达。
弟弟刚经历了青春期的叛逆。和家人们不在一个城市的我,在面对父母和弟弟之间的羁绊时只能通过电话交流的关系,让我有了思绪创作了这组作品。
有羁绊可能才是家庭,我用泥巴创作的时候,这个过程让我自己去顺这些感受。
成长是从画圈开始
圆圈是一个在作品里经常出现的元素,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画画时不知道画什么大概率会画圈,它是平易近人的。我想要表达一个人的状态要从画圈的状态摸索搭建,配合泥土搭建到一定体量时,因为泥土有它的极限,就没办法往上走了。
《一对一》 20cm x 14cm x 13cm 中温陶瓷 2022做陶这件事情就不可能一直往上走,基于人的经验,虽然有想象成品大概的样子,但经过高温的考验,那才是最终的样子。我喜欢搭建的过程,可以形成姿态,所以我不希望它完全摊平在地上。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少有人给我拥抱,就像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语境下,不太会说我爱你。身体触碰上的拥抱和关怀,好像陶瓷可以给到:可以用手摸到的。《一段独白》19cm x 30cm x 10cm 中温陶瓷 2019
每个圆圈都是手搓,样子自然不同。揉搓的过程就像在准备文字,多了后就能成句成段了,所以整个过程没有思考什么就做就完了。
这道工序要持续好几天,但心里特别踏实,因为知道每个圈后面都能用上,自己做的都是有用的事。
素烧后的圆圈有一定强度不会一碰就碎,我将大大小小手搓的圆圈穿在一根绳(钨丝)上。穿插要注意美感,反复调试成一个整体,要知道我在创造艺术、一切都有意义。
将绳子悬空固定在窑内高温烧制时,变形是我不能完全控制的。出窑后我的艺术面目全非,圈圈们脱离我的设计轨道在地心引力下自然瘫软成一体,这一次不像烧制前我可以反复调整它们了。
于是从搓圈到烧成这一段的时光,充满意义的这段生命结果就是它。
陶瓷成为了我的出口,表达了向往和缺失,同时接受自己并怀抱期待。到目前为止,我生活里有很多妥协,但在做陶这件事情上是不委屈的,所以会一直做下去。
《野有春天》200cm x 150cm x 3cm 高温陶瓷 2019
“我没有办法成为棱角很锋利的人,《野有春天》整体的轮廓很圆润。但摸它的话每个元素是很锋利的。经过釉料的包裹,它也不会割伤手,是一种安静地表达。
我也经历过对自己非常不认可的状态,我用手去揪泥巴,一点点往纸上抹,我希望能抹出一个答案。每一笔都是自己的经历。一个人做不了的事,就需要两个人,关系是双向的。人生可能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圈,每个圈都不一样。我觉得别人对你的认可远不如自我的认可来得更充盈。这样的自我认知,取决于经历过往的经历,人们会带着这样的经历前行。有些背景可以选择忽略或弱化,但永远不可能改变,这就是我们的生长底色。”《糖果》52cm x 16cm x 14.5cm 中温陶瓷 2019
我从小不爱吃糖,一直到现在。后来谈恋爱,我喜欢的和生活习惯和男朋友不一样,比如吃糖这件事。当然有的方面可以磨合,但有的不能。我对他的爱也无法理解。但喜欢人、事、物的过程让我很快乐。每个人的“糖”都不一样吧!我喜欢我的糖,不要说我的糖看起来不甜。
许双双的作品目前在Lens Gallery展出,详情了解展览信息(➡️ 滑动查看 ):口述/图片:许双双 采访/编辑:yidan 监制: Alg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