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跟朋友聊天,很多人常常纠结于,到底要不要对孩子有要求呢,要求高了,怕娃压力太大受不了,要求低了,又怕没有努力的动力。 借着这个话题,我也想老文重发,聊聊在“对孩子的期待问题”上的思考。 人的教育理念,或多或少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但同样的经历或许大家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比如,我观察到的现象是,自己从小被严格要求,比较辛苦的朋友,可能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相对宽松,“我自己就是苦过来的,不想孩子再那样过了”。而同样的经历,也有人会认为,如果不努力可能无法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现在不吃点苦,以后拿什么面对生活。”作为父母,可以说免不了纠结,持坚定观点的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会在两种想法中摇摆。朋友家因为“爸爸没要求,妈妈严要求”,这个跟老公掰头过好多次,两个人看法不一致,严的那个就总容易做坏人。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一种在蔓延的diss说起,这种观念的一种极端表现就是,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跟“自己不行,只知道逼孩子”划上了等号,乃至于但凡有点期待,就等于“痴心妄想”,要注定“伤害孩子”。
我还是觉得,如果期待过高产生问题,方案应该是调整期待和改进方法,而不应该是完全否认期待的合理性和意义。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门课的老师觉得你行,对你有期望、总是鼓励你:“你很有潜力,再努力一下能考更好!”“你的实力不止这点啊。” 遇上这样的老师,你这门课很可能就能学得更好。如果一门课的老师对你没有什么关注,没什么要求,觉得你就是不行,你会打不起精神去努力,反正就那样呗。老师好与不好,或许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社会心理学上有个名词自证预言说的就是这个现象,相关研究印证了这一点的确存在。
心理学家Darly和Fazio(1980)把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人的行为,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ies)。在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罗森塔尔效应(1968)就是一种自证预言。在一项研究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通报了根据测试一些孩子会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实际是随机选的)。8个月之后,再次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名的孩子,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
父母对子女也是类似的,“不做期待,凡事放低要求就好”并不必然意味着幸福人生,如果完全把正常的期待和压力都摒弃掉,会陷入虚无,引发另一种问题,不需要努力≠幸福,反而可能带来空虚和缺乏价值感。父母相信孩子,孩子很可能就更加努力的动力,敢于尝试,从而让“优秀”从预言变成现实。说到期待,又不得不提另一类人:“凡事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我觉得警惕过高期待、有毒压力,极左极右都不合适,过高压力,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也让父母压力过大,亲子关系紧张。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中(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提到:目标过低则无动力和兴趣,无法发挥潜能提升能力。对孩子来说,要求过低无法发挥潜能,要求太高容易挫败,这个度很关键的。人生不是可以一遍遍重来的游戏,每一次的急刹车,急转弯,都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谁没有幻想过孩子有更广阔更好的人生呢,问题从来不在于高期待,而在目标是否合理,在于孩子是独自去一肩承受所有期待,还是有拆解,有帮助,有鼓励,有陪伴的去向目标攀登。塑造一个积极、安全自我意象的最好方法就是鼓励儿童努力达成有价值的目标。
所以,简单小结一下,我们不必过于纠结,过于严苛不合适,但也不必对合理期待都小心翼翼,父母对孩子的合理期待是有意义的!家有4年级和大班两娃,之前的文章很多,大家有需要查找的可以点历史文章目录,关注我,养娃路上一起打怪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