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孙女「正式亮相」,冯仑:两地房企接班路不同
正文之前,插播一条消息:微信又又又改版了。为避免你看不到我们的文章,请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冯仑风马牛」,进入「冯仑风马牛」公众号主页,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把「冯仑风马牛」设为星标。
1
问:
上个月,长江实业集团披露了一笔40亿收购案,新闻稿中首次出现了李嘉诚的长孙女李思德的名字——她参与了该收购项目。
有媒体称,27岁的李思德是李嘉诚家族第三代中,最先参与公司业务的成员。在此之前,李思德鲜少在媒体上露面,即便几次与爷爷李嘉诚并肩出席活动,也显得十分低调。
外界曾有传言,李思德被视为李嘉诚第三代接班人,这也是她此次现身引发轰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据《香港商报》消息,「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长女李思德(Li Michelle)正式加入家族上市企业工作,出任长实企业业务发展部经理。」
相关报道也引发了关于地产企业接班的讨论。冯叔怎么看这件事情?香港地产企业的接班模式和内地企业有哪些异同?
冯叔:
香港房地产领域的发展历史,要比内地长至少二三十年。内地房企二代成长到30岁左右的时候,香港房企的第三代也差不多是30岁左右。这就是因为香港房企的发展历史,比内地房企要早一代到一代半,所以目前我们这边是二代接班,他们就是三代。
现在来看,香港地产公司与大陆地产公司的接班人传承,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地方:
第一,我们总盯着的香港房企,都是经历了好几轮的竞争、筛选,筛剩下的那几家。现在剩下的五大家也好,七大家也罢,这几家是标杆,拿香港的标杆跟我们普遍的多数比,我们似乎做得不如他们好。但别忘了,香港地产商也曾大量死掉。
第二,香港的商业环境的确跟内地不同,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更完善,运行、监管、企业对制度的适应和发展更成熟,磨合了几十年,大家更知道规则的底线在哪儿。
而内地这边,房地产行业的制度环境,比如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些大的方面,还有行业监管环境,与香港都很不一样,我们还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可持续增长的房地产方面的制度环境和政策。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传承就很难做到像香港企业这样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水落石出。
香港企业接班都是这样子,所以他们商业训练的时间很长。怎么才能完成商业训练呢?因为香港有清晰透明的规则,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规则、市场的规则、监管的环境,大家都是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第二代、第三代们的训练也相对容易,训练了以后,通过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最后水落石出,就自然而然接班了。
由于所处的阶段不同,我们这边的环境还在完善当中,行业也刚进入后开发时代,所以我们这边的房企接班,给人的总体感觉,我认为是比较仓促、匆忙,另外也没有准备。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也没有能力来接班,别说二代了,就是找个「孤臣」、「老臣」来接班,也都没能力,都是创始人自己创下这个事业,现在还在勉力维持。
内地和香港地产企业接班的差别,实际上体现的是行业阶段、市场环境、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内在管理方法形成的差别。
2
问:
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有专家认为,相关政策适用期限延长后将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冯叔觉得,稳楼市政策继续对房企能有多大影响?能救楼市吗?
冯叔:
稳楼市的政策已经有一年了。其实我们是从几个方面来稳楼市的:
一方面是保交楼。客户买了一部分但还没有完全清盘的项目,这部分怎么保住客户利益,同时维护社会稳定。这应该是稳楼市的重中之重,目前做得还是挺好的,大部分都稳住了。
另一部分是增量市场。每年推出来的增量,最后能被市场消化,这也叫做稳楼市。如果推动增量进来,但是市场消化不了,商品住房库存过剩,那么楼市价格支持不足,还会崩掉。所以这是稳楼市另一方面。
围绕这两个方面,金融政策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现在把稳楼市的「金融16条」做一个延续,实际上也就支持了保交楼,支持了适度的增量市场能够被市场消化和承接。
因为我们这个金融支持政策,要么是支持需求,要么就是刺激供给。所以保交楼这一部分,实际上是把存量的在建工程使它稳定起来,这叫稳市场;另一部分活化增量市场,让需求端也有能力承接,这也是金融政策的一个着力点。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现在金融政策再继续延迟,对稳市场是有特别积极作用的。
更多往期内容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合作联系|微信 niuniu-fengmaniu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