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消毒的地铁里,最脏的是空气
打工人的通勤路,少不了地铁。
座椅光滑、禁止饮食的地铁车厢,比起日晒雨淋的共享单车和坐垫包浆的公交车,确实干净不少。
但地铁里的空气质量,其实比你想象的要糟糕。
纽约大学环境健康领域的科学家们走进地铁站,随身携带的空气质量监测仪突然指数飙升,和你一样,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监测仪坏了[1]。
不过,后续的研究证明,定期清洁、维护,外表光鲜亮丽的地铁站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确实很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标准,为了避免危害人体健康,PM2.5的日平均值不应超过15微克/立方米[2],但多数大城市的地铁站都远远超过这个指标。
地铁站会安排专门的清洁工人,负责保持车站、车厢和地铁隧道的卫生。(图/Unsplash)
一项2021年发表的分析报告显示,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的地铁站中,PM2.5日平均浓度都超过了30微克/立方米,是世卫组织给出标准的两倍多[3]。
虽然各个国家室外的空气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地铁中PM2.5超标这一点达到了全球统一。
日本的东京、横滨等大城市与国内情况类似,PM2.5的日均浓度为35~40微克/立方米[3]。
早高峰时段的纽约地铁,飙出过约1700微克/立方米的实时浓度,平均浓度超过地面30多倍也是常态[5]。
欧洲国家的情况则更加夸张,巴黎某个地铁站中日均浓度曾突破70微克/立方米[4];今年四月,法国的检察官还对地铁运营商瞒报少报空气污染发起了刑事调查[1]。
纽约地铁于1904年通车,如今设备老化故障频发。(图/Unsplash)
到底是什么带来了地铁中如此高浓度的可吸入颗粒物?
地铁站和列车的通风系统与外界相连,空气质量的确受到外界影响。
但外界的空气质量远远不能成为主要原因。2021年的一项研究测得,纽约室外空气中的PM2.5浓度均值为20.8微克/立方米,但一条地铁线路内却达到了779微克/立方米[5]。
室内和室外的数据相差如此悬殊,且各国的污染情况如此一致,也就是说,这些颗粒物另有来源[6]。
伦敦国王学院的调查团队对伦敦地铁站中的PM2.5进行过成分测定,发现其中有显著的铁元素富集,含量达到47-67%,还有14%是其他金属和矿物质的氧化物[7],而地面上的PM2.5则主要由水溶性无机离子组成[8]。
基于此,科学家们推断,这些富铁颗粒物来源于地铁内部,主要是列车与铁轨发生的摩擦和磨损。
地铁制动主要是利用压缩空气推动制动器动作,将“刹车片”闸瓦推动贴合到车轮上进行摩擦实现减速停车 。(图/Unsplash)
地铁的钢轨与车身主要由不锈钢制成,主要金属成分为铁,并含有铬、镍、碳等其他元素。
刹车过程中的发热可以让金属融化、汽化,生成的气溶胶颗粒散布到轨道和站台附近的空气中,也能经由送风系统进入列车内[7]。
地铁站内的实测数据的确符合这种推断。
对不同时段进行测评和比较可以发现,列车开始运行后空气中含铁粒子增加,早晚高峰期列车密集的时段比中午污染更严重,PM2.5浓度会有约50%的上升[9]。
当列车停下、车门打开,刹车过程产生的PM2.5开始扩散,随着列车一次次进站接上乘客,站台和车厢内的浓度都有比较规律的增加[3]。
由于地铁站和列车的空间相对密闭,颗粒物一旦产生便很难自然排出。
世界各地的地铁建成时间不同,构造各异。学者们在比较中发现,地铁站的建成时间越长、位置越深,污染也就越严重[1]。
始建于19世纪的伦敦地铁站内,就可以提取出古董一样的含铁颗粒物,空气将它们反复氧化,却从没能带它们走出车站,以至于伦敦政府需要专门启动一个耗费几百万英镑的”地铁吸尘“项目[1][7]。
绝大多数的一线城市打工人,都需要挤上几年的地铁。每天在污染超标的环境中,持续数年吸入PM2.5,难免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2021年,中国有8个城市的地铁客运量超10亿人次。(图/Unsplash)
一项对5300万人口进行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显示,环境中PM2.5年平均浓度每提升10微克/立方米,就可能导致全因死亡率增加5%,即使在PM2.5浓度较低的环境中也是如此[10]。
还有,别忘了地铁PM2.5的特殊“配方”——大量微小的含铁粒子,它也会带来额外的风险。
大部分含铁粒子直径可以小于0.2微米,不仅能进入肺泡,还可以进入血液、细胞,再透过嗅觉神经进入大脑[11]。
但你也无需过于忧虑。在正常的生理机制中,机体内铁处于一个不断吸收、利用、储存、循环的动态平衡中[12]。
从科学家们进行的对照研究来看,目前几乎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地铁里的高浓度颗粒物比其他环境中的空气污染,会更显著地增加地铁工人和通勤者的健康风险;对于人体的长期慢性暴露,地铁内颗粒物的毒理研究也还在进行中[13]。
地铁站的工作人员,上班还是尽量佩戴口罩;坐地铁通勤的你,偶尔步行上下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