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境外子公司大发展,监管发话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近日,监管部门发文表示,将从支持基金公司依法设立境外子公司、鼓励基金境外子公司苦练内功、引导境外中资机构加强合作等三方面入手,推动境外子公司更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监管、机构等多方合力之下。今年以来,已有汇添富、嘉实、睿远、兴全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事项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设立的境外子公司合计已有35家.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近年来,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监管多次表态支持基金公司“走出去”,公募基金也正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苦练“内功”,在对外开放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
推动基金境外子公司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处获悉,近日,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下发最新一期《机构监管情况通报》。
该文件显示,近年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境外子公司(简称“基金境外子公司”) 整体发展稳健,在为全球客户提供资产配置服务、提高中资机构国际竞争力、促进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金境外子公司整体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品牌效应、核心竞争力、功能发挥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此,证监会将从支持基金公司依法设立境外子公司,鼓励基金境外子公司苦练“内功”和引导境外中资机构加强合作等方面着手,推动基金境外子公司更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还提到,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应坚守行业初心使命,强化对基金境外子公司风险管控,引导基金境外子公司提高发展质效。
此外,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底,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也召开公募基金境外子公司座谈会。会上,深圳证监局参会代表表示,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希望率先走出去的公募基金子公司能做好表率,依托公司自身优势,加强海外资产投研能力,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境外子公司要注重两地差异,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在监管、机构等多方合力之下。今年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事项取得新进展。今年3月24日,嘉实基金申请设立香港子公司事项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3月27日,睿远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开业;3月29日,汇添富新加坡子公司获证监会核准设立;今年5月,汇添富美国子公司正式开业。今年6月,兴证全球基金申请设立境外子公司的材料获证监会接收。
作为拥有最多境外子公司的基金公司,汇添富基金表示,设立境外子公司无论对资本市场、机构本身、投资者都意义重大。
对资本市场而言,通过设立境外子公司,中国公募基金可以扩大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不仅能够拓展更多的境外投资渠道和机会,也能增强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信心,更好吸引全球长期资金投资中国,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对资管机构而言,通过发展国际业务能够促进业务和收入的多元化,加强客户触达,吸引国际一流人才。而通过与国际一流资管机构的合作交流,公募基金也可立足自身能力特点,学习借鉴优秀经验,有利于增强自身核心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对投资者而言,公募基金境外子公司的设立将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便捷和灵活的投资渠道,降低跨境投资门槛。同时,能够更好满足全球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海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中国市场更为熟悉的中资公司投资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
依托境内母公司比较优势
进行差异化布局
《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共 26 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合计设立27家境外一级子公司和7家境外二级子公司,其中香港27 家、美国3家、英国和新加坡各2家。如果再加上今年正式开业的2家,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设立的境外子公司合计35家。
在资产规模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基金境外子公司合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约400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80%的管理资产投向中国市场(含香港市场)。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部分基金境外子公司依托境内母公司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布局,正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战略突围”。
比如汇添富基金在日本、韩国、中东等地正与当地资产管理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在欧洲成立发行UCITS基金,打造QDII/QFII产品线,并推动基金互认,发行沪深港通、债券通等产品,已初步完成国际业务布局。据了解,未来,汇添富香港子公司将主要覆盖大中华地区,美国子公司聚焦北美、涵盖欧洲,新加坡子公司覆盖东南亚和澳洲、辐射中东。
有的公司以ETF产品为突破口,探索开发出多类ETF创新产品,已成为所在区域市场的头部ETF管理人。
“”市场风云变化,只有布局更全面的产品线,才能在不同的市况和周期下都有能向投资者提供合适的工具。因此公司加速丰富ETF产品线,多次成为全市场新产品的首发者,包括发行了恒生指数的两倍杠杆及两倍反向产品、香港首批货币ETF以及香港首批虚拟资产期货ETF等。”南方东英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据记者了解,目前,南方东英在香港市场布局了超过40只ETF产品和杠杆及反向产品,覆盖港股、A股、主题、固收、货币、商品等类别。截至2022年底到现在,南方东英ETF产品管理规模在香港市场位列第二。
也有的公司在海外美元固定收益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记者了解到,在美元资产投资需求增长的情形下,博时基于固收传统优势,积极开发了相应产品。比如博时国际去年抓住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走强这一历史机遇,推出博时美元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开发了聚焦中资美元债的大中华债券基金、固收+策略基金等,并不断提升中资和非中资资产投研能力。截止目前,博时国际已在香港市场发行有9支普通公募基金,1支定期开放基金、3支ETF产品与1只杠杆产品,同时在美国市场与韩国市场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管理有5只公募基金。
诺安基金(香港)则以权益投资为主,以及部分商品对冲绝对收益策略和固定收益策略产品,并通过沪深港通投资国内市场,服务于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
苦练“内功”
发挥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
在近日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下发最新一期《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中提到,“鼓励基金境外子公司苦练‘内功’。鼓励有条件的基金公司加大基金境外子公司资源投入力度,重点强化投研能力和合规风控建设,稳步推进产品业务创新,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强调,为应对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仍需境外子公司在合理布局、强化投研能力和风控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苦练内功”。
南方东英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资企业要想在海外市场上取得成功,需要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是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口碑,通过市场推广和宣传来吸引目标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其次,是加强与当地政府、商会等的合作,了解当地市场的政策、法规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环境。此外,中资企业还需要优化产品、服务,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在修炼内功方面,汇添富基金也表示,一是要坚持长期投入,资产管理本身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国际一流资管机构都拥有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相比之下中国公募基金的国际化之路刚刚开始,必须始终坚持长期战略目标,坚持长期投入公司资源,从而逐渐积累长期的资产管理经验和品牌。
二是要坚持包容并蓄,中国公募基金在学习属地文化的同时,也要坚持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比如在ESG领域,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构成了中国特色ESG投资体系的重要内涵,要积极向国际投资者传递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是要强化专业能力,不断学习海外资产管理公司的优秀经验,推动本土化和国际化专业人才的融合,提升投资管理、销售服务与运营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并在牢牢守住合规风控底线的基础上做好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谈到未来计划,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连少冬表示,首先,高层次互联互通拓展了香港资产管理行业的边界,大湾区拥有7200万居民,GDP总值达2.2万亿美元,4个核心城市与7个节点城市各有特色,未来的发展势不可挡。未来富裕的大湾区居民蓬勃的财富管理需求将不断助推行业发展,特别是香港公募基金的发展。博时对此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也希望能提供更多的公募基金与更好的服务。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将提升人民币计价资管产品的需求,目前市场供给的失衡将为未来人民币计价产品的开发带来广阔的空间,我们也希望能提供更多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来丰富离岸市场。
第三,ESG投资、绿色金融与碳金融等新兴领域将迎来产品创新的机会,在这些领域一直有深厚的积累,也希望能主动拥抱这一机会,开发相应的产品,为可预见的需求增长做好准备。”连少冬谈到。
诺安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后续将继续延续精品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出海”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及外在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沉默成本较高、海外投资者获客时间较长等,需要做好提前规划。但总而言之,发展的核心是投资者的信任度和业绩。因此,为应对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境外子公司仍需“苦练内功”。
15年来,公募基金境外子公司已经成为连接境内外基金投资的桥头堡,并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外资巨头林立的香港市场,公募“出海”面临的困难远比想象中大。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尤其近几年,市况虽不尽如人意,但挑战与机遇向来都是相伴相生。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出海”的黄金时代,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连少冬坦言,这几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缘政治带来的贸易摩擦、全球市场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步伐不一等因素,令市场环境变得异常复杂,给中资基金企业的发展也带来挑战。
“另外,中资公司在海外的品牌效应尚未建立,海外投资者对中资的资管品牌还没有一个鲜明的认知,在公募产品的推广方面有较大的难度。中资机构还需继续深入本地市场精耕细作。
但挑战的另一面往往是机遇。在困难时期,国家的“双循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策略,使香港的高质量发展仍有广阔的空间,亦是在港中资资管行业可以更好发挥双向投资服务枢纽角色的良机。”连少冬谈到。
南方东英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境外子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仍有很大难度。发达市场如美国市场、欧洲市场等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商业文化和行业格局,中资企业需要在这些市场中建立品牌知名度、适应当地的商业法律法规、了解消费者需求等,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而对于新兴市场,虽然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中资企业也需要在本土化方面下功夫,包括了解当地文化、习惯、消费者需求等。此外,新兴市场中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需要中资企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打造市场份额。
就金融从业人员而言,目前广东、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的认证依照各自体系,暂无全面的跨地区执业资格互认政策,对推动ETF通、跨境理财通等产品在内地的销售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希望推动互联互通相关产品的跨境销售政策,促进大湾区人才和产品流动,深化互联互通机制、做大互联互通规模。”上述负责人谈到。
诺安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也坦言,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过成熟市场竞争激烈、机构客户获得沉默成本较高,以及海外市场人力成本高昂等困难。这些难点对于机构来说较为普遍,通常来说有两条发展路径,其一为高举高打,持续投入,坚持至开花结果;其二为审慎发展,结合市场动态,等待合适时机,并抓住契机获得发展。总体需要机构拥有长远规划,通过自身积累去匹配适合的有效发展路径。
汇添富基金则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机遇,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日益优化完善,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出海也给予充分支持,为行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与此同时,中资机构虽然在资产管理规模、客户积累及专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国际业务拓展过程中,无论是品牌认知、文化认同、专业能力,还是全方位产品服务,以及合规风控经验等,都和全球一流的百年老店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