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筹备五年的特展《晚清百态》,不如说是英国近现代掠夺的强盗史!
展览说明上写着“it was the first of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with foreign powers”(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本次大型特展将呈现300件来自不同博物馆、藏家的19世纪中国书画与物品,部分精品首次汇集一堂。展览分为六大主题:政治、军事、艺术、城市生活、全球化、改革与革命,意图为公众了解中国近代史开辟新的一页。
展厅图片:掐丝珐琅龙纹瓶
展览的人像海报在公布之初便引起了海内外普遍关注。大英博物馆官方这样写道:
“或许个人的故事相比家国命运不足为道。但是在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之下,是一桩桩在宫廷中、在军队中、在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乃至在全球舞台上的鲜活的个人经历。
这次特展会跟随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领域的人物故事,来探查社会百态。”
展厅图片: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
展厅图片:爱园图
展厅图片:甲胄
展厅图片:天主教祭衣
展览由大英博物馆和伦敦大学学院主持策展,艺术人文研究委员会提供为期四年的研究项目支持,
包含十余个国家的100多名学者,旨在研究社会、政治动荡以及战争如何催化不同形式的物质与视觉文化的创新,探索物质文化如何以独特的方式阐明不断变化的政治与社会身份。
特别是,它将考虑经常被排除在文献记载之外的群体,包括不同社会阶层。项目也将研究物质文化如何支持或颠覆同时期的文本叙事。
整个项目力求充分整合当时的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各领域专家与学者在世界各地寻找材料,来揭开中国在漫长的19世纪中的非凡故事。
布展图片:孩童水田衣
布展图片:氅衣
布展图片:钿子
布展图片:虎头鞋
皇帝的扳指。摄影/林朵多
1850年至1900年间在中国广州创作的一幅中国妇女油画
清人画《后妃像》 中国 19世纪
关乔昌 (1801-1860),《卢冠恒(茂官)像》油画 中国 约1841年
云肩 摄影/林朵多
点翠凤冠 摄影/林朵多
清代刺绣耳罩 摄影/林朵多
下面这件绚丽的孔雀或者凤凰牡丹纹衬衣属于慈禧太后(1835-1908)。
她有数以百计的衣服,每一件都有独具匠心的色彩和巧夺天工的刺绣,据说她每天要换10次左右的服装。
俯冲的孔雀或凤凰的图案和明治时期日本和服的设计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丰富的服装颜色得益于从欧洲引入的苯胺染料。
这种染料丰富了服装的颜色。这件衣服是全球化在晚清服装上的缩影,它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权力和国际影响力。
孔雀牡丹纹衬衣 中国 约1880-1908年
十二章纹龙袍 中国 19世纪
点翠首饰 摄影/林朵多
点翠发饰
发簪
一对梅花纹累丝指甲套,是清代贵族妇女用来保护长指甲的
下面这件蓑衣的修复工作相当有挑战性。这件蓑衣是由棕叶制作而成的,设计原理与茅草屋的屋顶相似。
通过密集地重叠排列棕叶,使雨水能够顺着蓑衣流下。
这件蓑衣可能原来属于某位人力车车夫或着街道清洁工,通常都会和斗笠一起搭配使用。
像这样完全由草本植物制成的19世纪雨具很难保存下来。这次特展还展出了其他19世纪的日用品和服饰。让大家了解晚清普通人的生活。
看到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
小编感到非常心痛
纵观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
无一不是举世闻名的珍品
据大英博物馆介绍,馆藏中国文物是通过馈赠、遗赠、购买、交换等多种方式收藏,但其主要来源只有两个,一是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疯狂掠夺;
二是清末民国时期的盗墓销赃和清皇室私卖,最后导致这些文物流失国外。
这尊隋代开皇年间的阿弥陀佛石像,矗立在大英博物馆两层之间的楼梯空隙处,腰部有明显的切割痕迹。石像原供奉于河北韩翠村崇光寺。
大英博物馆文物档案显示,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期间,古董商卢芹斋将此像提交给中国政府,并通过驻英大使,捐赠给该馆。
当年赴英参展的故宫专家傅振伦明确表示过,这尊佛像系1915年由卢芹斋盗卖出国。摄影/动脉影
唐三彩墓葬俑。它原本的主人名叫刘庭训,曾任唐朝忠武将军、河南道与淮南道校尉以及中央枢密使,于公元728年去世后归葬洛阳。
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其墓葬被打开。1936年,大英博物馆购入这批三彩陪葬俑。摄影/柳叶氘
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绘画最著名者,莫过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摹本,当今世界现存最早的中国绢画,原本收藏于紫禁城养心殿。1900年遭英军上尉盗抢,后售与大英博物馆,成为其镇馆之宝。摄影/孙志军
-END-
向你推荐几个知名的原创号
紧急通知
微信公众号更新后,又出幺蛾子辣!
据说如果不把匠库君加星标⭐
以后可能看不到匠库的推送了...
现在参照下面的操作
就可以把匠库标星(置顶)~
我们依旧每天早上08:00
不见不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