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承认了! 大英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这些物品, 中国人看完后都无语了!
正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晚清百态·中国的隐藏世纪(1796-1912)”(“China’s Hidden Century ,令很多中国人惊讶无比。
有200多年前却焕然一新的鲜艳朱红色和帝黄色纺织品、装饰精美的扇子、错综复杂的编织挂毯、精美的陶瓷、银器物品、摄影作品甚至早期的电影。
(一把来自中国广州的豪华扇子,制作时间约为1800 年至1840年。照片:大英博物馆/特蕾莎·科尔曼收藏)
中国近代史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展出
还有一件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展品被放在一个角落里。
这是一份大约A3纸张大小的两页文件,装在一个玻璃柜里,上面刻有黑色蜡封、道光皇帝的红色印章,以及英国驻华全权代表亨利·砵典乍(Henry Pottinger)的签名。
没错,这正是《南京条约》的真面目。
(《南京条约》对参观展览的中国观众尤其有吸引力。照片:台北故宫)
至于亨利·砵典乍,中国内地人不熟悉,但对香港人很熟悉,因为香港有一条街道的名字就叫砵典乍街,位于香港岛中环,街道连接山上的荷里活道和山下的干诺道中,其中皇后大道中至荷里活道一段由于陡直,用石块铺设路面。
《南京条约》于1842年8月29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时在英国皇家海军康华利斯号上签署。
《南京条约》强行开放包括广州和上海在内的许多中国港口进行对外贸易,要求清朝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还将香港岛的控制权割让给英国。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从伦敦国家档案馆带到大英博物馆展出。
维多利亚女王与19世纪的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London University’s Birkbeck College)的现代中国研究教授朱莉娅·洛弗尔(Julia Lovell)是本次展览的重要学术合作伙伴。
她说,展览有两条主要线索。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大清统治的最终崩溃为一条线;外国干涉、屈辱和苦难加速了清朝的衰落,这也是一条线,但这条线索,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更为熟悉。
展出内容鲜为人知——这是中国的“隐藏世纪”,因为英国学校根本不教授这些东西。
尽管大清在这一时期总体上处于长期衰退期,但这也是一个改进和创新的时期——无论是在工程、技术、社会还是艺术方面——这些东西往往被遗忘、忽视。
展览的策展人、大英博物馆中国部主任杰西卡·哈里森-霍尔(Jessica Harrison-Hall)强调了现代银行、大学、铁路、炮舰和轮船、摄影、医药的出现,以及许多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不那么明显的东西——新的陶瓷釉料、用于纺织品、绘画和书法风格的更亮的染料等等。
哈里森霍尔说,在伦敦,你周围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世界,它无所不在。
伦敦人出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医院里,住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房屋里,在维多利亚时代建造的学校里接受教育,乘坐部分维多利亚时代的地下铁路系统上下班,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酒吧里喝一杯维多利亚时代创建的啤酒厂的啤酒,穿过精心修复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火车站,但维多利亚时代与中国的联系却鲜为人知。
Londoners are born in Victorian-era hospitals, live in Victorian houses, are educated in Victorian-built schools, commute on a partially Victorian underground railway system, grab a pint from a Victorian-founded brewery served in a Victorian pub, travel through beautifully restored Victorian railway stations, yet the Victorian connection to China is little understood or appreciated.
(一件1880年至1908年左右的长袍,属于慈禧太后,她在晚清统治了中国半个世纪。照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维多利亚女王继位5年后,与大清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3年7个月零2天(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
维多利亚经历了中国清朝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慈禧太后的统治,直到 20世纪初,在她去世之前,她听说了义和团运动。
正如哈里森·霍尔所说,维多利亚女王与19世纪的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876年画像广州李女士眼神严厉,干净利落
大英博物馆为这次展览,还创作了一组标志性的影像,用来说明展览中的关键人物和主题,这些图像由伦敦时装学院的学生设计。其中包括一位身份不详的皇室满族女旗人、广州买办牟夸(,音译,Guangzhou comprador Mouqua),他是慈禧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以及晚清朱画家任熊(1823-1857),他曾宣称:“天下动荡,我将何去何从?”(With the world in turmoil, what lies ahead of me?)
本次展览有个人物主角(目前在伦敦地铁站、公共汽车候车站和广告牌上都可以看到),那就是广州成功商人陆希夫的妻子李女士,她的肖像很引人注目。
(由一位不知名艺术家创作的1876年左右的李女士肖像。照片:大英博物馆)
据说李女士是一位严格的素食佛教徒,她身穿一件蓝色长袍,领口和袖口上有复杂的金色花朵图案,还佩戴了绿色翡翠耳环和翡翠胸针。
不幸的是,画像人的名字已被历史遗忘,但画像人从李女士干净利落的相貌上捕捉到了李女士严厉、敏锐的目光。
李女士是这次展览的一个象征,不仅因为她代表了19世纪中国女性的一面,还因为她是一位广州女性,她的一生跨越了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她眼神坚定,似乎在直视着今天的我们,非常逼真。
对于当时的画家来说,他们要面对摄影技术的发明,但他们依然避开摄影技术,尝试画作的逼真风格。虽然在当时的李女士周围,一切都正在发生着变化,广州正在迅速扩大,但画家还是保留了李女士原本的生活面貌。
(李女士的丈夫、商人陆希夫的肖像也有展出。照片:大英博物馆)
画作北京狮子狗在圆明园被抢劫后,赠送给维多利亚女王
如何呈现《中国的隐藏世纪》这样丰富多彩的展览?
大英博物馆从旗袍、印有影像的鼻烟壶、来自上海的银器、茶具、精美花卉图案的手绘扇子(由香港特蕾莎·科尔曼美术公司借出)、中国北方的剪纸神像、精致的满族女士头饰,到19世纪英国著名动物画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凯尔(Friedrich Wilhelm Keyl)的动物肖像画,其中有一只名为“战利品”的画作——北京狮子狗,它是在圆明园被抢劫后,赠送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维多利亚女王后来说,这幅画被她挂在温莎城堡的狗舍里。
(一个20世纪初期装饰有清朝大臣李鸿章肖像的鼻烟壶。照片:大英博物馆)
(弗里德里希·威廉·凯尔于1861 年所画的北京狮子狗Looty的肖像。照片:皇家收藏信托基金)
展览没有否认英帝国侵略史、鸦片战争和对大清内政的反复干涉
展览没有否认英帝国的侵略史、鸦片战争和对大清政府内政的的反复干涉,但展览更希望看到当时大英帝国和清朝在文化和技术上的交流与接触。大清与世界的互动——既充满敌意又充满好奇——在这次展览中得到了呈现。
虽然这是欧洲、日本和美国对大清侵略并施加影响力的一个世纪,但在这个世纪里,有许多有钱的中国人出国,无论是在北美淘金热中寻找财富,还是在哈佛或剑桥接受西方大学的教育,并带回最新的、有用的东西。
展览还呈现了中国的地域特色。有浙江话、李女士讲粤语、旗人的满语等等录音。
太平天国运动仅有的几件遗留物,出现在展览上
在丰富的展品中,有一些很少见的展品,例如,来自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反对清朝的大规模太平天国运动(Taiping Rebellion against the Qing)。
1850年至1864 年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运动最终失败,但与1861年至1865 年的美国内战不同,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留下什么纪念碑,后来也没有热门的电视剧。
但大英博物馆的展览里有太平天国铸造的钱币,一件极其罕见的(据说仅存四件)太平天国领袖所穿的太平天国御马袄,以及用黄白丝绣有五爪龙图案的兜帽和靴子(太平天国用了清朝的传统图案和颜色)。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London University’s Birkbeck College)的现代中国研究教授朱莉娅·洛弗尔说,太平天国的物质文化被摧毁得如此之多,以至于只有这几件物品可以帮助人们想象这个消失的世界,这个世界曾经以南京为首都,并控制了中国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
同样,义和团也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纪念的物品,展览将义和团运动(1899-1901)(The Boxer Uprising)和太平天国运动一起视为“隐藏的世纪”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展览展出一幅罕见的彩绘木制标语牌,警告那些与外敌友好的人将受到惩罚,还有一幅生动的彩色木版画(由不知名的艺术家创作),描绘了天津市附近义和团击溃八国联军的情况。
大清舞蹈家裕容玲的精彩镜头在循环播放
到了“中国的隐秘世纪”的后几十年,人们看到了明显的现代特征。展览中,有大清舞蹈家裕容玲(一位大清官员的女儿)的精彩镜头正在循环播放。她曾在巴黎接受当代舞蹈先驱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an)的训练。
(巴黎当代舞蹈先驱伊莎多拉·邓肯)
蒸汽船模型的法国钟表曾经属于慈禧,这代表了清朝大臣李鸿章的洋务运动(1861-1895)(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部分引入的新技术的影响,这场运动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兵工厂和造船厂。
最终,尽管清末有人呼吁改革和变革,但中国还是不可阻挡地走向了辛亥革命。
展览最后几个房间的中心人物是秋瑾,她在照片中的女扮男装、手持武器。
秋瑾是上上世纪之交女性解放运动的倡导者、留日学生(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女性来说是极不寻常),她预示着大清帝国的末日。
最终,有267年历史的清朝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中土崩瓦解。
《李女士》画作是从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借来的
策展人一开始为展览收集了大约 3000 件物品,展出时则将数量减少到 300 件。这些展品大多来自大英博物馆自己的收藏,也有许多展品来自私人收藏以及其他地区的博物馆和画廊。
北京狮子狗的肖像来自皇家收藏信托基金,其他物品来自英国海事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以及军事博物馆等。
《李女士》画作是从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借来的,慈禧的轮船钟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借来的,太平天国的马甲是从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借来的,太平天国的靴子和兜帽是从英国肯特郡皇家工程师博物馆借来的。
之所以展出这类型的物品,是因为这些物品特别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想象力。
对于策展人哈里森·霍尔来说,最重要的是纺织服装,其中许多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量藏品。随着19世纪的发展,染料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充满活力,色调也更加丰富。
人们可能并不总能从黑白摄影中感受到中国时尚的色彩缤纷。这些明亮的色调不仅出现在紫禁城华丽的朝服上,或者剧院和乡村庙会的戏服上,也出现在19世纪中国女性日常的实用服装上。
(1895年至1911年左右的非正式宫廷长袍是清末的时装。照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她最喜欢的是一件由棕榈和稻草制成的令人惊叹的稻草农夫外套,这是一种由折叠层稻草组成的斗篷。为了展示它,大英博物馆的保护团队单独清理了数千根防水的稻草杆。
(1800年至1860 年左右的农夫防水服,由棕榈、稻草制成。照片:大英博物馆)
展览向人们讲述19世纪中国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教授洛弗尔也对这些纺织品以及来自太平天国的稀有物品着迷。她指着一份“禁止破坏”的官方文书说,该文书贴在被太平军占领的城镇和村庄的财产上,以表明这些房屋受到太平军的保护。
洛弗尔还珍视那些揭示当时宗教情感的物品,例如将孔教、佛教、道教和当地信仰的元素混合搭配,创造出当地神灵的万神殿。
这些神灵中最奇怪和有趣的是,竟然还有外国人。说粤语的作家詹姆斯·戴尔·鲍尔(James Dyer Ball)在广州经营一所学校和药房,他被神化为一尊家喻户晓的雕像,穿着西式服装——蓝色夹克、带有黄铜纽扣的白色背心和马裤。
总之,展览有官方条约、皇家珍宝、清朝政府的文物,展览的真正力量在于让人们深入了解清朝的生活,讲述19世纪中国的各种各样的故事,给英国本地人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揭开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中国故事。
展览至10月8日结束。
------End------
文:Jason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英伦大叔”,获取最新最快的英国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英伦大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致力于传递最新最快的英国新闻与政策解读,
为海外华人提供签证、教育、创业类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英伦大叔,及旗下各平台帐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