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三战——美国不装了,遏制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乎生死存亡
音频在文末。
美国终于不装了。昨天的新(New)乡(York)时报(Times)报道称,美国对华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封锁行动,就是一种战争行为。
文章中引述美国国家工业与安全局(BIS)官员的说法,说这是关乎中国国运的大事,也关乎了美国的生死存亡。
文章中还说,这场关乎中美两个大国命运的科技战争,结果可能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的中美竞争以及全球秩序的未来。
蛋总也觉得,中美之间的这场科技对决,意义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这场空前绝后的较量,将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开。
蛋总计划用15篇文章、约10万字来详细阐述分析,每月更新至少两篇,以下表格不是目录,是可能涉及的领域和话题。
这个工作量还是很大的,设成付费合集也请大家谅解,就当是买了蛋总一本书吧,或者请蛋总喝了杯咖啡。
说中美竞争是空前的很好理解,毕竟这是东西方的较量,是两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较量,是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较量。
绝后怎么说呢?我们要从过去的城墙说起,在冷兵器时代,一道几米高的城墙,就可以隔绝两种文明的交流,这是有型的壁垒,比如长城。
有了长城之后,中原农业政权进可攻退可守。无论是秦汉还是明,长城都是大部队出击的根据地,粮草辎重都可以囤积于长城关口之内,不用担心被抄了后路。
而对于长城之外的游牧民族,即使拥有最强的骑兵(真骑兵,有马那种),想冲破这道城墙也很困难。即便是攻破了个口子,也最多来一次零元购,购完马上就得回去。
不回去不行,否则的话,其他地方的中原守军接到烽火台的信号,马上就过来增援,哪怕是步兵直接走长城也很快。一旦把口子堵上,那这就是关门打狗,或者是包了饺子。
和平时期长城也很重要,中原政权可以据关收税、控制贸易,占据绝对优势。对面不乖了就抡起贸易大棒,卡对方脖子(盐、铁、粮食、布匹等)。
内地的城池也非常重要,东汉的耿恭,率领几百名汉军,对抗两万多匈奴大军,硬生生扛了将近一年,所依托的就是一座城池(疏勒城)。
安史之乱中,张巡率领7000名将士对抗18万叛军,硬生生苦撑了10个多月,历经大小四百余战,保护了江淮半壁江山,造成对方十几万的伤亡,依托的就是睢阳城。
无论是长城还是城池,都是古代社会有型的壁垒。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有型壁垒在坚船利炮和大型工程机械面前已经不堪一击了,作用被大大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无形的壁垒。
无形的壁垒,有人说是法律壁垒,专利壁垒,信息壁垒,知识产权壁垒。但我觉得,这只能算是内部壁垒,对于敌对的集团之间,只能算是一层窗户纸。
我们认为的技术壁垒,比如说摩托罗拉注册了翻盖手机打开即可接通电话的功能,以及苹果的滑动解锁功能,其他厂家是不能随便用的,要么付专利费,要么等着当被告。
这的确是壁垒,但还不是最令人绝望的技术壁垒。真正的技术壁垒是,好不容易让间谍不惜一切代价拿到了一本厚厚的图纸,满心欢喜让本国专家看,结果没一人能看得懂。
好不容易又从敌国挖来一个专业人士,专业人士打开一看说,这本只是图纸的目录,全部图纸要好几吨,必须得全部搞过来才行。
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资料搞全了。内行说不行,我只能看懂目录。这些资料需要数十个部门、上千个单位、数万专业人士,投入数千亿,然后研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有可能。
这种事历史上真实发生过。比如苏联解体时,瓦良格号航母的建造进度已经完成68%,乌克兰有几吨重的图纸,但剩下这40%的进度却不可能完成了。
正如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说的那样: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工。
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壁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化,产业链越来越长,资金需求越来越多,研发和制造成本越来越高,而风险越来越大。
这些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出了问题,产品就弄不成(木桶原理)。而要想打通这样的环节,难度是越来越大了,门槛是越来越高。
第一次工业革命,只要千万级别人口的国家,就可以实现工业化,技术门槛不是很高,产品的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不需要太深的理论。
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的工业门类也很少,无非就是挖挖煤、炼炼钢、造机器(蒸汽动力)、织织布、修修铁路(包括轮船)等等。不过,由于实现了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第二次工业革命,产业链就复杂多了,石油开采、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器工业、通信行业,飞机制造(比较简单的)、土木建筑。而电话、电影、相机的出现,也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技术进步更多地依赖于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的突破,则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科研人员。
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链变得极为复杂,什么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且各个工业门类相互交叉,综合性更强。
第三次科技革命率先兴起于美国。这是因为美国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积聚了全球的人才、资本,也通过全球化,主导了全球分工,占领了全球市场。
没有十亿级的人口,是不可能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生态的。只要组织起来,人口既可以为工业化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以提供消费市场。
科研的门槛非常高了,需要专业的人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其他部门提供大量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比如原子弹,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顶峰时期超过了 50万人,动用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电力,花费了23亿美元,按照金价折算成现价,大约是1300亿美元。
我们的确是勒着裤腰带弄出来的,但不是谁勒着裤腰带都能弄出来,有的国家就算勒断了也弄不出来,这才叫绝望。我们国家,首先是科学家勒裤腰带,然后是几十万相关工作人员勒。
新中国为了研发原子弹,动用了20个部,20个省市自治区、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参与人数多达数十万。
举个栗子,首先你得会铀矿勘察。放射性的铀235,那可是极为敏感且稀有的战略资源,不是钱能买到的,何况新中国没钱,只能自己找。
幸亏我们国家面积大,不管啥资源都能找到。当时为了找铀矿,二级部提出了全民办铀矿的号召,还出版了一套书介绍铀矿的特征,并教大家如何找矿,如何办矿,包括土法炼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